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日照茶产业
来源:大众网 2016-06-06 10:06:00
美丽的日照
北方绿茶之乡
日照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更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北方的绿茶之乡,日照与茶有着千年之缘。
一、茶是齐鲁历史之骄,茶是百姓生活之宝,茶是农民致富之源。
从历史上看,山东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时代。1966年,日照市积极响应山东省政府“南茶北引”工程的号召,试点试种成功,长出了北方第一簇鲜嫩的茶芽,开启了山东种茶的先河,也使我国的种茶区域往北扩大了三个纬度,至今已经历了试种扩种、缓慢发展、巩固发展、规模发展等发展阶段。
“十一五”以来,日照市委、市政府把“北方绿茶之乡”作为日照市八张城市名片之一,大力实施“品种、品质、品牌、品位”四品战略,目前,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25万,全年干毛茶总产量将达到1.5万吨,干毛茶总产值可达25.8亿元,日照茶园面积和年产量已分别占山东省的60%和75%以上。日照绿茶在山东茶中的位置举足轻重,可以说,“鲁茶看日照”。
作为特色高效的经济作物,日照绿茶的崛起不仅促进了日照绿茶品牌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也给当地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茶叶已成为日照茶农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收入来源,是促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一大亮点。
二、茶是日照的金色名片
日照与韩国宝城、日本静冈并称为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而日照绿茶凭借干茶墨绿,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等独特优良品质,被誉为“中国绿茶新贵”。可以说,日照绿茶是日照的一张金色名片,是日照走向世界的桥梁、世界了解日照的窗口。
1.茶是日照生态魅力的集中体现。日照用“茶”为城市增添个性魅力,着力打造蓝天、碧海、金沙滩的美丽日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茶树生长的季节,东风从海面吹来,空气十分湿润。古人说:高山云雾出好茶,而日照的山不高却同样出好茶。当前,日照市“林水会战”已经打响,致力于把日照打造成森林环绕、碧水穿城、林水相依、林路相衬、林居镶嵌,生态文化底蕴深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森林海滨城市,碧绿的茶园必将是林水会战的重要载体和鲜明符号,是“日照阳光森林海岸、生态水韵之都”的集中体现。
2.茶是日照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日照是全省茶叶主产区,在全省茶叶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25万亩,茶叶生产涉及34个乡镇、810个村、20余万茶农,形成了巨峰镇、后村镇、南湖镇、夏庄镇、潮河镇等一批茶叶特色乡镇,以及一系列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多年来,日照市坚持把茶叶生产作为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产业,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及时制定规划、出台政策,积极推动规模化发展和高标准生态高效茶园,茶叶的生产逐渐呈现出规模扩大、产量增加、效益增长的良好态势。
3.茶是日照提升形象的重要载体。从1966年“南茶北引”到如今,山东茶已遍布齐鲁大地,孔子故里、泰山脚下、灵岩寺边都有了茶园,日照成为山东茶的最优质产地。近年来,政府大力扶持推动茶产业发展,出台了系列扶持发展政策,依日照绿茶为载体,通过“搭台唱戏”、“借水行舟”等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扩大日照绿茶的影响力,进一步打响“北方绿茶之乡”品牌,推动日照茶产业的发展,提升日照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让“日照绿茶”这一品牌获得较高的美誉度,让“北方绿茶之乡”这一亮丽的名片更加深入人心。
日照茶场
三、茶是日照腾飞的翅膀。
1.建基地,锻造茶产业核心竞争力。2014年市政府出台了《日照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目标到2020年全市茶园发展到30万亩,采摘面积25万亩,茶叶产量2.3万吨,干毛茶总产值46亿元,茶园面积、产量、产值保持全省第一。全市已建成省级标准茶园示范基地6处、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45处,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全市茶叶加工企业发展到360余家,市级以上茶业龙头企业达到3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达到542家。有效期内茶叶“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55个,有10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获得QS生产许可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好茶基地,严把茶质量,不断提升日照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树品牌,整合茶产业发展新优势。日照绿茶具有“叶片厚、耐冲泡、黄绿汤、板栗香”的独特品质,先后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证明商标、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5年被农业部批准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批准应用面积30万亩。日照绿茶已累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项300余项,日照市政府将继续不断整合产业、企业和社会资源,引领日照茶叶集群式发展,尽快形成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日照绿茶”品牌,真正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
3.拓市场,扩大茶产业发展新空间。2014年7月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我国茶业界唯一院士陈宗懋签订合作协议,作为我市引进的高层次智力人才;市茶科所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31个国家茶叶综合试验站”之一。为强化日照茶产业科技支撑,我市正加快推进总投资1.2亿元的市茶科所搬迁工作,下一步依托市茶科所平台,与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共建“北方茶叶研究中心”。同时,建立健全与标准化相配套的监管、检测体系,做到生产过程全程监控,产品及时抽样检测,质量安全问题可追溯,确保茶叶食品安全。鼓励和扶持更多的企业和品牌利用全国知名的电商平台,发展电子商务。
4.促转型,适应茶产业发展新常态。日照作为山东产茶大市,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新机遇,我们将以茶经济为引领,抓住“十三五”规划的历史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将加快茶产业升级步伐,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依靠面积、产量的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提高的集约发展转变,由生产引领消费的产品导向向市场引领生产消费的品牌导向转变,由劳动密集型低科技含量生产向技术密集型标准化生产方向转变,由传统农业生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我们将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更加注重多元化开发,不断加强合作化经营,持续推动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日照茶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日照茶产业在新常态下稳定健康发展。
(日照市农业局供稿)
责任编辑:万嵩日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