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龙山镇由于地处丘陵山区,地下水稀缺,多年来当地居民在饮水和农业灌溉上都面临很多不便,为解决用水难题,龙山镇水利站站长何玉水带领群众修堤坝、治理河道、铺设自来水管道,让镇上越来越多的村民喝上了放心的自来水,并摸索出了一套农田节水灌溉模式,被当地村民亲切的称呼为“百姓的送水人”。
何玉水是莒县龙山镇水利站的站长,父亲何洪福生前干了一辈子水利工作,深受百姓认可,所以给他取的名字中带有一个水字。1998年,何玉水从山东省水利学校毕业后便来到莒县龙山镇水利站工作,延续父亲未完成的事业。
莒县龙山镇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自古就缺水,何玉水刚参加工作便下定决心要带领群众逐步解决农村吃水和灌溉面临的问题。
何玉水说,以前村民灌溉主要依靠拦截地表水来灌溉,非常困难,吃水过去村里都有一个大口井,村民挑水喝,再后来条件好点了,各个户里自己打压水井。
何玉水工作的水利站共有四名工作人员,但只有他一人是水利专业毕业的,所以地形勘测、水利设施兴建等都需要他亲自上阵,工作异常繁忙。
在水利站工作的这些年,他先后帮助30多个村吃上了自来水,参与规划、设计、施工河道治理5.2公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6座,新建加固塘坝、谷坊90多座,拦河坝20多座,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500多亩,摸索出一套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模式,目前已在全县推广。
“五十米一个,老百姓来浇地,拿着两节管子接上就能浇地。”何玉水告诉记者,原先没这个工程之前,老百姓得从河里抽水,铺好几百米的管道,太费时费力。
2015年是何玉水最忙碌的一年,莒县龙山镇同时开工的有涉及16个村35个项目的“五小”水利工程。通过这些工程的施工,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家里通上了自来水,结束了多年来的吃水难。
东楼村自来水安装工程施工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为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何玉水每天都待在施工现场,他的付出也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莒县龙山镇东楼村村支书袁从玉说,何玉水每天最少来两三趟,施工的规划、各方面出谋划策等,都指望何玉水,他确实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