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举金融之力 破解深度贫困难题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本网记者   2017-07-28 10:14: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役。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若如期实现攻坚目标,则平均每年仍需减少贫困人口近1100万人,而脱贫攻坚面对的,更多的将是深度贫困地区。可以说,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也越大。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脱贫攻坚工作进入目前阶段,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度贫困问题。而银行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责无旁贷。

  可以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深度贫困地区国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如,对西藏和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地区专门出台了支持政策;对于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群众,大力度实施易地搬迁工程;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方式,在具备光热条件的地方实施光伏扶贫等等。而在这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成就的背后,都能看到来自银行机构给予的大力支持。

  一方面,根据国家金融政策要求和贫困地方的实际情况,银行业研究制定金融扶贫的专项政策、中长期规划及扶贫工作方案;不断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创新模式与产品,让金融服务渠道深入乡村。

  另一方面,银行业通过多方合作搭建银政、银担、银企等多样化平台,推动信贷投放培育和发展贫困县特色产业;通过扶贫贷款专项统计研发、建档立卡、信用体系建设、定点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不断提高扶贫的精准度。

  更重要的是,银行业通过开发金融产品、加大力度支持小微、创业、农户种植以及光伏、旅游等特色产业,有效地推动了金融可持续扶贫;并通过丰富担保增信体系、搭建电商平台、合作发放扶贫贴息贷款、设立扶贫基金等多种方式,降低了贫困地区融资难度及成本。

  特别是,针对深度贫困地区,银行业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的进一步加快,不断力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支持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从而促使脱贫成效更加精准。

  可以肯定,随着我国多元化的金融扶贫供给模式的构建,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将促进银行业更加有效地向深度贫困地区延伸金融服务,为破解深度贫困之难题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王雪雁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