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期待零成本上市 济南大部分区县仍在观望
来源:济南时报 作者: 2014-04-06 11:09:00
新三板大扩容之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点燃了中小企业融入资本市场的激情,目前在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近700家。据了解,济南除高新区备战多年推出首批挂牌企业,其他区县的中小企业虽然也非常关注新三板,有挂牌意愿,但真正进入股改、规范程序的非常少。调查背后原因,主要是高新区之外的其他区县,还没有一家针对企业上新三板推出财政补贴政策。而从全国范围来看,依托地方财政补贴,中小企业普遍零成本上新三板。新三板扩容3个多月
补贴政策迟迟未出
济南一家电子科技公司负责人赵先生反映,去年12月曾参加本报举办的新三板扩容交流会,意识到新三板的确是一个快速做大做强企业的捷径,但企业上新三板需要一两百万元的费用,一直以来只有高新区针对上市、挂牌企业有财政补贴政策,但自家企业不在高新区,只能等补贴政策。“新三板扩容到全国且不限高新技术企业已经三四个月了,外地非高新区三四个月前就开始推补贴政策,济南是不是有些慢了?”赵先生道出了许多期待上新三板中小企业的心声。众成仁和律师事务所证券部主任李震仲近几月来经常出差,因为与其签约上新三板的基本上都是外地企业。他介绍,企业上新三板一般是零成本,国内其他城市早已经历过一波竞相抬高财政补贴的热潮,最高补贴达到300万元以上,山东省内来看,莱芜、聊城企业上新三板,都能拿到150万元以上的财政补贴。
济南市政府金融办对挂牌新三板企业补贴20万元,高新区补贴100万元,高新区企业可以获得总计120万元的补贴。近日有传言称历下、历城出台了新三板补贴政策,均大于或等于高新区的100万元。记者分别联系到历下、历城金融办主任,两人均否认出台相关政策。
先规范再上市
补缴税款也有优惠政策
同样由本报搭台,长清区日前举办了一场新三板扩容交流会,40多家制造、环保、高新技术企业参加。主讲的齐鲁证券场外市场专家认为,这些企业的规模、业绩大多数符合或超过了在新三板挂牌的“硬杠杠”,但企业老板普遍“低调”。国家之所以将新三板由试点高新技术园区推向全国,就是为了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却普遍面临融资难等发展困境。有了新三板,中小企业不仅获得融资渠道,也扩大了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中小企业在成长阶段大多存在偷逃税款情况,已是公开的秘密,很多企业最担心的是上市前规范过程中要补缴大量税款。“政府会掏钱洗清企业的原罪。”李震仲律师介绍,企业补缴税款难以避免,主要是流转税、所得税,只要企业如实披露,所得税可以递延即缓交。而且,从已经挂牌企业来看,地方政府除了给予企业一定的现金补贴,还会有其他优惠政策,比如补缴税款地方留存部分全部返还企业。归根结底,只要地方政府出台补贴政策,企业就可以踏踏实实走上市流程了。
“零上市”区县
有望新三板实现突破
“我们已经起草了补贴政策,目前正在征求意见阶段。”长清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清区本地企业尚无一家上市,区政府也很着急,希望尽快实现零的突破。
据了解,除长清外,平阴、商河、济阳目前也没有上市公司。齐鲁证券专家介绍,目前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排队等待上市的有600多家企业,而IPO已经暂停,就算是现在恢复,而且不再递交新的申请,这些企业也要排队两三年。而新三板挂牌程序简单,且不需要排队,因此,济南“零上市”区县有望在新三板实现突破。记者了解到,济南有多
责任编辑:庄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