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日照8月25日讯(记者 王文玉 通讯员 郑璐 邢开)近日,由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机电系团总支书记谢清勇带领的“智能控制城乡环卫一体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宋家岭村及大河口村,探访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田园碑廓 百里挑一
碑廓镇位于日照市岚山区西部,岚山区城乡环卫一体化以9.89分冠绝山东省129个区县(市),碑廓镇则是岚山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代表。
走在岚山区碑廓镇里,一幅“村村优美、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田园景象入眼而来,“山美水美环境美”已经成为碑廓镇的缩影。村庄的优美,与岚山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严苛考核密不可分。团队成员就每村垃圾箱个数、垃圾箱安放位置、保洁员人数、评比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到当地村民家里与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询问老百姓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制度的看法与建议。

和谐大河口 人人参与建设
团队成员一走进大河口村,就被村民家门前干净的街道吸引。家家户户门前有统一花坛,门前整齐的摆放印有“城乡环卫一体化专用垃圾箱”字样的蓝色大桶。一名村民在和团队成员交谈时笑着说:“现在的大河口越来越漂亮了,路边没有一点垃圾,整个村子都特别干净!我们村民的自觉性也不断提高,看到门前有垃圾就算是一个冰糕棍我们都会捡起来的。”
在村里的街道上走访时,队员们发现,每条街道上都张贴负责该街道的保洁员责任区公示牌。公示牌上注明卫生区域责任人及保洁员姓名,明确了保洁员岗位职责,并在下方注明监督电话。

土地增减挂钩项目 迁出大山“挪穷窝”
“我最满意的就是这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花园,每天早晨起来开门就能看到这些花花草草,很是舒心,感觉自家就是一个小别墅,所以我们村里的垃圾清理、保持环境卫生已经成为常态化。”刘大姐正在自家的小花园里侍弄花草。
“碰到阴雨天气,得赶紧出门提前清理水沟,不然房子就要进水。”谈及之前的居住条件宋家岭的一个村民给记者举例说到。笔者了解到,宋家岭是典型的山区村,这种清理水沟的现象是该村基础设施落后、居住条件差的一个剪影。2014年8月宋家岭村实施了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决定迁出大山“挪穷窝”。如今,全村119户村民已经住在了四户一体的二层楼房。“乡村文明行动”不断深化,全镇、村实现垃圾“户集—村收—镇运”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