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照人与电视的故事 只有70后和80后能看懂!
来源:大众网 2015-11-23 10:52:00
凳子、天线、雪花、两三个台,这是小时候家里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给我留下的印象。20多年过去了,这一切已经被沙发、数字电视、200多套台所取代,挤在别人家看《新白娘子传奇》的场面不会再有了,那种感觉也只有我们这代人才深有体会吧。
一大家人围在电视前看电视
我出生在日照市莒县陵阳镇的一个小村庄,那时候日照还是个县,莒县当时还属于临沂市。1984年左右,村里有了第一批电视机,黑白的,有个大屁股,只能收到两三个台,换台需要用手拧那个转纽,犹记得每到周二下午就没台了,只剩下满屏幕的雪花和嗤嗤的响声。印象最深的是那绑在木桩上的天线,为了让台清楚些,经常把天线转来转去。
那时候并不是所有人家都有电视的,谁家有个电视绝对是有钱人的象征。但是,想看电视怎么办?只能去别人家,20多个孩子挤在人家堂屋里看电视的场面经常见,没有那么多凳子,多数人都是站着看,长得矮的在后边看不到,只能蹲在前边,蹲几十分钟腿都麻了,但是也很高兴。据说隔壁镇上有的地方还收“门票”,5分钱一个票。
房子上立的老式天线
1987年前,日照电视收视节目单一,后来,电视共用天线代替了每家每户单个的天线,除了接收中央台、省台之外还,能接收到青岛、连云港等周边地市的电视节目。到了1992年的时候,随着技术发展,有线电视逐渐开始普及啦,电视节目终于越来越丰富了。
2002年左右,家里换上了彩色电视机,爸爸把熊猫牌黑白电视机送给了别人,当时还真是有点舍不得。看惯了黑白片,突然开始用彩色电视机还真不太习惯,但是彩色电视机真是棒棒哒,色彩鲜艳不说,换台用遥控机,不用在跑过去啪啪地拧换台的转纽了,尤其是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真不愿意动弹。
2004年的时候,日照市在加快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基础上,山东广电有线公司日照分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日照有线数字电视传输平台开通试运行,传输数字电视节目60余套,拉开了全市有线电视信号向数字化发展的序幕。
2013年的时候,家里换了第三台电视机——液晶电视,51寸的,薄薄的,跟前两台相比,这台太高大上了。每次换电视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想起家里那台熊猫牌黑白电视机。
黑白电视上边的天线
小时候,上午和下午都要去上学,喜欢的电视剧《小李飞刀》就没法看了,那时候就想,要是能存下来,等晚上再慢慢看就好了,可是,对于那时候的的我们来说,这真的只是个梦。万万没想到,多年之后,这个梦居然成真了。这一切都归功于机顶盒,一个不大的“盒子”,没想都竟有这样的功能。
今年,有幸认识了我的对象,并约定终生。但令我不爽的是,看电视的时候她老跟我抢台(其实也就心里波动一下,没敢公开抗议过,嘿嘿)。但是俺有办法,前两天买了台灵锐机顶盒,用手机也可以同步和电视看台,而且可以看不同的台,也可以用手机控制换台,相当于遥控器。前段时间,她看《琅琊榜》都着迷了,我说话她都不理我,我就用手机偷偷地给换成了一个美食频道,她瞬间就蹦了起来,之后两只拖鞋相继飞来……我就纳闷了,老婆,《琅琊榜》有那么好看吗?
现在的电视功能太多了,VOD视频点播、时移回看、互联网电视、电视家教、卡拉OK、电视阅读……实现了从“看电视”到“用电视”转变。可是,内心总有一种不可抹去的情节,不知是电视发展的太快,还是它变味了呢?
责任编辑:韩依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