历经沧海桑田,日照风华正茂 日照改革开放40年巡礼·基础设施篇

2018-07-03 10:14:00 来源:  作者:

  

  40年栉风沐雨,日照从一个城市建成区不到10平方公里的小县城,逐渐成长为城市建成区107.2平方公里,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的现代特色鲜明的滨海城市。

  40年沧桑巨变,黄海滩头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东方巨港横空出世,蝶变为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海陆空立体交通门户。

  一个个历史坐标点,连成了这座城市的成长轨迹。一项项基础设施,搭建起这座城市发展的骨架,为改革开放提供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撑。

  高起点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

  1978年,“日照”是日照县城,“石臼”是石臼所,两地之间由一条砂土路连接,20多里,骑自行车要40多分钟。

  这一年,石臼港选址。石臼港为沉睡在千年黄海滩头的蓬勃力量,插上了爆发的引信,也为这座城市日后的的快速发展铺下了第一块基石。1982年,开工建设,1986年5月9日,石臼港通过验收交付使用,10天后,石臼海关开关。

  “黄海滩头睡千年,日照东岸巨港出!”几乎在同时,日照县与临沂地区行署石臼港办事处合并成立的日照市,正式对外办公。

  1989年地级日照市成立,1992年设区带县。

  建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把一个什么样的日照传之后世?黄海之滨,一张新的蓝图,即将擘画,一页新的篇章,即将书写。

  规划是城市的“成长坐标”,做好规划是经营城市的第一手段。站在什么高度科学规划,按照什么标准科学发展,直接影响到日照城市发展的未来。

  以全球的视野、历史的眼光,高起点、超前规划,日照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城市总体规划。1994年,日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出炉:跳出老城建新城——新城建在日照(老城区)和石臼之间。

  “日照的城市建设一直遵循‘94版总规’实施,时至今日,这版‘总规’仍能满足日照未来20年的发展需求。”不久前,日照市规划局局长郑承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总规”既出,就要严格按规划建设开发,绝不越雷池半步。20多年间,除在2006年对规划作过局部小修编外,日照的十几任市长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遵循规划建设城市,做到了在城市发展规划上的立场始终如一,在一脉相承的生态坚守中,日照“生态、休闲、宜居、宜业”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定位从未改变。

  这版“总规”大片留白,坚持生态优先,为城市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比如,占地9.2平方公里的“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如今中央活力区的核心区域就是“留白”区域。

  而日照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成为了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的教学案例。

  在总体规划的引领下,拉开了日照城市建设的框架,海、陆、空、地(地下)等工程性基础设施大放异彩,科、教、文、卫等社会性综合服务设施齐头并进,日照城市建设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加速发展模式。

  (资料图)

  补齐短板,夯实发展之基

  近几天,两张照片在朋友圈广为流传,分别是1996年和2018年,以市直机关办公大楼为中心的日照航拍图。20年前,照片中低矮的红瓦民房和高耸的市直机关办公大楼形成鲜明对比;如今,城市建成区高楼林立与市直机关办公大楼融为一体。

  抚今追昔,慨叹不已!以一个县城为起点,发展成一个现代化城市,和以一个地区(地区行署)为基础,转化发展成一个现代化城市,完全是两个概念。大量的基础设施需要建设、完善、发展,大量的民生欠账需要补齐。

  40年间,日照市工程性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奠定了日照长足发展的一块又一块基石,城市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日照因港立市,港口是日照市最大的基础设施。

  目前,日照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73个,年通过能力达2.38亿吨。2017年,日照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4.07亿吨、323.79万标箱,是1985年的702.4倍,年均增长22.7%。

  其中,日照港从2005年跨入全国沿海十大港口之列,到2006年跃居全国沿海第九个、山东省第二个亿吨综合枢纽大港。两条1000公里以上干线铁路直通港口,日照——仪征、日照——东明、两条输油管道深入腹地,日照港业已成为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沿海主枢纽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全球重要的大宗能源及原材料中转基地,“一带一路”重要枢纽。

  今年年底,青日连铁路计划与济青高铁同步建成通车。届时,日照到青岛,只需一个小时。铁路的建设为日照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引擎。目前,新菏兖日、瓦日、胶新、坪岚四条铁路已建成通车,鲁南高铁日照至曲阜段计划于2019年底建成通车。在不远的将来,日照市铁路通车总里程将接近400公里,约是目前的2倍;货运设计输送能力将达到每年5亿吨以上,约是目前的5倍。

  目前,潍日高速建设已进入尾声,预计9月30日正式通车。潍日高速公路是山东省公路网规划“五纵、四横、一环、八连”公路网的组成部分。日兰、沈海、潍日、青临、疏港五条高速公路,串联起协同发展的城市集群。

  与此同时,日照城市路网飞速发展,立足市域一体,打通一批“断头路”和“卡脖子路”,实现主城区与开发区、石臼、老城区的贯通联络,城市主干道路基本建设完成。

  县乡道路发展迅猛赶超。改革开放到1988年初,全市共有县乡公路16条、257.9公里,均为砂土路。2003—2007年,全市共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14.55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362公里,全市油路通村率达98.5%。截至2017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676公里,公路密度达163.4公里/百平方公里。?

