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林玉花
海报新闻记者 侯彦平 林玉花 日照报道
12月21日,日照市新媒体协会揭牌成立。作为日照市首个致力于服务新媒体内容全产业链的市级网络社会组织。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日照市新媒体行业正式步入自觉、自信、自律、自强、健康、有序发展的全新阶段。
网络正能量如何澎湃大流量?答案是离不开“守正、创新”的网络传播土壤及“团结、有序”的新媒体从业群体。日照市新媒体协会刚刚成立,第一届会员人数就已近百人,涵盖了各类新闻媒体、自媒体及企业、个人等网络力量。
在以移动互联网为引领的新媒体时代,日照积极凝聚各方网络力量,让他们拧成一股绳,传播城市的好声音,让城市中的正能量成为主流引领。
前不久,人民日报社属《中国城市报》社、中国城市品牌研究院在中国报业协会支持下,联合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经标准化计算,发布了《2023全国地级市传播指数》,日照市位列全国第23名,山东省第2名。
这份榜单意味着什么呢?
据国家标准《品牌评价城市》起草人、中国城市报副总常亮解读,上榜城市有以下特点:传播热度指数不仅包含了媒体发稿量,还包含了全网声量等多项子指标,体现了网民对城市的关注度。传播力也是竞争力和生产力,舆论环境也是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因此,城市传播力反映了城市的魅力与活力。
这份可喜的成绩表明,日照是一座拥有大流量的城市。而大流量的背后,是城市的正能量在频频“出圈”。
“出圈”不难,难的是一直“出圈”。新媒体时代,“昙花一现”的网红城市层出不穷,但只有持之以恒的长红才是王道。那么,为什么日照的好声音能够持久出圈,带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感动?
日照的城市流量,靠的不是炒作,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最近几年,日照频频冲上热搜。今年年初,淄博烧烤爆火,日照快速响应。短视频“日照文旅出手了”抖音播放量 3813.7 万;5月,日照“无声面馆”微博爆火,话题讨论量突破1.4亿,感动无数网友……
新媒体时代,大流量不只是一串数字,更代表了实打实的“生产力”。
今年以来,文旅复苏,日照旅游也迎来了大爆发。在“2023十一假期国内热门小众目的地”榜单中,日照居于全国第五位。在百花齐放、“卷疯”了的国内旅游城市竞争中,日照仍能“出圈”,除了文旅资源禀赋外,不断出圈的城市宣传力、传播力,更是不可或缺的金字招牌。
这几年,随着日照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实施,以及“文明双向共建”等活动的开展,城市品质和市民文明程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让路于客”到“让位于客”,再到“让景于客”,在日照,早已形成了“人人都是宣传员,个个争当行动者”的良好氛围,身为城市的主角,每个人都在为这座城市而努力,也让日照频频出圈有了更多的底气和实力。
日照拥有很多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城市之“美”,“美”在一件件小事和一个个细节当中。2019年,日照市“最美人梯”照片获得了当时人民摄影月赛唯一的一等奖。这张照片是当时日照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范海波在微信朋友圈偶然间发现的,也正是由于他的“眼力”,才让“最美人梯”的事迹得以广泛传播。
在这座城市,像这样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很多,他们将自己发现的“美”记录下来,不断放大正能量事迹的溢出效应,从而影响一群人,带动一座城。
不仅如此,日照还积极培育了“大众网日照”“直播日照”等传播正能量的媒体账号以及“屋楼春晓”“东行记事”等个人账号,铸造“主流媒体+自媒体”的传播合力,不断汇聚起城市的凡人微光,也让“正能量”持续澎湃“大流量”。
日照的正能量,与城市实诚、厚道、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密不可分。
汉朝王充在《论衡》中有云:“圣人作经艺,贤者传记,匡济薄俗,驱民使之归实诚也。”
近几年来,日照市积极培育“天天正能量”网络公益品牌,开展“实诚日照人”评选活动,形成了多方参与的大传播格局,发掘、培树、表彰、推介了一大批正能量典型,营造了全社会关注身边好人、传播好人好事、争做实诚日照人的浓厚氛围。目前,累计评选正能量典型123期,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在厚重城市文化的滋养下,“做好人”已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从“山东好人”到“全国好人”,不断有日照人的身影,像是入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榜单的辛兴芬,入选“见义勇为类”中国好人榜单的何玉东,在这些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下,崇德向善的火炬温暖着城市的每一处角落,让道德力量绘就最美城市底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林玉花
观海听涛、乘风踏浪。近年来,随着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旅游业的发展,一批批传统“渔家乐”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改造成精品民宿,不仅满足了游客多元化的旅游住宿需求,也让游客们的旅行体验值持续拉满。[详细]
从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到驻村第一书记,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埋头苦干、勇于奉献的精神和一颗为民服务的情怀与本心。驻村以来,他扑下身子一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他就是岚山区巨峰镇辛留村第一书记张良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