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平可心
责任编辑:孙昊
海报新闻记者 平可心 杨玉莹 日照报道
2025年3月22日,春分时节,莒县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莒国古城千年城墙化身“五线谱”,莒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史素娟的原创歌曲《春天送你一首歌》在春风中流淌,让历史与音乐碰撞出绚烂火花。这场“春天音乐会”不仅是一次文旅创新实践,更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时代表达的深情对话。
文旅融合的“破壁”尝试:古城墙上的五线谱
莒国古城,承载着千年历史记忆,而这一次,它不再只是沉默的砖石。当古城墙被投影成跳动的五线谱,音符在斑驳的墙面上流淌,历史与现代、视觉与听觉的界限被彻底打破。这种创意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激活——让静态的遗迹“开口歌唱”,让游客在旋律中触摸历史的脉络。
文旅局长的角色也从“管理者”转变为“创作者”,用音乐搭建起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歌词中“我曾在过往的岁月里深情地唱过”,既是对莒县文化底蕴的致敬,也暗含文旅人“以歌传情”的匠心。这种“破圈”表达,让文旅融合不再是口号,而成为可感知的沉浸式体验。
歌词里的文化密码:从“旋律”到“森林”的意象生长
《春天送你一首歌》的歌词充满诗意与哲思。“埋下的旋律将在心里长出森林”,既是对音乐感染力的浪漫诠释,也隐喻了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一颗旋律的种子,终将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化作精神的绿荫。
莒县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本身就如同一座“文化森林”,而这场音乐会,恰似一次“播种”。当游客在古城中聆听这首歌,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一段旋律,更是一份对莒县历史与人文的情感认同。文旅的终极目标,正是让文化“活”在人们心里,而非停留在宣传册上。
文旅创新的“莒县模式”:小城如何讲好大故事?
在乡村振兴与文旅升级的大背景下,许多地区陷入同质化困境——网红打卡、千篇一律的民俗表演,而莒县的这次尝试,提供了一种差异化思路:以本土文化为魂,以艺术创作为媒,让在地资源焕发新生命。
局长亲自写歌、古城化身舞台,这种“接地气”又“有灵气”的策划,既降低了文化传播的门槛,又提升了体验的独特性。它启示我们:文旅融合需要创意,未必追求流量爆炸,但必须追求情感共鸣。
从“音乐会”到“可持续”,文旅融合如何走得更远?
一场成功的活动只是起点。若要让“文旅+音乐”的模式持续释放能量,还需更多配套探索:比如将《春天送你一首歌》打造成莒县文旅IP,开发主题文创;在古城定期举办四季音乐会,形成品牌效应;甚至结合AR技术,让游客用手机扫描城墙即可“解锁”隐藏旋律,增强互动性……
此外,文旅局长的“创作者”身份也值得寻味。局长亲自参与文化生产,既能带动本地文艺创作氛围,也能传递“文旅人首先是文化人”的理念。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基层文旅工作者从“幕后”走到“台前”,用才华与热情为地方代言。
让文化的春潮在时代中流淌。莒县的这场春天音乐会,像一粒石子投入湖心,涟漪荡开的不仅是音符,更是对文旅融合的深刻思考。当古城墙“唱”起歌谣,当文旅局长化身“音乐诗人”,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性——文化传承可以如此轻盈,乡村振兴可以如此诗意。
“春天送你一首歌”,送的不仅是旋律,更是一座城的温度与情怀,在传统与创新的交响中,奏响属于自己的“春之声”。
初审编辑:平可心
责任编辑:孙昊
3月2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实干奋斗·企业家说”民营企业家系列记者见面会。见面会现场,日照市越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潺潺就对未来的协作机器人市场有怎样的展望,在科技创新方面都有哪些突破性成果等方面回答记者提问。[详细]
3月2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实干奋斗·企业家说”民营企业家系列记者见面会。见面会现场,山东鲜淳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然就南京卫岗集团为什么选择日照建厂投资、产品升级、市场优势转化等将产生哪些积极影响方面回答记者提问。[详细]
3月21日上午,日照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实干奋斗·企业家说”民营企业家系列记者见面会,邀请4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共话改革创新,共谋发展路径。来自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日照日报等10家媒体的新闻记者参加见面会并向企业家代表提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