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银行 > 银行新闻

互联网银行挖掘云商机 信息不对称成为风控关键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本网记者   2016-07-20 08:32:00

    30岁的彭金东是网商银行信贷业务的首批用户之一。从2010年至今的6年里,他的生意从一家单日流水只有几百元的淘宝街舞服饰店,发展到年营收过千万元、拥有自主品牌的全品类服装店铺。

  去年“双十一”之前,经过“云端”的大数据风控分析,网商银行给予彭金东一笔200万元的授信。他支用这笔贷款之后招聘了一个专业的服装设计师团队,准备创建服装品牌。不过,更多时候,作为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的单笔放贷规模是十几万、几万甚至几千元。

  “没错,我们自称是跑在"云"上的银行,可就是这么接地气。”网商银行副行长赵卫星语带调侃意味。网商银行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年来,运用大数据风控、互联网技术等工具,该行共服务170万家小微企业,户均贷款仅为4万元。

  在传统银行眼中,单笔贷款金额如此之低,可以肯定是不赚钱、不值得做的买卖。然而,基于互联网的“云”,网商银行正在挖掘商机。赵卫星说,“云端”带来了海量的大数据,但网商银行的优势在于对数据的理解和识别能力。例如,淘宝网一个商家隔多长时间会修改备货栏?这是传统银行无法监测或者即使监测到也无法有效利用的,但网商银行利用大数据优势,分析判断商家在同类型商家、整个行业里所处的情况。“云”会把商家持续、稳定的经营数据换算成一个行为数据。例如,某一行业修改备货栏的频率是每3个月一次,如果某商家超过3个月都没修改,则说明其经营行为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这些数据不是现成的、传统的财务数据,必须放在整个交易环节、整个行业里去比较,传统银行很难做到这一点。”赵卫星说,为了加大风控力度,他们还会做多重交叉验证,这也是传统银行难做到的,因为后者在贷款发放之后,就几乎与客户脱节了。

  在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眼中,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纯线上运营的互联网银行没有网点和面对面服务,主要依靠数据信息分析应用替代传统的人工核查和经验判断,所面对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环境与传统银行截然不同。如何在互联网海量和高并发交易背景下做好、做实、做精风险管理工作,是互联网银行发展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一直以来,微众银行都在借助腾讯独特的社交网络大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探索解决互联网银行风控难题。通过引入国外新型风险识别和算法技术,微众银行陆续建立了客户分群授信、社交评分、信用评分、商户授信管理、欺诈侦测等系列模型,并把它们应用于实际业务,通过反复验证来改善风控模型。这使得分级授信、分级收费成为可能。

  在赵卫星看来,互联网银行的核心永远是技术。目前网商银行的300多名员工中,技术人员占一半。由于技术和IT基础设施投入巨大,虽然网商银行最近1年业务有很大增长,但目前的目标也是盈亏平衡,而非盈利。

  包括赵卫星在内的众多互联网银行人士相信,一系列新兴科技将给互联网银行打开更多想象空间。人工智能、VR、生物验证技术等科技未来将给互联网银行的客户提供更便捷、门槛更低的服务。赵卫星透露,“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已有所尝试。例如,一些程序有一小部分是人工智能编写的,当然之后会反复验证其准确率,毕竟现在是在试用初期,未来我想会大批量运用。”

  麦肯锡相关人士指出,上次互联网泡沫之后,银行成功地使核心流程电子化,现在则必须使这些流程数字化。处理抵押贷款的大部分成本在于大量周而复始的人力工作。数字化的抵押贷款申请流程涉及创造并操作数据的领域,如借款方的收入和负债数据,这些流程的大部分可以通过自动化的云服务代劳。对银行业来说,这种转换将耗时数年,因为它需要融合多种现有的遗留系统,可能要重新设计平台。

  互联网银行的优势或许就在于此,首先是通过特色鲜明、细致入微的场景嵌入带来客户,其次通过高效率的大数据处理来筛选客户,最后以“千人千面”的定价来服务客户。

  多位专家直言,基于目前互联网巨头鼎足而立的格局,未来纯粹的互联网银行应该不会太多。多位互联网银行人士表示,尽管只有一个阿里巴巴、一个腾讯,却不妨碍现在有这么多电商和门户网站,互联网银行的未来一定是百花齐放,各有所长。

  赵卫星说,互联网银行未来将不再是“鲶鱼”,而是“黏合剂”。“一端连着消费者和小企业,另一端是庞大的金融体系。我们要做的是输出金融技术。我希望也必将实现的是,我们的‘云’是开放的、分享的。我们要做的是平台化的金融,大家在平台上各取所需。这,就是互联网精神。”

  尽管目前国内正式上线运营的互联网银行仅有两家,但“云端”银行的冲击将势不可挡。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王雪雁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