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刻板印象中,青年人大胆且更愿意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事实真的如此吗?在“5·4”青年节之际,中国平安旗下高端线上财富管理平台平安财富宝发布了一组青年人理财调查大数据,其结果 “颠覆”了青年人在理财方面激进、冒险的传统印象:青年人实际上更看重产品的稳健收益,超过四成的青年用户偏爱定期理财。
前述调查显示,在平安财富宝用户中,18-35岁的青年用户占比近40%,持有理财产品金额占平台总金额的16%。就风险偏好而言,超过2/3的青年用户为稳健型和平衡型,更看重产品的稳健收益。在稳健型和平衡型客户中,青年用户比35岁以上用户占比高出10%。还值得注意的是,在偏爱高风险高收益的成长型和进取型客户中,35岁以上的用户占比更高。
从持有的产品类型来看,青年用户持有定期理财产品、复杂产品、活期理财产品的占比分别为42%、34%、24%,年轻人明显偏爱定期理财。而从持有理财产品总金额和人均数额来看,青年用户均低于35岁以上用户。具体而言,青年用户持有包括对冲基金和阳光私募在内的复杂产品的总金额仅为35岁以上用户的1/10。
平安财富宝认为,相较于35岁以上用户,青年用户因自身经济实力、年龄和阅历等因素,接触理财产品类型相对较少,尚不能对资产配置需求做全盘的考虑,且不足以承担高风险高收益的复杂产品。
尽管青年用户在理财实力方面 “略逊一筹”,但他们在分享理财产品和参加平台活动上则超过了35岁以上用户。数据显示,青年用户推荐客户的数量,参加平台“领券”、“用券”等活动的次数是35岁以上用户的1.5倍。平安财富宝认为,青年用户是伴随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分享、推荐”等行为符合他们的成长背景和行为习惯。
据了解,作为中国平安布局移动端、专攻高端人群的重要切入点,平安财富宝围绕高净值用户、富裕大众和青年才俊三大目标用户,打造“有钱、有品、有安全”的线上私人财富管理服务。平安财富宝认为,青年才俊是平安财富宝的目标客户之一,尽管他们暂时还不是高净值用户,但他们在自身努力及平安财富宝提供的理财规划下,逐渐成长为富裕客户,其中一部分最终能够成为高净值客户。因此,平安财富宝上提供的服务,从针对高端客户的资产配置服务向下扩展至针对青年才俊的理财服务,也通过投资者教育帮助青年用户形成更成熟的理财观念。
以平安财富宝“工资理财”计划为例,用户可设置每月几号发工资、存入多少金额用于申购活期或定期理财产品。用户制定理财计划后,系统按照设定的日期、扣款账户、金额及预申请产品类型,自动选择平台上满足相应条件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产品。基于生活场景的“工资理财”,帮助青年用户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截至今年4月底,平安财富宝累计注册用户超过700万人,累计交易用户超过100万人,用户人均投资资产达37万元左右,居国内财富管理平台前列。
(完)
关于中国平安
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中国平安(全称“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建成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为方向,目前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拥有超140万员工及业务员,个人客户数达到1.31亿。截至2016年底,集团总资产达人民币约5.58万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3,834.49亿元。从保费收入来衡量,平安寿险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二大产险公司,平安养老险为中国第一大养老保险公司,旗下平安银行为国内首家股份制银行,包括信托、证券、资产管理等在内的投资业务也是中国平安重要的业务支柱。此外,中国平安积极开拓包括陆金所、好医生、平安好房、壹钱包、金融壹账通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并在规模与用户数方面显著增长。截至2016年12月31日,平安互联网用户规模达3.46亿。
中国平安在《福布斯》最新一期“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名列第20位;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领先企业500强”中名列第41位,并蝉联中国内地非国有企业第一;除此之外,在英国WPP集团旗下Millward Brown公布的“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中名列第5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