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日照·海报新闻3月6日讯(记者 庞远栋) 煎饼,是北方不少地方的传统主食之一,很多年来,填饱着人们的肚子。而如今,在山东五莲县南仲家村这个小山村,却成为精准脱贫的有力武器,“养活”着村里11名特困老人。
特困老人:以前一顿饭,温个好几天
说南仲家村是一个小山村,其实有些不恰当,因为村里拥有1256口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庄。村里拥有11位无儿无女、年龄在70岁以上的特困老人。
“以前,都是做上一顿饭,至少吃上一整天,有时候吃个好几天。”76岁的仲崇结告诉记者,温剩饭是许多年来每天必做的事,只要填饱了肚子就行。
盖起幸福苑,特困老人吃上热乎的午饭
事情在2017年4月得到了改变,村里几经周折凑够了资金,盖起了幸福苑,添置了煤气灶、饭桌和锅碗瓢盆。“政府部门还专门给配备了4个公益性岗位,专门给老人们做饭、洗衣,每月还有700块钱的收入。”村党支部书记郑淑红向记者介绍,这是农村互助养老在南仲家的措施。
56岁的李秀珍是该村公益性岗位的受益者之一,丈夫11年前去世,家中还有86岁的婆婆需要照顾,12岁的孙子也因为疾病不能自理。身体不好、没有手艺,外出打工几乎没有可能,只能靠着家里一亩薄地维持着生计。
一张煎饼,让老人一直能够吃上热乎饭
幸福苑开起来了,11位特困老人的午饭有了着落,看着老人们能够吃上热菜热饭,郑淑红很有成就感,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村里本来就有外债,供养老人需要费用,钱从何来?”郑淑红想到了——煎饼。
很快郑淑红的想法落到了实处,4位公益性岗位妇女,每周一、三、五下午,拿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烙煎饼,而郑淑红也把家里的鏊子搬到了幸福苑。
提到煎饼,郑淑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烙一次煎饼可有180元左右的收入,一周就可收入550元左右,除去成本,利润约有400元,基本上就能裹住老人们吃饭的费用。
郑淑红销售煎饼的途径,主要是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每次发布烙煎饼的信息,都会有一些好友留言购买。“说实话,我们的煎饼价格有些高,主要是成本和原料,但是销售一直挺好。”
3月6日下午2点30分许,郑淑红又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张烙煎饼的照片,很快就接到了一个电话。“我一个好友,专门从莒县赶过来,说来买煎饼,并且还要大量预定。”挂了电话,郑淑红激动地告诉记者。
不出30分钟,郑淑红口中的好友倪守艾就赶到了幸福苑。“看到你又发烙煎饼的照片,专门过来买点,另外你给我准备50箱,我给客户都尝一下咱们的手工煎饼。”倪守艾将1000块钱的定金递给郑淑红。
要把老人集中供养,一日三餐吃上热乎饭
郑淑红告诉记者,知道情况的不少好友并不是来买煎饼,留下100元、200元,象征性地带走几包煎饼是常有的事。
虽然,11位老人的中午饭已经解决,但是,郑淑红还有着自己的打算。
“这些老人年纪太大了,身边无人照看。我有个想法,以后要把这些老人集中供养起来,一日三餐都要免费提供,不再是现在的一顿午饭。”郑淑红笑着说,村集体收入少,今后这张“煎饼”依然任重道远。因为,它不仅仅是要让这些老人吃饱,还要吃好,更要生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