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波:宁可天天吃泡面 不吃群众一粒饭
来源:大众网 2014-04-10 10:28:00
马海波在村中改造线路
新修建的社区服务中心
奔波30多公里去看望臧老太
免费为老人查体
大众网日照4月8日讯(记者 崔维成)2012年5月份,日照市中医医院的马海波以“第一书记”的身份入驻东港区日照街道前时家官庄村。改电网,建广场,组织老人免费体检,到所有村民家走访,村里留下了马海波深深的足迹。尽管已与村民打成一片,但他宁可吃泡面,也未曾吃过村民一粒饭。
上门走访 从不在村民家吃饭
垃圾乱堆放、排水沟臭气熏天、人畜粪便露天排放,这是前时家官庄村给马海波留下的第一印象。当时马海波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个村子变个样子。
初上任,马海波每天拿着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到村民家走访,除了了解村民家的情况之外,还征集建议。马海波告诉记者,前时家官庄村有200多户人家540多位村民,他几乎都进行了走访,征集了很多有利于村子发展的建议,这些也成为了他以后工作的重点。
说干就干。马海波通过召开两委会,决定从村容村貌做起,并率先实行清理“三大堆”和街道卫生行动。通过40余次到村民家中做工作,用时10余天,动用110余人次和10余台机器,前时家官庄村的东西和南北两条主干街道由“脏、乱、差”变成整洁美观。同时,村中成立了老党员和老干部义务卫生清洁队,轮流值班保持街道卫生,并在村不同角落安装了4个标准垃圾箱。
走访的时候,不少村民们看到来了位热心的书记,到饭点的时候都想留马海波在家吃饭。马海波都一一拒绝了。马海波在村中居住的地方和车后备箱内,有两样东西是常备的,一样是矿泉水,另一样是方便面。忙起来的时候,马海波经常顾不上吃饭,就泡方便面吃。用他的一句话说,“我是来为村民服务的,不是来赚便宜的。”
马海波还组织两委干部、全体党员到孟良崮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同时,做好信访老户的疏导,积极协调化解矛盾纠纷,关心上访户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尽力帮助协调解决,并疏导成功多起。此外马海波还协调处理村历史遗留矛盾11起,村民纠纷15起。2013年11月,马海波协调在村里的主要街道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进一步保障了村民们的安全。
联系“健康快车” 免费为老人查体
马海波在走访中发现,村民的健康意识较差,很多村民对自己的身体状态不了解,只有有了大病才去医院看,大部分人从来没有进行健康查体。考虑到年龄大的村民行动不便,经济上也不宽余。马海波便发挥在医院工作的优势,联系日照市中医医院“健康快车”,在2012年“七一”前夕,到村里免费为60岁以上老年人和党员共112人进行了健康查体。
当时,“健康快车”刚开进村子停稳,老人们就排起了队。“活了60多年,今天还是第一次做全身检查呢。”一位68岁的老大爷高兴地说,以前怕花钱,只有在生病的时候去医院做过检查,没想到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查体了,而且是免费的。
此外,医院还为老人们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发放健康保健材料100余份,提高村民们的防病治病意识。
针对生病的村民,马海波及时联系医院和大夫,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并和村两委成员一起看望住院病人、安慰去世老人家属,并每户送去慰问金300元。马海波还利用单位为“第一书记”发放的生活补贴看望手术病人。
“去医院看病先找马书记。”这句话在前时家官庄村已经流行开来。
驱车30公里 看望贫困老太太
在前时家官庄村,有一位80多岁的臧姓老太太,她家有三间毛坯房,没钱进行装修,所以轮流在两个女儿家居住,而两个女儿家相距几十公里远。
去年春节前,马海波和村子两委成员跑30多公里,来到80多岁臧老太大女儿家时,臧老太流着眼泪紧紧抓住马海波的手,激动地说:“见到了亲人”。
了解到臧老太由于经济困难后,马海波和从事建筑行业的朋友免费为老人装修了房子,并收拾了院子。
在前时家官庄就职期间,大半个村子都留下了马海波的足迹。2012年12月12日,在日照街道供电站大力支持下,全村电网改造顺利完成,整个改造工程投资25万余元,马海波还专门协调电力部门为山前小学架设了新线路,彻底解决了“掐脖子”等用电难的问题。
马海波还利用村中多年闲置的小学危房地址,建造了一处村民休闲、健身文化活动广场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市体育局支持下,安装体育健身器材8组以及乒乓球桌和篮球架,同时建成了露天舞台一个,让村民在村看到了丰富多彩文艺节目。2013年10月,马海波还争取民政部门政策扶持,利用空闲房屋改造建成一处村民幸福大院,目前床位、休闲活动器械、橱柜等设施已配套完成,今年已投入使用,让老人们有一个安享晚年、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我在村中待了快两年了,其实村民都很质朴,只要我们有公心,不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私利,他们就会支持我们的工作。”谈及入村就职的感受,马海波深有感慨地说。
相关新闻:
讲述春天的故事 本网“第一书记”系列采访启动
责任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