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平可心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3月12日(记者 王忠红)听党的话,跟党走,把服务命令作为自己的天职,这是许崇峰永远不变的信念。
1978年出生的许崇峰在部队服役的10年间多次被授予优秀士兵等荣誉称号。2005年退役后的他,仍然坚守军人本色,坚持把公心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岗位,团结乡亲,扶弱济贫,敬老爱亲,先后荣获“日照百名好青年”“莒县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他不忘初心和使命,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退役军人的奉献精神和本色。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搬
许崇峰,莒县城阳街道岳家村人,2016年临危受命当选为岳家村社区钱家村党支部书记,硬着头皮置身新岗位的他,摸排清苦,敢于直面歪风邪气,使干群之间矛盾得以融洽。
几年来,钱家村在许崇峰的带领下,顺利完成棚户区改造,建设20多栋居民楼、开发沿街商铺、出租租赁场所,累计使村集体增收647万元;加大全村土地流转力度,服务万和城、县七小等大项目落地,成为全街道乡村振行的后起之秀。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许崇峰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集体责任感,他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党员素质,充分发挥9名退役军人党建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打造“支部+小组”网格化管理模式,用军事化作风提升执行力,确保村内工作责任到位,服务到位,保证了矛盾不上交。
“崇锋呀,你对我们钱家村的付出,我们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为了我们村的疫情防控你已经连续奋战一线这么长时间人都瘦了一大圈,俺看着心疼呀!”这是生活在莒县城阳街道岳家村社区钱家村石少廷老人的肺腑之言。
当谈起如何成了钱家村党支部书记时,许崇峰憨憨的说“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搬。”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我要扛责在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他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要位置,扛责在肩、以身作则。
钱家村,地域广、人口多、流动性大、情况复杂,疫情期间许崇峰一天二十多小时不间断的穿梭于大街小巷。为做好重点人员排查工作,他带着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每个住户逐一进行摸底,通过电话对重点人员做情况了解和记录。严格控制出入人员,规劝人员少出门少聚集;细化进出车辆登记,严格消毒、排查、人员体温测量,全力以赴把好村组健康关、隐患排查关,筑牢疫情防控线。
面对一些不配合的群众,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做着解释工作,告知群众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安抚着群众的情绪,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此次疫情。一开始,有个别群众认识不到位,他就和值班人员一起耐心劝返,做好思想工作,在许崇峰看来,自己受气不要紧,一定要把通知落实好、执行好,保护好群众的安全。
我退役不褪色,我是永远的兵
用青春守卫边疆,无怨无悔;用热血奉献自我,任劳任怨;用钢枪保卫祖国,可歌可泣;用行动服务人民,全心全意。这或许就是军人特有的情怀吧!
袁立娜,莒县人民医院医生,许崇峰的爱人。自疫情发生以来, 她第一时间投身到防控第一线,每天奔波于医院与家之间,工作的辛劳可想而知。
“你这样不要命的干,图啥呀?”面对妻子的质疑,许崇峰坚定的回答“疫情当前,责无旁贷,军装虽未穿在身,但军魂仍在,身体里永远流淌着军人的血。”
面对这样执拗的丈夫,袁立娜无言以对,有无奈、有担忧。她说“原本指望他能腾出手来帮我一下,谁曾想,不但帮不上忙,每天还的提心吊胆挂牵他的身体到底吃不吃的消,家就在眼前,他却连着两天两夜没进家门了。”
其实,面对妻子的“不满”,许崇峰也有愧疚之心,他说“我虽然是一名退伍军人,但我记得,我是永远的兵。担当责任为老百姓办实事是军人最好的诠释,没有国哪有家,她会理解我的。”
疫情工作开展以来,许崇峰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特殊条件下,他多次在微信群办公平台组织召开党支部会议、号召全体党员积极参与防控战“疫”,越是困难时候,越要服务好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村里排查出两户从武汉返乡的人员,他立即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居家隔离,并且和卫生院医护人员一起每天两次上门测量体温,居家隔离人员,生活物资不足,他就带头上门送菜、送消毒物品等等,他认为作为一名支部书记,一名军人,带头干工作就是他的责任。
在许崇峰办公室里一顶军帽和一件军大衣格外显眼。他说,军人是一种使命,军人更是一种担当。年轻时,我曾穿着军装,保家卫国,把青春热血洒在军营;如今,脱下军装,只不过是换了战场,我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彰显“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平可心
3月8日,随着最后一堵院墙拆除完毕,5个小区正式打通界线“合五为一”。 [详细]
日照市最后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于3月9日下午治愈出院,实现了确诊病例全部“清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