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出炉
来源: 作者: 2016-01-04 08:54:00
中共莒县县委关于制定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5年12月24日 中国共产党莒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莒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全委会立足莒县实际,深入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十二五”时期我县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上下深化实施“四大战略”,大力推进投资倍增、创新驱动、服务业提升、农业结构调整“双牵引”、城乡对接共进“五大行动”,努力建设富裕和美莒县,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开创了我县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预计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16亿元,年均增长10.5%;人均生产总值32460元,年均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7.7亿元,年均增长22.6%;地方财政收入12.8亿元,年均增长23.1%。现代产业体系日趋完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4.7:41.3:44。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基础设施不断健全,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6亿元,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提质加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效果显著,社区建设和管理服务创出新路子,城镇功能更加完善。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社会治理务实有效,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民主法治不断健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水平不断提升,政治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严”“实”作风加速形成。五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实践,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十三五”时期我县发展面临的形势环境。未来五年,我县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对诸多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
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从区域环境看,“一带一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沂蒙革命老区等国家政策叠加,为我县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同时,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区域经济加速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县经济越来越融入区域、全国、全球大局,宏观经济形势对我县发展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明显。
从我县自身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奋斗,我县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优化,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同时,我县“欠发达”的基本县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总量偏小、人均占有偏低,工业化处于中前期,创新能力不够强,新兴产业不发达,新增长点支撑作用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源约束趋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消除贫困任务繁重。法治建设有待加强,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
对此,我们必须明大势、看大局,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趋势,准确把握我县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新的任务要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作为,不断谱写我县发展新篇章。
(三)“十三五”时期我县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发展理念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科学发展第一要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线,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蓝红金”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四大战略”、“五大行动”,持续推进“解放思想求创新、转型升级促发展”活动,全力抓好“突破园区、聚力招引”,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科学合理的城乡空间体系、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创新领先的营商环境,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富裕和美莒县,确保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主要目标任务。综合考虑我县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今后五年我县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每年在全省县域排名位次有所提升,到“十三五”末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全省中游偏上水平。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第一动力。创新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质量、效益和速度同步提升,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文化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产业提升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传统产业竞争优势显著提高,现代服务业实现新跨越,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城乡统筹发展实现重大进展。城市空间结构更加优化,城乡一体化取得突破进展,城乡均等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镇化率显著提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极大提升,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农村社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不断扩大深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便捷可及,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总额明显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明显突破。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严格控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绿色转型,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区域生态竞争力显著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大幅提升。就业创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实现同步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更加健全,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平安莒县建设纵深推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3、发展理念。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新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工作全过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发展方式,让创新贯穿一切工作、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成为我县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强劲的动力。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推动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提升,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莒县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谐共赢。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更加主动融入全方位对外开放总布局,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并举,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和更大步伐“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在扩大开放中增创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使全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二、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新动力
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实施创新驱动、投资拉动“双轮驱动”,培植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做优经济总量。
(一)深化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健全完善政府牵头、校企专企合作、互利共赢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动协同创新。加强创新平台、创业载体规划建设,促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格局。构建促进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创新成果与产业、研发人员创新劳动与利益收入有机对接,加快促进科技成果、创新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以产业提升工程为抓手,深度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空间,优化工业布局体系。强化“扶优、引导、倒逼”机制,全面落实各级支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行业减税、企业减负等政策措施,壮大现有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富有规模效益质量、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化工、机械、建材、塑料、食品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四新一海”(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海洋开发)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集中力量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坚持把“突破园区、聚力招引”作为贯穿“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战略任务,以园区和“三招三引”的新突破推动发展迈上新台阶。把园区建设作为全县经济发展主战场,推进园区“二次规划”,创新园区管理体制,调整园区财税、投融资、土地、人才、科技等政策体系,激发园区发展活力。完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科引技相关政策措施,深化实施县级领导包保项目、包联企业责任制,健全完善招商引资评审会商机制,进一步创新招引方式,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争取更多项目落地开工、建成见效,充分发挥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性、支撑性作用。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推进企业、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集聚,实现集约集群发展。
