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依晓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3月9日讯(记者 赵洪芝 贾小亿)惊蛰刚过,山东日照草木萌动,海水回暖。3月6日傍晚,落日映照下的海龙湾内,几只“海豚”逐光腾跃,丁元鹏快速地用手机记录了这可爱的瞬间。
通过视频,可以清晰的看见多只“海豚”在海里追逐嬉戏,时不时跃起露出水面。“这些‘江猪’,从前年开始,就时常看到它们的身影。今年更频繁了,涨潮落潮的时候都有,赶巧了一天能看见两次。”记者了解到,丁元鹏所说的“江猪”学名为“江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小型鲸类,鼠海豚科江豚属仅有的1种,外观与海豚相似。
作为海龙湾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丁元鹏在这片海域工作了三年有余,亲眼看着昔日的煤堆场蜕变成如今拥湾向港的模样,也见证了“海豚戏水”这道新风景的诞生。从“煞风景”到“新风景”的转变,得益于日照港海龙湾和东煤南移两项工程的筹建。日照市因港而兴,煤炭码头曾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但随着煤码头建设和煤炭作业的加快,自然沙滩逐渐被煤炭作业区取代,港口与城市在岸线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
这时,日照海龙湾和东煤南移项目应运而生。
2016年,海龙湾“退港还海”修复整治工程开工。作为全国首个工业“退港还海”修复工程,日照港人坚持生态为先,摸着石头过河,结合海域“北冲南淤”的潮流泥沙运动规律,利用人造沙滩和自然淤积相结合的方式,修复岸线1882米,形成46万平米的“金沙滩”,将更多的海洋空间还给自然。
与此同时,在日照港西区沿海,东煤南移工程也在有序推进。2019年6月起,煤炭码头及其配套堆场区开始逐步搬迁至距离城区10公里以外的日照港南作业区。这一项目将部分港口空间让给城市,使港城矛盾得到改善。新煤炭堆场将采用最新防尘抑尘技术。搬迁腾出的约2公里自然海岸线和2000多亩港口工业用地,将用于建设博物馆、展览馆。
项目施工过程中,日照港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开发,多管齐下避免施工破坏海域环境,以实现退岸还海、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2018年以来,白海豚、数千只海鸥、鱼类及各种海洋生物频繁出现在海龙湾施工海域,人们还在施工海域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海龟,“退港还海”项目的生态价值已初步显现。
俯瞰黄海之滨,曾经的煤炭码头摇身变成因港而生的生态旅游景点。深入大海的弧形拦沙堤,与沿海的隔沙堤形成了一个港湾,人造沙滩金黄细软,海天之际鸥鹭展翅,一度消失的江豚也重现蓝色海湾,为蓝天碧海增添生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依晓
3月8日,随着最后一堵院墙拆除完毕,5个小区正式打通界线“合五为一”。 [详细]
日照市最后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于3月9日下午治愈出院,实现了确诊病例全部“清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