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孩子最应该补的四堂课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03-05 09:58:00
就在今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大大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大缺失是,中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间,父母和老师联合起来,把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全部杀掉。
就在今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大大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席话可是说到了很多教育者的心坎里。这不,两会刚刚开幕,家风家教话题就成了热点。
其实,这并非一个新话题,就在2014年的两会上,就有委员的提案内容是“无家风,不家庭”、“重拾好家风,培育好德行”,莫言也曾建言过家教是“身教重于言传”。当前,在习大大对家庭、家教、家风的高度重视下,更多人把目光投向了家庭教育哦!
代表委员们都是怎么看这个问题呢?他们曾经如何谈论家教话题呢?今天,咱们先从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开始!
中国家庭教育有四大缺失第一大缺失是,没有一个社会系统告诉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一名家长。比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我发现中国孩子在全世界孩子中是最辛苦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到了一点知识,也得到了高分,但是他们失去了很多能力。比如中国孩子失去了快乐能力,这些孩子整体来说不快乐,他们的快乐非常少,而且有时候快乐的原因是不对的,比如有的孩子在班内是前五名,所以很快乐,有些孩子在班内得不到名次所以不快乐,快乐和不快乐的原因不对。孩子应该怎样过一种快乐的生活,这是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但是中国教育,从家庭到学校都把这个内容排除在外了。家长要求孩子成凤成龙,学校要求孩子考高分,但是如何使孩子生命本身有生命力,对生活有激情,对生命本身有热爱,这是中国所有教育都没有研究的内容。
第二大缺失是,中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间,父母和老师联合起来,把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全部杀掉。中国从小学到中学到父母教育,没有一整套对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机制,在我看来,对中国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当一代一代人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高峰时候就非常可怕,这次美国钱永建又得到了诺贝尔奖,如果把钱永建放在中国长大,他同样好学,能不能拿到诺贝尔奖真是一个问题,如果把杨振宁、李政道、钱永建放中国,能不能拿到诺贝尔奖也是一个问题。
第三大缺失是什么呢?中国家庭教育严重缺乏信仰和信念教育,父母本身就是迷茫一代。我们这一代人是从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80”出生的现在才28岁,中国28岁结婚的人不多,生孩子的更少,他们是从没有信念和信仰的时代走向更加没有信念和信仰的商业时代。到底让孩子们相信什么,相信真、善、美,孩子们为什么相信,家长、老师都说不清,相信艰苦奋斗,还是相信安乐享受,老师说不清,家长说不清,而且家长本身自己的行为跟家长本身认可的理念完全相反。比如一方面认可善良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在商业时代里,看到的是不断追逐利益,损害人的声誉,比如三鹿奶粉事件,给孩子带来一种感觉,到底我要相信什么,家长没法告诉孩子,我对我孩子的要求就是你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你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爸爸不反对,但是你做的事情一定要有一个前提条件,没有伤害别人,这就够了,这就是最低境界了。
第四大缺失是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艰苦能力的缺失,中国家长通常有一个毛病,有钱以后不知道怎么让孩子意识到钱跟你没关系,你自己要个人奋斗。犹太人有一整套系统,没有一户犹太人的家庭会因为自己家有钱把孩子毁了的,这也导致了几千年以来,从耶稣开始,到后来犹太人流离失所,几千年以来犹太人几乎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生根发芽的根本原因。中国典型的叫富不过三代,我看到现在富绝对不过两代,从我身上就看出来了,我完全没有能力告诉孩子这个钱跟你没关系。当然我跟我女儿、儿子都说了,爸爸已经把钱捐完了,跟你一点关系没有,爸爸只给你留下读大学结束的钱,我女儿很知道省钱,但是她依然知道我们家不愁吃穿。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几件事:人品、心情、鼓励我想告诉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教育好,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你的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家教不好!”他们不会说老师没教好,人家会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你的孩子没出息,问题一定出在家庭教育上。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是父母种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我们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只要他是被尊重的人物,他的一辈子就会活得特别顺利。父母亲可以想一下,你们是想做一个倍受欢迎的人,还是一个处处被防范的人?好多家长无形中都在教孩子小家子气,教孩子占便宜,教孩子怎样想办法超过别人,把别人踩在脚下,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怎样生存。你给孩子什么东西,孩子未来就是什么样的人。
