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张丽
侯彦平 牟怡晓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海报新闻记者彦平。
一个人,30年,90多个国家,8000多个品种,这些数字共同构成了我身后这座日照贝壳博物馆。馆内的藏品是从世界各地收集的,覆盖了五大洲、四大洋以及南北两极。
这间贝壳博物馆,是基于馆长张永兵三十余年的私藏而成立的。从他三十年孜孜不倦地搜寻与收藏,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于海洋文明的热爱与情怀。正因为这种坚持,才让数以万计珍贵的、濒临灭绝的贝壳标本来到了大众面前。
在这里,南极冰层下的砗磲,可以与热带珊瑚礁中的鹦鹉螺相遇。来自史前的贝壳,能够在现代5D全息投影中穿梭千年。这里更像是海洋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枚枚小贝壳,构建起关于海洋文明和海洋命运的文旅会客厅。
如今,贝壳博物馆已经面向公众开放。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触摸感受,在一枚枚珍贵的贝壳中,感受海洋的无限生命力。扫码听语音讲解、AR召唤发光水母……这些新鲜有趣的互动,不仅增加了观赏的体验感,更破解了“高冷海洋知识”如何有趣化的难题。
在我看来,这座博物馆里最珍贵的并不是价值连城的藏品,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用三十年的时间写给海洋的情书。当个人情怀与“因海而生 向海图强”的城市理想碰撞,民间收藏的价值便能释放出更大的虹吸效应。每一枚贝壳都成为日照递给世界的请柬。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文旅升级不是靠砸钱建地标,而是让每个民间收藏家都成为“城市策展人”,让每份热爱都能找到安放的海岸。这样,文旅升级便不再是单选题,而是千螺共鸣、美美与共的新格局。
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张丽
日照向日贝壳博物馆位于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天阁山路,馆内汇集了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余种、10000多个贝壳标本,堪称一座珍稀贝壳的宝库。这些贝壳标本跨越五大洲四大洋,甚至远至南北两极,涵盖了软体动物门下的腹足纲、双壳纲、头足纲、掘足纲、多板纲五大纲[详细]
根据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5年度领导干部上线接听活动安排的通知》要求,拟于4月11日(本周五)由日照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同志接听企业和群众来电,并对前期承办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回访。[详细]
清明前夕,在山东日照,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印制了烈士书签送给孩子们。这一温暖而有力的举动,如同一束束明亮的光,照亮了孩子们成长的精神世界。这些小小的书签,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无尽的期许,正悄然发挥着巨大的能量。[详细]
春日的磴山,是山海间流动的诗篇。当连翘的金黄从颐园的山坡倾泻而下,杏合院的粉白云霞便随风轻舞,唐代诗人笔下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在细雨中苏醒,雨珠缀满梨花,似天地洒落的星泪。[详细]
日照市第七届“日照文艺奖”评选活动于4月2日正式启动。与往届相比,本届“日照文艺奖”评选,将打造全链条扶持体系,形成“培育精品——精准激励——多维传播”的良性循环。[详细]
从扫码自主泊车到钥匙托管代驾,从志愿者引导停车到多站点摆渡接驳,日照市中心医院用三重智慧方案构建起就医停车的“无忧网络”。穿行在停车场与门诊楼之间的摆渡车,是健康路上的温柔托举,也承载着城市医疗服务的温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