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爱心护学行动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4-02-19 17:14:00
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大队“爱心护学”行动
交警莒县大队紧密结合交管工作实际,坚持以净化学校周边交通秩序、保障学生交通安全为目标,以推进爱心护学为切入点,在爱心护学、交通劝导、安全宣传、志愿服务、示范带动等方面,全力做好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广泛调研、观摩学习、精心组织的基础上,与县文明办、团县委、教育部门协作配合,积极发起开展“爱心护学”行动,并及时成立了县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大队。大队制定了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建立章程、实施方案,建立了护学考勤、交流、考核、通报、奖惩等制度,采购、制作了5000套反光背心、分体式雨衣、志愿者安全帽、交通指挥旗、执勤哨等发放给交通志愿者,12月份,与县文明办、团县委、教育局联合发出招募爱心护学交通志愿者通知,先后有2000余人报名,今年1月份,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爱心护学”服务标识和主题口号,收到服务标识作品80件、主题口号450件,3月5日,成立全县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大队,统筹部署、指导、调度各交通志愿服务队工作开展,4月2日,召开全县文明交通志愿者表彰暨“爱心护学”服务标识、主题口号启用会议,公布“爱心护学”服务标识和“大手牵小手、幸福一起走”主题口号,并建立完善了护学考勤考核、通报奖惩等制度规定,确保了“爱心护学”行动扎实有序开展。
护学志愿者队伍由最初的爱心家长单一群体,发展为由文明交通志愿者、爱心家长、义工、公务员、离退休人员、个体从业人员等参加的多个群体。同时坚持“岗前培训、岗上实践、岗后完善”,通过集中教育培训、现场实践教学、相互指导交流等,加强志愿者道路交通基本法律法规常识和护学基本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管理水平。目前,爱心护学志愿服务队已达24支,志愿者已达4000余人,配合交警执勤达190余天计1000余小时,共安全护送学生达200万余人次。新招聘15名交通协管员全部充实到护学岗,保障城区每所学校至少设立1处护学岗、每个护学岗不少于2名执勤人员,学校每个班至少有2名老师、6名学生组成的交通监督员,维护学生队伍行进秩序,与交通志愿者、学生家长、社会爱心人员等共同保障学生交通安全。针对辖区中小学校及其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特点,在县第六实验小学、第三中学等位于主次干道、交通流量大、容易造成堵塞的学校周边,设置了12处“护学岗”,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安排警力,疏导指挥交通,引导学生安全通行。至目前,已安全护送学生480余万人次。与住建、工商、公路、城市行政管理执法等职能部门的协作联动,认真完善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确保学生出行安全。先后清理、取缔违法占道摊点18处,整改交通安全隐患12处,增设红绿灯2处,配备移动式红绿灯6个,更新交通标志牌36块,施划交通标线810米,开辟学校周边停车泊位570余个。坚持“因地制宜、点线结合、控点护线、安全有序”工作原则,会同交通、城管、工商等部门组成联合整治组,突出全天学生上放学四个重点时段和学生队伍行进中的转角、分离、集中接送等关键节点,加大对校园周边超速、不按交通标志标线行驶、乱停乱放以及非机动车非法载客、流动商贩乱摆乱放等影响学生交通安全行为的集中整治和指挥疏导。今年以来,专项查纠各类交通违法行为9万余起。大队加强与住建、工商、公路、城市行政管理执法等职能部门的协作联动,整治学校周边交通环境,完善交通安全设施,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清理、取缔占道摊点18处,排查整改交通安全隐患12个,增设红绿灯2处,配备移动式红绿灯6个,更新交通标志牌36块,施划交通标线810米,增设停车泊位270个,学校周边单位、沿街商户等主动开放停车场供接送学生车辆使用,开辟停车泊位500余个,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等先后16次为交通志愿者赠送太阳伞、矿泉水等。
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主题宣传活动,实现“交通安全进学校”,通过举办讲座、讲堂、征文、现场体验、警营开放等活动,号召学生自觉摒弃交通陋习,对学生不走人行横道、骑车违法进入机动车道等行为进行劝导教育,倡导学生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全面提升师生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先后向广大学生家长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10000余份。
通过“大手牵小手、幸福一起走”、“小手拉大手、大手传大手”等活动,实现了“发展一个人、带动一圈人、影响一片人”活动成效,提高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意识,“文明行车,礼让为先”、“文明交通、从我做起”理念逐渐成为群众出行的自觉行为。爱心护学交通志愿服务有力辐射带动了其他志愿服务工作,社区交通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已达700余人。教育部门向全县中小学校发出“学习爱心护学志愿者、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的倡议书。县机关工委动员各单位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服务、环保服务、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等志愿服务队伍如雨后春笋相继成立。团县委就开展志愿服务、打造“大义莒县”多次进行部署。全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责任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