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日照新闻

张传国:抗击台风连续22天工作在一线

来源:大众网   作者:庞远栋   2014-04-11 14:33:00

在体育场一角,张传国栽上几棵竹子

4月8日,张传国(中)与村民一起安装篮球架

现在陶河峪村都通上了自来水

大众网日照411日讯记者 庞远栋张传国是日照市体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53位市直第一书记中的一员,他包联的是莒县寨里河镇陶河峪村,两年的时间他为村里铺上了水泥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通上了自来水管道,让村民告别了以前的浓碱水;填上了村口的大水坑,给村民建造了一个体育场。2012年刚到村里时正好赶上台风“达维”过境,村里的不少大树被挂断,阻断了道路,他扛着大锯与村民一起最早打通道路,连续22天工作在村里,一度高烧难退,但是他也坚持在一线。在陶河峪,无论年龄大小,提到张传国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

任职两年,不喝村民一碗水

陶河峪村有267户,共计796口人,由于该村距离寨里河镇比较近,对外联系相对比较方便,只是村里的道路相对比较难走。“以前我们村里并不是水泥路,都是些土路,下雨、下雪,村里的路就非常难走,即使是在门口,烂泥也会淹没到脚踝处。”63岁的村民赵淑娟告诉记者,期盼着多年能够通上水泥路,这一愿望在张传国来后很快就实现了。

张传国到陶河峪村之后,通过走访村民家中,很快就了解到,村里多年来一直是吃压水井的水,但是水井里的水含碱量太高,希望能够吃上水质较的自来水,而在此之前村里通的自来水管道,也因为年久失修,基本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通水的时候是大热天,很多村里的人都不干活,可是他却自己扛着工具挖坑,让人看了心疼。”赵淑娟告诉记者,村里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提起张传国个个都竖大拇指,因为他为村里办了很多实事,却从来不图什么,哪怕一碗水也不会喝大家的,“我这里开个小卖铺,他会经常过来买些零食给村里的孩子、老人,偶尔干活到饭点,也会买上一包饼干吃,也不会到村民家里去吃饭。”

挂着吊瓶,与村民一起通路

张传国在陶河峪村的两年时间里,有太多的镜头让村民历历在目2012年夏天,强台风“达维”扫过包括陶河峪村在内的很多村庄,而在此之前张传国刚刚参加了义务献血,台风过境之前他就一直守在村里,处理一切突发事件,由于台风威力太大,村里不少树木都被刮倒,道路不通、全村断电,而张传国就带领村民肩扛大锯,将在道路上的树木全部清理掉,陶河峪村成为全镇第一个道路被打通的村,第一个恢复供电的村庄。

由于台风过后依然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处理,接连22天的时间,张传国都一直工作在陶河峪村,没有回家,身体过度劳累再加上之前刚刚参加完献血,天气也是时冷时热,张传国发了高烧,不得不进行输液治疗,不过即使是这样,他依然没有进行休养,而是边输液边与村民自救,在此期间他也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户,查看是否有危房存在,特别是一些孩子不在身边的老人,向他们详细了解情况。

没有官架,村民眼中的小张

2013年,由于单位工作的需要,以及张传国自身的情况,领导考虑让别人替换他,不过被他婉拒,通过半年多的时间刚刚熟悉了村里的工作,思路也渐渐打开,此时换人一切又要重,从此每周前三天在单位,后三天就都在村里,最多也就只能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在村里时间非常充足,村里所有人几乎他都能够叫得上名字。

“他嘴很甜,见到我们之后从来都是先给我们打招呼,年龄大的就叫婶子、大叔,差不多的就叫嫂子、大哥。”谈起张传国,赵淑娟似乎有讲不完的话,“我们以前叫他‘老张’,他不同意,让我们喊‘小张’,我现在直接称呼他‘张’,每次他也都非常高兴。”

陶河峪村村口以前有一个大水池,有水的时候经常有村里的小孩子在此玩耍,非常不安全,甚至有惨剧发生,今年张传国将水池填埋,建起了一个体育锻炼场所,让村民们非常高兴。眼看两年的时间就要到了,48日,到村里帮忙安装体育健身器材的他,特意从家里带来了几棵竹芽栽到广场一角。“两年的时间过得太快了,马上就要到期了,也给自己留下个思念的事情,以后也想经常过来看看。”张传国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透露出的更多是不舍。

 

相关新闻: 

    讲述春天的故事 本网“第一书记”系列采访启动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李雪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