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日照|⑦银杏树下的会盟

2024-11-27 20:32:31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贾小亿

  编者按:

  拥山观岚,揽海听涛。五千年前,人们将最古老的陶文刻在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大口陶尊上;四千年前,人们在这片土地建起亚洲最早的城市;夏商时期,东夷文明的火种在这里燃起;从周至今,莒文化在这里生生不息。日照这片热土,滋养了浩如繁星的历史故事。

  2023年9月,《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由山东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作为《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的日照卷,系统梳理日照区域文化,以故事形式呈现日照历史文化发展轨迹,讲述日照故事。今年是日照成立地级市的第35年,这座年轻的城市,正从历史的根脉中,生发出新的繁茂枝叶。读懂历史,方能更好书写未来,即日起,大众网日照推出“读懂日照”系列,陆续刊发日照历史文化故事,助力日照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花深竹石迷过客,露冷莲塘问远公;尽日苔阶闲不扫,满园银杏落秋风。秋末冬初,是日照浮来山最美的时节。一树金黄一树诗,这个时节,浮来山的诗意,银杏树占了七分。这株有四千年树龄的银杏树,树干层叠如山,繁荫数亩,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曾至此会盟。

  浮来山又名浮丘、“福来山”,位于山东莒县县城城西,在莒城登高西眺,一座清逸秀丽、苍郁葱茏的山峦,呈平地崛起之势,有水上浮来之感。浮来山有三峰,北为“佛来峰”,西为“浮来峰”,南为“飞来峰”。三峰名称的由来,有神话传说是两位云游至此的神仙见莒地缺少青峰,分别从远处搬来“佛来峰”“浮来峰”二峰相依,而“飞来峰”却是一夜之间不知又从何处飞来的,坐落在两峰南面作为屏障。从此三峰耸峙,如龙蟠虎踞,迤逦连绵。世代相传,人们把三峰统称浮来山。

  现今的浮来山有诸多景点——千年古刹定林寺、校经楼、三教堂、千年古观朝阳关、莒子墓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修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古刹定林寺,和位于定林寺前院的树龄4000年的“天下银杏第一树”。定林寺是中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故居,为其晚年遁迹藏书校经之处,是山东省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院中古银杏树历经20个朝代,被人们称作“活化石”。树高26.7米,径围15.7米,需要八个人手拉手才能环绕一圈。银杏树枝叶繁茂,生机盎然,年复一年,生生不息。树下立一石碑,上刻“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隐公八年经。”这是1979年10月,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重游浮来时所书,碑文录自《左传》,记载的就是莒鲁两国国君在浮来山这棵古银杏树下会盟的历史典故。莒鲁会盟指鲁隐公长途跋涉,于浮来山与莒子会盟的故事。典故来源于《左传·隐公二年》。

  商末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以公、侯、伯、子、男五等,分封天下为七十二国。在当时,人们认为周天子所居的都邑周围称为中原,其四周皆蛮夷之国,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春秋时期在东夷,莒鲁两国因为边界问题长期不睦。《左传》记载:“鲁莒争郓久矣。”这时,鲁隐公长女伯姬嫁到纪国,和纪君夫妻恩爱,两国联姻,关系密切。唯一使纪君不解的是,伯姬常独自长叹,似乎有什么不顺心之事。经纪君再三追问,伯姬终于开口道出实情为担忧鲁与莒不和,恐成大患,放不下心。纪君听罢,安慰她会凭借纪国和两国的良好关系,出面调解。同年冬季,纪子帛与莒子在密(今昌邑东南)会盟。《左传》隐公二年记载:“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也就是说,这次两国会盟的议题是:由纪子调停鲁国与莒国的紧张关系问题。到了会盟日期,莒子准时而至,纪子出密三十里迎接,两位国君以兄弟之礼相见,携手同登高坛,互换盟约。纪子设宴款待,歌舞助兴,莒纪二君相谈甚欢。莒子深知长期与毗邻的鲁国抗衡,并非良策,此次有纪子出面调停,刚好顺水推舟。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之后,鲁国也以同样的心态,接受了纪君之劝,同意与莒国会盟修好,但是在会盟地点上,两国迟迟达不成一致。鲁国大臣上奏:“会盟之地应选在鲁国国都,因莒乃蛮夷之国,不可不防。”另一边,莒地群臣也一致建议莒子,会盟之地当在莒国,莒鲁积怨多年,鲁公虽有和解之心,但鲁地臣民不可不防。鲁国一大臣又提议,两国各退一步,在两国的交界处,一个现在叫闵仲山的地方会盟。但莒子得知,考量再三,觉得此地离莒国甚远,便以山路难行为由拒绝了,并提出在莒地浮来山会盟。

  最后,鲁公拗不过莒子,于公元前715年前往浮来。这里既不是莒国的都城,又无鲁国的军事威胁。莒子在此地隆重接待了鲁公,会盟成功。此后,鲁、莒、纪等国关系良好,与其他邻国的关系也相对稳定,因而莒附近诸国的贵族及国君避难时,常出奔莒国。如周庄王十一年,大名鼎鼎的春秋霸主齐桓公,就曾在鲍叔牙的陪同下出奔莒国,周庄王十三年冬十月郯子奔莒,周惠王十七年,鲁公子庆父奔莒等。

  无论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还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乌衣巷,文人与江山,向来是相互成就,密不可分。正如郁达夫所言,江山也需文人捧,文化底蕴悠长的浮来山,也颇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眼。

  商周老树,南朝古刹,隋唐庙庵,清泉峡,仙书石,怪石峪,喌鸡岩,银杏树,莒子墓,定林寺,校经楼……曾见证过鲁莒会盟的浮来山,也凭借秀美风光与厚重人文让慕名而来的学者折服,留下数百篇溢美辞赋。

  文章千古事,金风又一秋。数百载岁月更迭,人们不断为这座灵山注入新的文思,日积月累,代代传承中,浮来山已经凝结成一个文化符号。秋风又起,与千年银杏再添年轮。灿灿黄叶下碑文林立,古刹悠然。枝叶扶疏外,这座承载千年人文的名山,也在静待新的笔触在三峰围拱间落下新墨。

  资料来源:《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下编 日照历史文化故事》

  编辑:贾小亿

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张丽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