(三)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为引领,深入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双牵引”行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导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拓宽农业增值、农民增收空间。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建立特色产业风险防控基金,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园区化。用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拉伸产业链,提升农业效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各乡镇街道建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推动产权公开、公平、规范交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优化农机装备配置,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服务业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结构,推动服务业加快扩大规模、拓展空间、优质高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深入挖掘莒文化内涵,加强旅游管理、开发、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大旅游招商力度,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打响“好客山东、毋忘在莒”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模式。加快金融业务拓展和服务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逐步健全适应实体领域投融资发展需求的金融支持体系。繁荣发展商贸流通业,改造提升现代物流业,把我县建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发展壮大医疗健康、教育培训、住宿餐饮、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着力培育电商、微商等商业模式,抓好阿里巴巴“千县万村”农村淘宝项目建设运营。加强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农村服务业发展水平。
(五)积极构建发展新体制。围绕破难题、增活力、创优势、促发展,加快改革攻坚步伐,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全县发展的重点难点、体制机制问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推进PPP投资模式,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深化金融改革,加快推进“信用莒县”建设,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统筹推进民主法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司法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纪检监察体制等各领域改革。
三、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均衡化整体性
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推动形成县域协调统一的发展格局。
(一)推进“多规合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规划,对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进行修编,确保各级各类规划统一协调,增强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构建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树立规划权威性,依据规划对全县空间开发格局进行明确,优化空间功能布局,严格规划落实,实现城乡建设有序发展。增强规划约束力,实现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全覆盖,加大对违反规划建设查处力度,确保规划执行到位。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提质加速。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统筹推进老城提升与沭东新区开发、城镇建设与社区建设、城乡建设与管理,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和集聚能力。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为契机,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精致城市理念为引领,加快沭东新区开发建设,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全面提升老城区居住环境、道路交通、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精致城市。梳理故城肌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增强城市文化特色,逐步再现古城风韵。立足功能区规划、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因地制宜抓好小城镇建设,提升建设品位,避免千篇一律,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功能健全的创业、旅游、休闲等特色小镇。抓好国家重点镇、省级示范镇和中心镇建设,打造县域发展次中心。积极稳妥推进社区集中居住区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管理,引导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单元城镇化。加强传统特色村庄保护,逐步形成风格各异、内涵丰富的特色村落。
(三)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深入推进城乡对接共进行动,统筹配置城乡公共资源,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以城带乡、城乡融合、联动发展。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城乡发展支撑能力。加大农村水、电、路、气、医、学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全面对接、一体发展。构建和完善县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积极推进村村通道路改造提升和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建成覆盖城乡公共交通运营网络。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水平。大力实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扩大农村集中连片供水覆盖面。编制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实用好社区服务中心,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
(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教育人民,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舆论宣传,用好网络新媒体,健全舆情引导机制,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加强“四德”工程建设,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平。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乡土文化人才。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加快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与信息、创意、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提档升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增强带动能力。用好“千年古县”名片,弘扬以古莒文化为核心的历史传统文化和以“本色精神”为主题的革命传统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莒文化载体,扩大莒文化影响,打造莒文化特色品牌,提升发展软实力。
(五)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把国防需求充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军地之间需求对接、布局统筹、战略协调、规划衔接和政策落实,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渗透兼容、集成融合,提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能力。建立健全军地衔接统筹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军需供给、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人员安置等保障服务社会化水平。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双拥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美丽宜居家园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景美的美好家园。
(一)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坚持把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严格按照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推动各类开发活动向存量调整、内涵提升转变。对重点开发区域,着力增强产业、人口聚集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对限制开发区域,着力保护耕地,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供给;对禁止开发区域,划定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着力维护生态功能,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
(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县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适度开发,凸显生态自然,对风景名胜区等实施强制性保护。全面完成“林水会战”任务,深入实施“六绿”工程,加强生态林保护,积极推进基本农田防护林网、生态绿色长廊和林业生产基地建设;扎实实施水源地保护、河道综合治理、水库增容加固、湿地保护等水利生态工程,加快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县建设,统筹推进流域上下游生态建设。加强矿区生态恢复和地质灾害防治,实施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健全生态修复补偿机制,实现资源有序开采与环境有效治理有机结合,加快山体和矿坑修复,恢复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努力建设生态莒县。
(三)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化生产,实现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抓好园区生态化改造,实现园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物“零排放”。加强高耗能行业能耗管控,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努力实现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和项目亩均投资强度、产值、税收等指标,依法处置闲置、低效用地,坚决查处违法用地。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用水约束机制,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资源环境县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倡树绿色发展理念,引导群众自觉选择绿色、节俭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自觉。
(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开展青峰岭、仕阳、峤山等水库及其入库支流、沭河流域及其支流的水环境监测和综合整治,抓好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强化工业废气源头治理,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强对城市道路、建筑工地、交通运输扬尘污染监测治理。全面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加强农业面源和土壤污染防治,规范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有效控制农业污染物残留。完善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健全部门会商机制和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五、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深化实施“开放兴县”战略,深化开放合作,开动“引进来”、“走出去”双引擎,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开放型经济向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创新驱动方向转变。
(一)提升外经外贸水平。坚持外经外贸联动发展,加强对外经贸合作,推动外贸出口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巩固农副产品、柠檬酸系列产品、塑料制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市场份额,扩大农用机械、中药材、服装等产品出口规模,巩固扩大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坚持质量效益导向,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创新要素比重。
(二)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坚持以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以外商投资拉动对外贸易,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中韩自贸区,发挥我县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比较优势,鼓励引导有实力企业通过境外投资、跨境并购、技术合作等方式,开发境外资源,建设境外园区和生产基地,构建境内外产业联动、上下游产业衔接的境外投资合作模式。创新更加灵活的“引进来”合作模式,鼓励引导企业利用国外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吸引外商以参股、利润分成等方式共同参与企业经营,提升发展层次,实现外贸、外资双丰收。优化利用外资方式,充分利用“香港山东周”和其他各类招商活动,加强对韩日、港台招商推介,引导外资重点投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实现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
