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鞠颖
大众网记者 邹慧 日照报道
近年来,东港区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凝心聚力开创全区大数据工作的新局面。8月27日,东港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东港区工信局副局长丁芹介绍了有关情况。
创优政务,推动数字政府高效协同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外网公共服务域主干线网速提升到千兆,互联网出口带宽升级5.5G。依托“雪亮工程”,汇聚全区视频监控资源2万余路并推送至市级平台,保持高质量视频监控资源出图率在95%以上,赋能社会治理应用。
加强平台集成应用。以“山东通”平台为依托,稳步推进数字机关建设。调整全区通讯录组织架构,持续推进“山东通”通讯规范工作。全区“山东通”注册用户6487人,建立工作群2344个,日访问量1.98万次。“职责掌上通”“智慧疾控”“民意通”等5个区级自建系统集成接入“山东通”。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上线公文交换、督查督办、会议管理、日程管理等30余项常用功能。推动各部门单位有关公文的发送、接受、签批、流转、办理、督办、归档全过程网上高效流转,简化办文流程,节约办文时间。今年以来,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流转公文3.8万余件、邮件13.6万余件。
深化数据汇聚治理。依托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目前已实现了61个部门常态化的数据汇聚共享机制,今年以来新增数据目录88个,更新数据目录40余个,截至目前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共汇聚数据目录400余个,数据容量达68亿,上线学历信息查询、公民婚姻信息核验、一企一档数据查询等应用场景。
数字领航,加快数字经济突破成势
推动产业互联集聚。建设产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和总部基地,瞄准“大钢铁、大物流、大宗贸易、大数据、大融合”,“谋招推服育”一体化招商。截至目前,累计招引项目38个,已入驻22个,年交易规模 500 亿元。今年,东港区产业互联网数字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空港经济开发区钢铁配套产业园入选入库型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
推进数实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智改数转网联” ,实施数字化转型(两化融合)重点项目 11 个,上半年完成投资 4658.73 万元。目前已培育山东省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1 家、山东省“产业大脑”1 家、山东省 5G规模应用案例 15 个,创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 2 个、省级软件名园 1 个。近三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 30%,连续 2 年获选全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区称号。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动数据在多场景应用。市区一体化推进数据要素产业园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建设方案,主园区选址巨正大厦。由新东港城发集团作为申报主体,将数据要素产业园建设列入数字经济强基提质工程申报国家重点项目。
智领生活,提升数字社会服务效能
打造智慧社区“东港样板”。多方共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同时强化群众参与共建共治,推动建立多元参与、可长效运营的智慧社区。树立标杆,全面梳理总结阳光海岸社区标杆型智慧社区创建成果,因地制宜,探索出不同的经验做法。将日照街道沙墩社区、石臼街道金港社区、秦楼街道名筑社区纳入标杆型智慧社区培育库。
打造移动政务“东港品牌”。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突出问题,聚焦“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打造“爱山东 东港分厅”移动政务服务门户平台,推动200余项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持续推进医疗卫生、交通运输、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电子证照同步制发,依托市级电子证照服务平台归集27类电子证照,汇聚电子证照数量1900余个,助力“无证明办事”扩面提质。在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等领域打造“鲁通码”应用场景70余个,进一步放大改革便民成果,提升便民利企服务实效。
下一步,东港区大数据局将高质量推进全领域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加快壮大数字产业,推进数据高效流通,聚力推出更多区域亮点大数据应用场景,凝心聚力开创全区大数据工作新局面,为东港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大数据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鞠颖
走进后崖村桃花山奇异果采摘园内,一大片奇异果映入眼帘。绿油油的棚架下,一串串深绿色的奇异果簇拥在一起,沉甸甸地挂满枝头,阳光透过片片绿叶照在挂满枝头的果实上,一个个色泽光鲜。[详细]
在日照这座充满活力的海滨城市,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个独特而温馨的场景便悄然上演——广场舞,这不仅成为了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