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依晓
大众网日照·海报新闻4月30日讯(记者 孙瑜泽 韩文轩)压蒙子、刨木、拼接、捻缝、入钉……这些曾经留下辉煌印记的排船技术,随着岁月的更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老一辈渔民的记忆。在日照市竹溪村,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在用精致的技术,将一艘艘昔日老木船工艺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而刘祥东则是将这一切实现的人。
10余平方绘出海洋中的风帆
这是一间10余平方米的房间,墙上贴着几张老旧的造船图纸,房门旁做船模的案板上,摆放着刨子、锯子、打磨器等工具。刘祥东介绍,自己正是在这小房间中,和造船的师傅一起进行构思和创作。刚进门,记者就被摆放在门口的几艘外形古朴的船模所吸引。船模外表看起来不仅栩栩如生,就连船身的一些部件也做得十分精细。船身上的风向标、绞盘、舱门、锚都是可以活动的。船只虽小,但“五脏俱全”丝毫不逊真正的大船,其大小也是完全按照真船比例进行缩微。
“船头叫头苏,船尾叫尾苏,中间叫底骨,共同组成龙骨,龙骨就好比人脊椎,是立船之本。”和我们介绍这些的,是刘祥东三顾茅庐请到的做船老师杨师傅,杨师傅说,龙骨的连接很重要,一是要保持同一直线,二是要坚固,一旦偏差不仅影响操作行驶,还影响船体安全。
说起制作船模的过程,刘祥东说,其繁琐程度是普通人所看不出的,首先是对于木料的选材,其次则是船缩减的比例,除此以外,船模上的每一个小部件都需要纯手工仔细打磨制作,记者观察到,连船上的小对联都是请专门老师手工写上的。“船的制作,不仅仅是为成型,更是为还原它真正存在的意义,他曾是一代代人养家糊口的靠山呢”,说起这个,刘祥东的眼中流露出来一种特殊的情感。
大学老师放弃舒适生活 走上艰难拜师路
刘祥东告诉记者,自己其实早已在大学被聘请当讲师,可对海洋特殊的情愫,让自己觉得总应该做点什么。她的爷爷是木匠,姥爷是船长,老一辈的人都是在接受大海的馈赠下带来了晚辈的生活。
大学时代的他就想着能将自己的专业与大海相关联,做出带有当地特色的物件儿。刘祥东发现,来日照旅游的人们所买的纪念品无非就是一些贝壳做的装饰品。我就想着什么东西能让外地人来了记住这是日照的特色呢?于是造工艺船的想法就此萌生了。
然而这一切都并不是那么顺利,16年,他只身一人来到天津,拜传统木匠大师辛全生为师,起初辛老师傅并不理会他,几个月时间,他都是在天津白白浪费时间,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刘祥东的执着打动了老师傅,后成为辛全生大师的传承人。
一身技艺带回讲堂 将日照文化向国际传递
17年回到了家乡以后,刘祥东想把自己学到的技艺教授给更多的人,于是,他在外国语职业学院筹建了传统木工大师工作室,并开通了自己的传统工匠选修课程。刘祥东十分骄傲的告诉我们,每每学校开始进行学期选课,自己的课都是在几十秒钟就抢空,没想到,几近让人们忘掉的工艺,却让自己带进了课堂,走进了年轻人的生活。“最让我觉得成功的,是很多留学生也很喜欢我的课堂,他们觉得中国的海洋文化很神奇,传统木工匠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
刘祥东说,造船很耗时间和精力,很多年轻人都坚持不了也不愿意下功夫去学。或许没有了“造船”的手艺人,木制船也即将消失在海面和人们的视野中。但未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对“船模”感兴趣的年轻人,将这古老的民间手艺传承下去,用手艺守住海洋的文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依晓
2018年初,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牛某沉迷网络彩票,透支信用卡、借网贷,欠下几十万债务。此时的牛某,大儿子才3岁,二胎也即将出生,生活难以为[详细]
他是搞怪与才艺并存的日照青年,他是日照“最美青年”的获得者,镜头前他总能用热情和才智博得大家一笑,此次日照大众网专访的主人公张文汇,便是大家喜爱的“坏才刘科学”,他有着多重身份,演员、歌手、同时还是创作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