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沈家庵村第一书记孙启善:帮到需处 扶到实处
来源:大众网 2016-05-26 15:23:00
沈家庵村民生工程建设成果
沈家庵村新增体育设施
大众网日照5月26日讯(记者 牟泳锟 通讯员 张守军 )2014年7月,全市第8轮包联工作启动,从此,日照市公路局与五莲县潮河镇“沈家庵村”这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接到包联任务,日照市公路局确定孙启善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挂职近两年来,日照市公路局先后投入该村60余万元的帮扶资金,修建了村民文化大院、健身广场、硬化道路、整修塘坝等,为村民们办了不少实事,并且很多举措将会影响沈家庵村今后很长时间的发展。而这两年的工作对孙启善同志说,也是十分宝贵的经历。
如今的沈家庵村呈现在眼前的是道路拓宽了,村容村貌变美了,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样的变化,让百姓得到了实惠,取得了村民的认可。
完善基础设施,硬化道路、建文化大院
孙启善刚报到时,面对着村委大院基础设施简陋,院子杂草丛生,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心涣散缺乏凝聚力战斗力的局面。他积极协调日照市公路局,依据“抓党建促发展、富民强村”的总体要求,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找路子、跑资金,先后筹集资金30余万元在村里建起了办公场所、村民文化大院和健身广场,结束了沈家庵村多年没有办公场所的历史,凝聚了班子力量,汇聚了民心,为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场所建起来,把班子的心拢到一起,村级经济发展才会有动力。”孙启善说。
“现代农业离不开道路等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只有让基础设施跟着产业走,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硬支撑,才能强产业、富农民。”孙启善介绍道,村里村外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整个村子变成一个进不来出不去的泥窝子,村民行走更是难上加难。
为打通村民的致富路,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孙启善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将街道硬化列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议程,积极筹措资金19.8万元,硬化5条村内街道,总面积约3040平方米,彻底解决了村内街道坑洼不平,排水不畅等问题,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道路竣工通车不久,恰逢群众刘成某家娶儿媳妇,当时阴雨连绵,刘成某高兴地对书记说:“多亏你们这些村干部,如果不硬化街道,我们办喜事就得走泥水街了。”
如今,文化大院和健身广场现已成为村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在广场舞强劲的音乐下,姑娘、媳妇的优美律动,无不诉说着村民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增加村民收入,修建塘坝、发展专业合作社
沈家庵村位于潮河镇西南6公里处,是个典型的丘陵村,全村160余户,570余人口,无村集体收入,经济薄弱,全村居民全靠土地过日子。分布在村西北刘家沟水库附近的土地,主要种植大姜、芋头;而村东300余亩田地因没有水源条件,处于靠天吃饭的尴尬境地。刚到村里,孙启善就挨家挨户走访,走遍了村里的田间地头,第一时间摸透了村情、民情。 怎样利用现有的条件,拓宽渠道,让农民增收?这是孙启善首先考虑的问题。几十年来,在村东建设一处小塘坝,成为全沈家庵村人的梦想。
2016年元旦,日照市公路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建军放弃休息时间,深入到沈家庵村走访调研,了解包联工作开展情况和村里的困难。要求在开展“深化党群‘双向直通’、‘帮扶特困户温暖过冬’”专题活动中,全面走访了解掌握特困户生活状况,无论帮钱帮物,都要做到精准有效管用,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同时,提出再帮扶10万元解决资金短缺困难等问题。
目前,塘坝项目已完成投资过半,具备蓄水条件,在今年春天抗旱期间对农作物生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今,在沿塘坝范围种植玉米与改种大姜相比较,每亩可增收6000至4万元。同时,其水面经营权可以出租获利,与刘家沟水库水面经营收益一起,将成为村集体的重要收入来源。
为多渠道助农增收,引导村民走向致富的康庄大道。孙启善组织实施了“第一书记助残奔康”项目,为残疾人开展小种植、小养殖等项目争取扶持资金1000元/户,目前全村23户残疾人帮扶资金已全部到位。两年来,他帮助姜农销售生姜近4吨。同时,对组建大姜专业合作社、开展有机茶种销合作等致富项目,进行了科学组织实施,为村民致富打造了另一把“金钥匙”。
入户摸底调查,帮扶真正需要的人
精准扶贫就是谁需要就扶谁,使那些真正需要的人脱贫。
两年来,日照市公路局领导多次听取包联帮扶工作情况汇报,并与潮河镇党委联系沟通,多次带队到村中走访慰问贫困户,做到有贫必帮,实现精准集中帮扶。2016年春节前,副局长吴启祥走访身患淋巴癌的群众陈致松家中时,面对昏睡在床的陈致松和他患有婴儿瘫残疾的妻子,心情特别沉重;当了解到陈致松的儿子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勉励他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此时,陈致松妻子眼里噙着泪花,手里拿着帮扶款,激动地说:“谢谢……真心的谢谢你们!”两年来,全局干部职工向贫困群众捐赠各种款物等折合价款2万余元,把温暖送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
同时,村民的健康问题始终萦绕在孙启善脑海。经他走访统计,全村患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癌症等重大疾病者有10余人。村里的卫生条件差,当疾病发作影响人的行为时,往往已经到了患病晚期。为此,他联系潮河镇卫生院为本村60岁以上老人查体1次。前不久,他又联系日照市人民医院专家到沈家庵村义诊,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那些需要的人,为村民的健康作一份保障。
“帮扶不仅要‘输血’,更要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的信心和能力,有了产业的支撑,农民的收入才能有保障,才能让脱贫后的农民具备持续发展的活力与后续动力,并得到实实在在在的好处。”日照市公路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建军如是说。
责任编辑:韩依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