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鑫煜
郭馨煜
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到博物馆去!”在日照蔚然成风。
相关报道显示,“五一”假期期间,日照市博物馆接待游客总数近19500人次,举办活动22场。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分享打卡日照市博物馆的体验,“逛博物馆”逐渐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生活方式,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公众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认知度的提高和强烈的文化自信,更好的守住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承载的是无穷的精神力量,点亮的是充实富足的精神文化生活。据介绍,日照市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日照地区综合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万余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222件,包含了从史前到明清各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器物,尤以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汉代时期的文物最为丰富。
漫步其中,如同走进了时光隧道,目之所及、皆是惊叹。一件件文物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沧桑,抽象、模糊的历史从而变得具体生动。这些闪烁着历史光芒的文物,是对古人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见证,不经意间会产生一种不易察觉的奇妙共振。
文脉如水,润泽人心。“博物馆热”的兴起,并非偶然。背后折射出了民族文化的振兴,反映出百姓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对文化的执着追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日趋浓厚,文化需求更加旺盛,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能有更多深入的了解,更多文化的探寻,更注重了解每一件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这是民众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的体现。而且,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让公众进博物馆的门槛降低了,也就使博物馆和人们的距离拉近了,博物馆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普惠性不断增强。
此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些博物馆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呈现的展品更能吸引观众。
今年“五一”假期,日照市博物馆也更加重视完善游客的观展体验,延长开放时间至19:00,搭建升级数字化文化体验的线下场景,广泛使用文物数字化技术、开展各种互动活动,用现代科技带动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透过一件件精美文物,背后蕴藏的精神也变得鲜活起来,人们更加珍视文脉的赓续绵延,“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也变得更加清晰。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会客厅,其释放出的独特文化吸引力,擦亮了城市名片,形成了巨大的“溢出效应”,有力地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
日照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独特的地域文化,相信写好博物馆与游客的“双向奔赴”这篇文章,努力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就能用文化之光点亮美好生活,为日照经济活动注入更多文化内涵,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让千年文韵和现代经济和谐共生、相互助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鑫煜
国庆假期,旅行市场再迎热潮。数据显示,除一票难求的热门城市之外,“宝藏小众城市”也成为年轻人青睐的目标。从目的地来看,呼伦贝尔、赣州、芜湖、拉萨、日照等城市假期机票预订火爆,成为消费者规避人潮玩出不一样感觉的热门选择。[详细]
不必远行千里,在日照莒县,九里晴川露营地支起帐篷,来场露营,与大自然亲密相拥,诗意的远方就在咫尺之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