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退而不休的院士学而无术的学术

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   2014-03-28 08:22:00

  早在三年前,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就提出辞去与两院院士具有同等待遇的资深教授一职。前不久,华中师大党委书记马敏登门看望他时,章先生再次请辞,这也是他第4次提出这一要求。

  章开沅老院士“一个人在战斗”,对体制的撼动微乎其微。退而不休的院士有其“存在价值”。即便院士有隐退之意,可是高校“不同意”,科研机构“不同意”,因为很多院士成为其“镇山之宝”,成为其“淘宝招牌”,所谓“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更为关键的是,很多科研与学术项目需要有院士级别者“领衔”,以增强战斗力与竞争力,接下来的科研与学术经费自然是“水到渠成”……你懂的。

  科研经费,“漏油的孔方兄”。长期以来,无论是科研界,还是学术界,都越来越垂青“实用主义”,并陷入急功近利的泥泞中,致使科研经费沦为“唐僧肉”。学术不是净士,科学也遭污染。长期以来,学术作假、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已让学术尊严扫地、科学精神无存。

  学术不“分家”,但学与术各有权重。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在《饮冰室书话》的“学与术”一篇中,对“学”与“术”进行过这样的描述——“则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其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学术界出现怪现象:一种是“学而无术”,退而不休的老院士、老教授们因年龄等原因也只剩下“学”,已无“术”的精力;另一种是在“术”的过程中“跑偏”,甚至一头钻进“钱眼”里。

  学术及其研究需要返璞归真。首先要重申“不学无术”的危害性,当下,尚“学”依然尤为重要,或者说,“学”之不存,“术”将焉附。同时,重构“术”的价值,既要走出实用主义的误区,又要在致用上有新的作为。王旭东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李雪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