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窦明友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4-04-22 14:20:00

 

她用对老母亲数年如一日的悉心侍奉,为人间至孝做了最好的注解;她用17载含辛茹苦将五个子女全部送入高校大门,书写了一个人母的华章;她以对非亲非故人们永远保有的慈悲心肠,诠释了“大爱无疆”。安东卫街道潘一村的滕以秀老人,用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的道义--孝老爱亲,感动着海洲湾畔的人民。

  “心眼儿好啊。”两个年过七旬的孤寡老人拉着她的手,热泪长流

   上世纪困难的六十年代,带着不足两岁的大儿子,她和丈夫举家去了东北的一个小山村。最初,借住在当地一户家里。她帮着挑水、推磨、喂猪,抢着种地、锄草、扒玉米,什么活都实心实意地做,很快赢得了信任。房东有事外出,钥匙就攥在她的手里,“人家整个家都交给咱了,咱可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村里看她心眼好,安排两个年过七旬的孤寡老人住在她家里,其中一位还是偏瘫。同一个屋檐下,老人饮食起居多是靠她照顾,这一照顾就是五六年。

   乐于助人的品格口耳相传,本村及周边村子闯东北的一些单身汉,也纷纷前去搭伙吃饭。到后来,有一户拖儿带女的来自江苏的家庭,因为初到异地生活无着,也有好长一段寄住在这个凝结着浓浓温情的大家庭。

    临回山东老家,两位孤寡老人紧紧拉着她的手不让走,热泪长流。三十户的小村子,有十几家争着请吃饭,恋恋不舍。那些闯东北后来陆续回到老家的老老少少,回忆起那个大家庭的温馨,无不啧啧感慨,有的多年后还四处打听女主人一家的变迁,有的多次上门称谢,或托人捎来一生平安的祝福。

    一下、两下……一道道炸纹缝隙越来越大,冰面终于开裂。冷水寒彻骨,她的双手满是裂开的血口子

    在娘家,她是老大,下面有六个弟妹,父亲长年有病不能干重活,她就成了顶梁柱,推上超载的木轱辘车子,和男人一样赶远集也不打怵,有时还挑上大木筲到岚山头装海水挣工分。弟弟妹妹长大成人后,多在外地工作,她又挑起了比一般人更重的担子,除了拉扯孩子,照料好家庭,还要到父母跟前里里外外地忙。

    晚年的母亲久病在床,成了她的大心事,送水送饭,洗头、洗脚、剪指甲、按摩,用温水给老人擦身子,日复一日,却从不叫屈嫌累,没有说过半句急话。

    有几年的时间,为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她常常要数九寒天来到河沿。砸开河里厚厚的冰,一桶桶地拎出水来,冷水寒彻骨,她的双手满是裂开的血口子。母亲的衣服却总是干干爽爽。

    母亲去世后,心里空落落的三姨总是爱到这个大外甥女家住下,有时一呆就是半个多月,“在这里暖心,有时比儿女照顾的还周到!”

    村里人说,她给孩子烙的煎饼,三间大房子也盛不下啊

    她和丈夫拉扯五个子女,靠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在恢复高考后的17年里,将他们全部送进了高校大门。村里人说,她给孩子烙的煎饼,三间大房子也盛不下啊。

    女儿小时候不幸得了小儿麻痹症,她背上女儿,先后去安东卫和青岛治疗。后来,每天去虎山营房做理疗,来回四十里路。在长达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她背起女儿,跑了一百多趟,托着孩子的双手,被汗水浸泡得大面积褪皮。看着她来去匆匆的身影,沿途人家总是连连感叹:这个当娘的真不易啊!

    到了上学的孩子回家拿煎饼的周末,她半夜起身,起得太早,有时烙完了,离鸡叫还有一大截。鏊子支在简陋的草篷里,夏天闷出一身汗,冬天脊背冻得冰凉。碰到刮风下雨,又要遮雨,又忙着挡风。拿高中段来算,五个孩子都在外地上学,全部学业完成就是十几年的时间,十几年得吃掉多少煎饼啊。村里人说:“她给孩子烙的煎饼,三间大屋也盛不下,一个汗珠子不知摔了多少瓣啊。”

    搭眼一望长得一兜劲的那片地往往是她家的,收成不比任何勤快的户差。家里农活只能靠她和丈夫两个人,春种秋收却很少落在后边,外人纳闷知情者却服气:“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上地最早,回家最晚,两头见星星,收成能不好吗?庄稼通人气啊。”

    种地没有帮手,缺少机械,就一个扶犁一个拉犁,肩膀上不知磨破过几层皮,有时累得打晃,都快站不住了,蹲着跪着还是往前赶,为了这个家,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啊。

    家里最显眼的,就是堂屋里贴得满满的奖状。孩子从小到大,她一直将让孩子养成好品性放在心头,常说为人要厚道,要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孩子们都很争气,个个积极向上,到了高中阶段,每次考试,几乎都名列班级前三名,还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各类学习竞赛。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五个孩子的成长更是如此。从小学到高中,五个子女的学习时间,累计长达近50年,仅从1979年大儿子考取高校,到1996年最小的儿子走进大学校门,也是漫漫1 7载。在那困难的年代里,一个农民家庭,作为母亲,该付出多少心血啊。

    恢复高考后,兄妹五人,一个接一个跨进了大学门槛,大儿子成了新三届本科生中的一员,二儿子还考取了上海的名牌大学,毕业后又读了名校的研究生。如今,兄妹五人都相继成家立业,五个小家庭,获得副高级、正高级职称以上的就有五人,有的连年立功受奖,被评为日照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有的连续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和全市优秀教师,有的还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

    含辛茹苦养大五个孩子,她的身子骨几乎垮了,落下了严重的腰腿疼病,还动过手术,有时走路都觉着吃力,但她不顾年老体弱,还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儿女照看孙子、孙女和外孙,尽量不拖累儿女,“庄户人,只要身子能动,就不能闲着。”

    对待儿媳妇和女婿,她像对亲生的儿女一样,“有缘和我的孩子成亲,就是一家人,就是自己的儿女了,对待自己的儿女,谁能有半点二心?”人前人后,儿媳妇和闺女婿都夸她,一次,有人对她的一个儿媳妇说:“提起你婆婆,从来没听你说过半个孬字啊。”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庄媛媛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