  2015年12月22日,日照机场正式通航,打开了日照迎接远方宾朋的又一扇大门。日照机场的建成通航,填补了鲁东南地区民用机场布局的空白,开辟了日照迈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空中走廊,标志着日照“航空时代”的到来和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初步形成,也为日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已与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19个城市通航。

  城中村改造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品质提升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三年攻关、五年收官,2015年以来,全市拆迁211个村7.7万户,开工建设安置楼9万套。2018年,日照市将完成66个城中村的改造任务,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8.6万套,完成投资20亿元。

  与此同时,日照市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个个在时代变迁中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自2016年至今,我市累计投资2.6亿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通过“整容手术”,全市167个老旧小区纷纷实现“脱胎换骨”,重新焕发活力,改造面积达291.07万平方米,惠及群众30860户。2018年,又有6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启动,总面积166.9万平方米,涉及17133户。

  1999年,日照建成了全省首条13公里的北京路综合管廊,此后,编制了《日照市主城区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在新建或改造道路时,根据功能需求同步配套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青岛路、聊城路、东营路等30余条道路、72.62公里综合管廊,莒县被确定为省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县。

  今年,我市计划建设约15.2公里,“十三五”期间累计建成综合管廊超过80公里。

  2017年全市电信业务总量达到25.02亿元,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4.4亿元。固定电话用户20.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91.7万户;固定宽带用户数86.8万户,光纤接入用户达66.36万户;互联网出口总带宽960G,有线电视用户数65.7万户,IPTV用户数29万户。全市用户上网速率稳步提升,网络支撑能力切实增强。2017年,全市免费开放wifi区域已达14处,覆盖约384万平方米。而在建市之初的1989年,全市长途电话仅有3000门纵横控制交换机。

  2017年,市区建成区面积达107.1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43%。40年,从县城到现代化都市,日照完成了精彩跨越。

  (资料图)

  强筋壮骨,蓄积腾飞之势

  市政基础设施撑起了这座城市的骨架,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则丰满着这座城市的血肉,并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发展提供营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日照科技发展风生水起。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3家,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88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92.7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67%,比2003年提高22.07个百分点。全社会R&D经费内部支出24.9亿元,增长21.5%,增幅全省第一。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608件,是1993年的19.6倍,发明专利授权量213件,是1993年的15.2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2件,日照市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2017年引进转化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115项,技术合同登记60项,合同额7.47亿元。

  大学是一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持路径。2001年11月,大学科技园管委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市大学城的建设正式起步。至目前,大学城内高校已发展到6所,在校大学生达5.5万人,构筑起了日照人才科技高地,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教育事业迈出新步伐。高等学校从无到有,含大学科技园高校在内的普等高等院校达到8所,在校学生是1985年的792.6倍。

  日照奥林匹克公园西岸,正在建设的日照科技文化中心概算投资38亿元,包括大剧院、文化展厅、未来馆、游客服务中心及配套商业。建成后,将成为日照新的地标。2017年日照市文化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415.07亿元,文化产业投资迸发出巨大活力。全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文化信息联网,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55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家,10套电视节目、6套广播节目,公共文化机构达到92处。日照报社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加快。2016年“三上”文化产业达47家,文化产业增加值47.5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62%。

  卫生医疗保障能力逐步改善。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全市拥有的卫生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床位数分别达到2437个、16930人、14237张,分别为1978年的27.1、6.9和7.0倍。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日照在山东省率先编制实施了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第一个实现了基层体育总会全覆盖,探索建立了第一家专业化健身管理服务机构。2016年,日照市确定“旅游富市”战略规划后,“体育+”也风生水起,先后举办国际啦啦操精英赛、国际马拉松比赛、国际太极拳比赛等赛事,2016年,日照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47.52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0.83%,服务业占体育产业比重快速增长。2017年以来,日照先后承办省级以上赛事活动20余项,通过体育赛事吸引旅游人数突破1200余万人次,拉动旅游收入近70亿元,与2016年相比,体育旅游带动消费同比增长40%。

  40年前,黄海滩头开山填海的炮声,犹如惊蛰的春雷,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40年间,建设者们锲而不舍,砥砺奋进,谱写了沧桑巨变的恢弘史诗;40年后,一座风华正茂的滨海新城屹立在东方潮头。站在新起点,拥抱新时代,日照整饬行装再出发!

  (来源:日照新闻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依晓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