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林坤
责任编辑:孙昊
大众网记者 林坤 王阳 日照报道
春风拂面,海浪轻吟。当前正值牡蛎苗下苗的黄金时节,在岚山区岚山头街道这片充满生机的海域,一场热火朝天的“海上春耕”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渔民增收的美好画卷。
近日,记者走进岚山区中心渔港,码头内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渔民们在牡蛎苗堆旁忙碌穿梭,紧锣密鼓地开展牡蛎苗分选、装笼、缝笼及深海育肥作业。据悉,这样的“春耕”过程每年差不多会持续一个月左右。
一笼笼装满牡蛎苗的笼子被整齐地码放在一旁,等待着被运往深海。随着渔船的汽笛声响起,一艘艘满载希望的船只缓缓驶离港口,朝着深海养殖区域进发。“一般这时候装苗,到9月份开始再倒笼子,倒出来以后再放进海里去,到阴历的11月份左右,肥度达到了以后就开始卖了。”一位正在忙碌的渔民告诉记者。
岚山头街道海域宽阔,地处北纬35°黄金线上。丰富的浮游生物和适宜的水温为牡蛎养殖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因而生产的牡蛎因个头壮、肉质肥美,深受市场喜爱。每年牡蛎刚上市,就被全国各地客商抢购一空,经过运输流通后走上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如今,牡蛎养殖已经成为岚山头街道渔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岚山头街道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牡蛎养殖产业,提高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据了解,岚山头街道的贝类海鲜养殖户已有80余家,每年总产量11万余吨,年产值3.5亿元。其中牡蛎养殖户20余家,养殖面积3.5万余亩,年产量1万余吨,年产值1.2亿元。
海浪声声,渔民忙碌依旧,大海转变为渔民的粮仓,期待着美“蛎”未来。
初审编辑:林坤
责任编辑:孙昊
日照向日贝壳博物馆位于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天阁山路,馆内汇集了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余种、10000多个贝壳标本,堪称一座珍稀贝壳的宝库。这些贝壳标本跨越五大洲四大洋,甚至远至南北两极,涵盖了软体动物门下的腹足纲、双壳纲、头足纲、掘足纲、多板纲五大纲[详细]
根据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5年度领导干部上线接听活动安排的通知》要求,拟于4月11日(本周五)由日照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同志接听企业和群众来电,并对前期承办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回访。[详细]
清明前夕,在山东日照,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印制了烈士书签送给孩子们。这一温暖而有力的举动,如同一束束明亮的光,照亮了孩子们成长的精神世界。这些小小的书签,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无尽的期许,正悄然发挥着巨大的能量。[详细]
春日的磴山,是山海间流动的诗篇。当连翘的金黄从颐园的山坡倾泻而下,杏合院的粉白云霞便随风轻舞,唐代诗人笔下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在细雨中苏醒,雨珠缀满梨花,似天地洒落的星泪。[详细]
日照市第七届“日照文艺奖”评选活动于4月2日正式启动。与往届相比,本届“日照文艺奖”评选,将打造全链条扶持体系,形成“培育精品——精准激励——多维传播”的良性循环。[详细]
从扫码自主泊车到钥匙托管代驾,从志愿者引导停车到多站点摆渡接驳,日照市中心医院用三重智慧方案构建起就医停车的“无忧网络”。穿行在停车场与门诊楼之间的摆渡车,是健康路上的温柔托举,也承载着城市医疗服务的温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