(三)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深化区域合作发展,积极对接“蓝、红、金”发展战略,深入接轨青岛,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在发展导向、产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深入对接,加强产业转移承接、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区域合作。依托港口优势,充分发挥海关直通式监管箱站作用,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加强与海关、商检合作,探索实施“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外贸发展政策体系,建立对外投资合作预警、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的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
六、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
共享发展必须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坚持早办办好让群众得实惠的事,完善制度安排、强化政策兜底,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公平正义,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一)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用过硬办法,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创新思路精准扶贫,实施精准识别、精准脱贫,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逐户逐人研究分析贫困原因,建立精准到人的扶贫工作机制,制定系统性、精准化、可持续的扶贫方案,确保扶贫实效。拓展多种形式的扶贫路径,扎实开展“六个一批”脱贫行动,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一批、壮大集体经济拉动一批、技能培训扶持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医保救助一批、社保低保兜底一批。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相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积极争取国家扶贫开发和沂蒙革命老区扶持政策资金,加强莒北地区、库区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偏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实行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扶贫脱贫责任制,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责任,努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和部门联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扶贫开发格局,确保2018年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质量水平。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教师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对口支教等措施,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普及普惠性幼儿园,促进教育公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转型提质,力争到“十三五”末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拓宽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成农村学校全面“改薄”任务,有效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健全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
(三)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覆盖全民、整合城乡、均衡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坚持实施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养老保险制度衔接,规范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并轨改革措施。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和大病统筹制度,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实现工伤保险职业人群全覆盖。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制度,提高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和五保供养水平。加快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做好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工作。
(四)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促进就业,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持续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健全就业目标责任体系,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创业指导、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公共服务行动计划,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统筹做好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强化失业动态监测、预警和预防,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五)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实施健康莒县行动计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改善乡镇卫生院就医条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保持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全覆盖,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大医学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强医生队伍建设,扩大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预警预测。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快发展中医事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普及推广体育健身项目。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优化出生人口性别比,提升计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七、坚持党的领导,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党的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动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组织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改进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水平。加强制度化建设,强化全委会、常委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经济形势定期分析、重大方针政策研究的工作机制,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协商,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对台等工作,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和力量。
(二)打造干事创业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更好把握、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多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开展工作。加强干部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素质和能力。围绕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工作目标综合考核体系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推动考核由综合评价为主向目标引领和综合评价相结合转变,强化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从严监督管理干部,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制度,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各级干部在岗在行在状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化拓展党群“双向直通”机制,坚持推进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弘扬本色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三)全面推进法治莒县建设。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保障宪法实施。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政府活动全部纳入法治轨道,确保行政权力在法律框架内有效行使,进一步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培育形成开放包容、亲商扶商的营商环境。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公益化均等化便民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健全司法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健全普法依法治理体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四)深入推进“平安莒县”建设。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主动创稳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健全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四位一体”的社会治理新架构,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深化群众信访“调访诉法”联动解决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高度重视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措施,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安居、企业安全、社会安宁。
(五)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效能建设,以效能风暴涤荡“庸懒散慢拖瞒”等不良风气和“中梗阻”等痼症顽疾,扎实形成以“严”“实”为显著特征的莒县党风政风。
(六)夯实人才智力支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牢固树立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第一资源的理念,创新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提升人才工作水平。以高层次人才、实用技术人才为重点,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全面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建立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更具吸引力的引才政策,加强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建设,深入推进招才引智和招科引技工作,为全县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人人皆可成才和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人才促发展、发展兴人才的生动局面。
(七)强化落实规划执行力。编制县“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落实本建议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与县“十三五”规划纲要充分衔接,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十三五”规划。各级各类规划要有明确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标,增加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强化督查落实,健全完善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督查落实体系,做好规划的任务分解、责任落实、跟踪问效、预警推进、考核奖惩、追责问责,层层传导压力,确保规划落实。自觉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提高规划的约束力、执行力,把“十三五”规划的美好蓝图转化为现实。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县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推动发展,凝心聚力抓好落实,努力建设富裕和美莒县,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张希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