第二就是要进行心情教育。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班里,有的孩子永远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他智商确实高。而我们的孩子不管怎么努力都在中间,甚至后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孩子是有区别的,但是只要你的孩子没到白痴水平,只要孩子能正常的走进教室上课,就能够做出重要的大事来。比如胡雪岩只上了两个月的学,但最后变成了最厉害的商人,而且还心怀大志,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们家长必须有一个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你要保证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最后一名也高兴,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热爱,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你一定要学会怎么鼓励孩子。这次考倒数第一,下次我会鼓励他考倒数第二,这次他考20分,下次我会鼓励他考30分。千万不要说你的孩子,这次考了60分,你告诉他下次不考90分就别进家门。你这么说,有的孩子当然会拼命学,但有的孩子拼了命也到不了90分,那他怎么办呢?难道真的不让他进家门么?你肯定让他进家门,你让他进家门就意味着你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知道了,我爸爸妈妈是说话不算数的,那我以后就无所谓了,他反正不会不让我进家门,父母就这么被孩子刺中了。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记清楚,绝对不能让孩子吃住你,绝对不能要什么给什么。孩子的分数每上去一点,你都要鼓励他。当分数考得更低的时候,你要告诉孩子,这次可能是偶然的失误,爸爸妈妈支持你,千万不要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中国孩子最该补上这四堂课第一堂课:感谢至爱亲人在全球国民幸福指数报告里面,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是最低的,甚至低于很多充斥着贫穷、战乱和疾病的非洲小国。
我觉得:不幸福的根源,是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虽然中国人的物质现实已经逐渐改善,但是远远不能企及欲望扩大的速度。这就会产生痛苦,幸福指数自然很低。
一个人,被给予的物质越多就会越痛苦。同样一个人,要求的越少,给予别人的越多就会越快乐。这是我浅陋的认识。
但是,我认为中国的孩子被给予的过多了,被给予的习惯了,以至于他把“被给予”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当做天经地义的事情,当不再“被给予”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巨大的痛苦。
我恳请我自己和大家学会感恩,一万次地恳请自己和大家。当你学会感恩,就会把自己放的非常小,把对别人的关注放的非常大。这时候你会感觉到快乐,无私就是快乐的根源。
感恩,是中国的孩子最应该补上的一课。
第二堂课:勇者无敌一位朋友曾经告诉我一句话,让我沉浸在思考中半天来缓不过神来,他说到了我的心窝里。他说:“古今中外所有男人的不幸,就是不够勇敢!”太有道理了,他的语言很朴素,但是说出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你不喜欢现在的婚姻,是因为你不敢追求你真正喜欢的女生;
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是因为你不敢承担巨大成功带来的巨大风险;
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是因为你不敢面对生活改变以后的阵痛和未知;
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点就是四个字——足够勇敢。一个人奋斗成功,其实就是他不断面对恐惧,化解恐惧最后提升胆气的过程。很多优秀人士也许没有很高的“智商”,但是都有过人的“胆商”。
我觉的,成大事者,女生要像男生一样勇敢,男生应该像军人一样一马当先。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我是勇者”的气魄。大胆地去参加激烈的比赛吧!在惊险、刺激、胜利与挫折的过程当中享受精神和意志的有力锻炼。以后,你会更加勇敢!
第三堂课:激情是一种理性的疯狂“有激情”一直是我在新东方招聘老师的基本原则。原因很简单:学生非常喜欢“有激情”的老师。学生对“有激情”的老师总是顶礼膜拜,喜欢到疯狂。
第四堂课:我有一个梦想周杰伦三岁就要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家;
比尔盖茨三岁半就要成为世界首富,因此他在九岁时就写下了“我应为王”;
乔丹在小学时梦见自己会飞,立志成为最伟大的球员;
毕加索的妈妈从小就鼓励他说:“你要参军就会成为将军,你要入教就一定成为教皇。”
所以在孩子以后的成长中要以梦想撬动孩子的言行。在课堂上激发出了梦想,并写下了实现梦想的理由。他们因为有了充分的理由,更愿意采取行动。见识、经历的越多,越易激发梦想。
责任编辑:youxiao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