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匠艺·匠心】日照乡土工匠系列——日照黑陶师傅:让“土”脱胎换骨

2018-08-12 15:4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牟泳锟 林玉花 邹慧 赵一欣

黑陶邢文化博物馆内黑陶精品

黑陶邢文化博物馆内黑陶精品

 

拉罐拉胚已见雏形

拉罐拉胚已见雏形

 

谈起黑陶,邢葆东兴致勃勃

谈起黑陶,邢葆东兴致勃勃

 

陶罐拉胚进行中

陶罐拉胚进行中

 

娴熟的技艺,充满着对黑陶艺术的挚爱

娴熟的技艺,充满着对黑陶艺术的挚爱

 

邢葆东手持陶罐,对黑陶的未来充满期待

邢葆东手持陶罐,对黑陶的未来充满期待

 

邢葆东正专注于拉胚过程

邢葆东正专注于拉胚过程

大众网日照811日讯(记者 牟泳锟 见习记者 林玉花 实习生 邹慧 赵一欣)黑陶,发源于远古石器时代,被誉为“火与土文明的诠释,力与美的结晶”,其有着美丽诱人的观赏特点,器型多样,造型精美,立体效果强,图案分明,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一句便是对黑陶生动优美的诠释。

日照黑陶,是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日照也因此有“中国黑陶城”之美誉。在日照,有许多民间黑陶师傅,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将这一瑰宝不断发扬光大,邢葆东便是这其中的一位。

811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日照市东港区高科园内的黑陶邢文化博物馆,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从事黑陶艺术创作30多年的中国黑陶艺术大师——邢葆东,并亲眼见证了一个陶罐的诞生。

备好了器具与水,一场土的“脱胎换骨”便开始了。首先是拉胚,随着拉型机的快速旋转,陶胚在邢葆东的手中不断升高,同时,伴随着邢葆东手型的变化,陶胚渐渐地,显示出了一个陶罐的雏形,“拉什么东西心里一定要有,只有这样,才能将那个东西在手上体现出来。”

不一会儿,邢葆东的手上沾满了陶土,他按一定的方法将手上的陶土一边擦净,一边告诉记者:“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擦手的小动作,不要小看了它,这都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代地流传下来的,就这样,手就干净许多了。”

拉胚、修胚之后,再经压平、刻制、打光、烘干、烧制,这里的每一道工序都非常严格。一般经过3-5天后,这个陶罐便正式完成了。

邢葆东告诉记者,自己的黑陶艺术创作是受祖母的熏陶。从小看着祖母画门帘、剪纸、刺绣长大,自己对民间艺术有着特殊的感情,尤其在绘画方面的兴趣甚浓。“因为我一直画画,很少出门,村里人给我起了一个外号‘画画的大姑娘’。”邢葆东回忆道。绘画技巧也为他从事黑陶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 邢葆东师从艺术家汪易扬先生,学习黑陶制作,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邢葆东说,虽然自己非常热爱黑陶艺术,但自己曾经历过几次大的波澜,也曾有过要退缩的念头。一次在封窑的过程中,窑门突然开了,大火“唿”的扑向2米多远处,而身在1米之内的烧窑人,一下子眉毛、头发便从“有”到“无”,面部火辣辣的疼。事后,想想真的是后怕。

“爱一辈子,学一辈子,干一辈子。”这是在和邢葆东交谈中他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他说自己现在仍在黑陶技艺的学习之路上,依旧需要用心努力地完善。

“我希望,黑陶可以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将作品做的更好,让我们的民族艺术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要从孩子娃娃抓起,向我们的孩子普及黑陶技艺,让社会人士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日照文化、历史文化。路很长,但是只要从现在开始走,就会很近了。”这是邢葆东对黑陶技艺之路的美好愿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依晓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