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的“日照实践”系列报道(下)
来源:日照日报 2017-03-18 13:19:00
精心浇灌,“文化树”蔚然成林
——文化生活的“日照实践”系列报道(下)
本报记者 秦钊
一座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乡镇文化站、爱心流动书屋在欢呼声中落成;一场场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下乡戏剧演出、健身比赛在喝彩声中落幕……
如今到港城大地走走看看,文化健身设施已覆盖城乡,文化生活如火如荼,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文化建设带来的实惠。
近年来,全市文化建设坚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作为工作导向,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保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市“文化之树”经过扎根、生长,已蔚然成林。
推进资源整合
“一室多用”丰富群众生活
3月6日下午3时许,东港区后村镇曲河南岭村村民冷勇在村委的党员活动室里悠闲地看着书。为何党员活动室里有图书?“因为这里也是村民的图书报刊阅览室。”该村书记冷为明一语道破“天机”。
为充分发挥村级活动场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最大效能,曲河南岭村在“管”和“用”上狠下功夫,统筹谋划,整合资源,他们在原有的党员活动室里安装了网线、电视、电脑等活动设备,配备了图书、展板等学习资料,这里也因此成了村里的文体活动室、电子阅览室、远程教育学习室、综合展览室、人口学校、“小草学堂”等,全村的党员、团员、村民、妇女儿童都能来此开展活动和接受培训,全市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一室多用”政策在这里得到了深入落实。
作为山东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省级试点市,如何促进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我市有一套独家“秘笈”。
近年来,我市加快构建“1+11”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制定《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出台《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包保责任制》《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制》《文化扶贫实施方案》等11个配套文件,并协调24个部门(单位)参与管理,完善责任分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坚持问题导向
“红舞鞋”舞进偏远山村
3月9日下午,东港区后村镇曙光小学一间简陋的教室里,志愿者邢樱子正带领着16名小学生练习舞步。
“抬头,微笑,注意站位……”一双修长的手,一一抬起孩子们挂着汗珠的脸庞,陪同邢樱子一道来给孩子们上课的苏立新,站在一边露出了会意的微笑。
2010年,几个农村孩子趴在窗边看城里孩子跳舞时“馋”模样,触动了市舞蹈家协会主席苏立新的敏感神经。
随后,市文联就此问题展开调研。经过一年多准备,2012年1月,日照市“红舞鞋”美育行动正式启动。通过开展合作教学、建立“红舞鞋美育行动基地”、农村舞蹈教室等,“红舞鞋”美育行动七年来已在全市30余处学校、社区、农村建立了联系点,偏远地区孩子们能定期接受到专业舞蹈教师给予的辅导,一批又一批山里娃圆了对艺术的渴望之梦。
近些年,我市加大对少年儿童成长关心力度,在农村,“小草学堂”“我为山村种文化”“爱心流动书屋”“科普大篷车”等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知识的魅力;在城区,九项市级年度青少年锦标赛、“我爱祖国海疆”航海模型竞赛、少儿美术书法大赛、少儿合唱比赛等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充满文化氤氲。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需求,破解民生难题,改善民生福祉,以看得见的变化取信于民,我市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才能一跃位居全省前列。
紧盯群众需求
机制体制建设引领融合
每个清晨或华灯初上之时,三三两两的市民陆续涌到各公园、广场,或打太极、或舞剑、或跳舞;闲暇时刻,市民们逛逛书店充实自身的文化素养,或悠闲出游,享受青山绿水带来的惬意时光。城市生活,已越来越多地与文化交融在了一起。
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文化之树”在基层长青,政府不仅要“送文化”“种文化”,更要让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紧密交织,无缝融合。
近年来,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力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全民阅读,同时抢抓精品生产和艺术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推动“绿荫健身工程”、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推进老年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相继编写了《日照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日照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2015—2020)》,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日照市乡镇、社区群众体育工作规范》《“社区文化论坛”工作方案》《日照市文化创意产业招商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强机制 健措施促活动”加强市、区县、乡镇(街道)体育总会建设实施方案》等,下大力气以机制体制的“硬建设”,普及和浸润影响人们生活观念和行为的“软文化”。
向下扎根,向上成林。
文化犹如一个生命体,在日月交替中,孕育着一座城市的根和魂。只有扎根于人民这片沃土,文化之魂才能一脉相承,才能形成历久弥新的文化自信,于润物无声间,引领市民向着幸福生活的方向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