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
责任编辑:孙昊
海报新闻记者 郭馨煜 日照报道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白袍,手持希望之灯,用无尽的爱心与精湛的医术,守护着每一个生命的尊严与安康,他们,就是被誉为“白衣天使”的医师们。
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让更多群众能在“家门口”看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走进山海天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和两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那些奋战在医疗一线,为守护人民健康默默奉献的医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安宝伟:知行合一,以行动诠释初心
在山海天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安宝伟正在为患者针灸,从2006年踏上行医之路,20多年来,他扎根基层,服务于广大基层群众。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始终坚守岗位,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为每一位患者排忧解难。
“每到夏季三伏天,就是中医科一年最忙碌的季节,由于诊室不能开空调,我们给患者做治疗的时候都是汗流浃背,从一上班就是诊室与各个治疗室来回往返。”说起自己的工作日常,安宝伟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但看到患者的病痛一天天地好转、痊愈,在他看来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张举彦:社区医生的独特魅力与使命担当
和安宝伟一样,张举彦也是山海天卫生计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生,参加工作10余年了,“社区医院的性质决定了患者的类别,我们全科门诊致力于服务广大社区居民,着力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大部分看似简单的疾病,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身上,可以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张举彦说。
张举彦告诉记者,面对来来往往的患者,常常不能按时下班,也常常遭受误解和委屈。“譬如反复发烧的患者你觉得有必要查血常规,有些人会觉得你想挣他的钱;再或者有的患者只需要多休息,注意饮食就能解决的问题,他偏要输液,否则就不依不饶。”她说,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与其说我们给患者治病,不如说我们是花更多的时间去倾听和理解,我们的帮助和安慰能带给患者更多的信心去战胜病魔。”
张举彦常常告诫自己,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有更加宽广的胸怀,心中要有大爱,把爱心、耐心、责任心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的每条遗嘱都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健康,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喜和忧。”
王冲:专业与温度并存,让每个人笑得更自信
“啊,嘴巴张大,疼的话就举起右手……”在两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冲正在给小患者治疗牙齿。1997年,王冲从济宁医学院毕业之后,“到基层锻炼”的想法在她心中萌芽,于是她便来到了两城镇,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
“在乡镇口腔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方便了村子里老人看病。”王冲说,“相比年轻人,村子老年人的牙科诉求多为能吃东西和解决疼痛,他们去城里看病很不方便,因为看一次牙就要花上大半天时间,费时又费力。”多年来,王冲已为很多老年人解决了拔牙、补牙等治疗问题,还给他们普及了口腔的保健知识,“不少老年人握着我的手感谢我的时候,我心里都暖暖的。”
王冲说:“成为一名卓越的医生需要注入‘善、爱、学、恒’四心,这不仅是职业信条,也是我践行一生的座右铭。”正是这份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让她在基层医疗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李宗芬:以医术温暖乡土人心
“我觉得基层医生最大的价值是做好基层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做好预防让老百姓能少生病,并且在基层就可以看好病。”两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负责人李宗芬说。
李宗芬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擅长针灸治疗脑血管病引起的偏瘫、吞咽困难、言语不利及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面神经麻痹、膝关节炎、急性胃肠炎及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她曾经有位患者,经常性后背发凉,经过李宗芬的精心治疗与心理疏导,她不仅稳定了病情,两人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匮乏,技术落后,所以李宗芬认为应该积极推进分级诊疗,让更多优质资源下沉能够落到实处,让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青年医生的加入与奉献。”李宗芬表示,希望更多青年医生秉承奉献和扎根精神,相信在基层一样可以大有可为,呼吁更多的青年医生能够投身基层医疗事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层群众服务。
初审编辑:张晓
责任编辑:孙昊
秋风与砖瓦香交织,古朴与现代融合,远离城市的喧嚣,在日照,有这样一处“网红打卡地”—安泰·红窑里1977。[详细]
为加强新时代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培育、宣传和引导,日照市妇联探索“婚恋一体化”路径,围绕青年交友、婚前辅导、集体婚礼、婚后咨询等全过程,开展正确婚恋观宣传指导服务,让文明健康的婚育新风吹拂千家万户。[详细]
9月28日,随着国庆节的临近,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已经悄然换上了节日的盛装。绿色的水杉林,黄色的树叶,那一片片的“中国红”形成了这个秋天最独特的风景。[详细]
9月26日上午11:30分,日照市万平口大桥上,一92岁老人坐轮椅误入车流,危急时刻交警以“最慢速度”一路相护!经过近30分钟的护送,将老人安全送到家人手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