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撑开“致富伞”!他带领村民拓宽增收路

2024-04-17 16:59:01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贾小亿

  海报新闻记者 贾小亿 日照报道

  谷雨前后,是菌菇收获的时节。在日照市岚山区卜家村的羊肚菌种植大棚内,张永芳顺着田埂,一手拿着小弯刀,一手扶着菌菇,小心翼翼地弯腰采收羊肚菌。在他身后的圆筐里,一朵朵羊肚菌个大肥美,在他身前的田垄上,长势喜人的羊肚菌挤挤挨挨,撑起一把把褐色的“致富伞”。

  “这些都是青岛的客户预订的,我们上午采下来,下午就能送到,晚上就能端上餐桌,保证新鲜!”张永芳看着满筐菌菇,满脸笑容。这些被誉为“百菌之王”“陆上海参”的羊肚菌,是卜家村致富路上的加速器。

  52岁的张永芳是土生土长的卜家村人,也是在村里种植羊肚菌的第一人。三年前,在外经商二十多年的张永芳,决定回到生养自己的岚山区卜家村。“我这个人很恋家,在外面久了,总想着还是要回到家乡来。”返乡的张永芳,看着村里种满小麦、红薯的田地,在田间弯腰耕种施肥的邻里,决定做些什么,让村民能轻快一些,腰包鼓一些。

  “小麦、红薯这些传统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再除掉人工、种子、化肥的费用,剩不下几个钱。我们村里的青壮年又大多在外面打工,老年人耕种不容易,也挣不到多少。”当选村委会主任的张永芳,凭借二十多年在外闯荡的经验、人脉,多方考察后,决定在村里建起大棚,种植羊肚菌。

  建一个大棚,最少需花费三四万元,一次性投入较大。如果遇上行情不好,销路打不开,将面临入不敷出的局面。“不能让乡亲们担这个风险!”张永芳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从我开始,如果亏了,算我自己的,如果能打开局面,我再带着村里的老少爷们共同增收!”

  2023年,张永芳在村里流转了30亩土地,用于建羊肚菌种植大棚。有了土地,从哪里进苗,如何种苗,便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张永芳多方咨询,与山东农业大学建立联系,获得了高校的技术扶持。山东农业大学向张永芳提供羊肚菌菌种、营养包和栽培技术,在专家指导下,2023年10月,张永芳试种4亩土地,建起了5个种植大棚,雇佣村民在大棚工作,羊肚菌,从此在卜家村扎下了根。

  试种过程中,张永芳不断摸索观察羊肚菌的生长习性,调节种植大棚内的光度、温度、湿度与透气性,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朵朵羊肚菌在村民们的悉心养护下,铆足了劲儿,撑起棕褐色的菌盖,渐显蓬勃之态。

  半年的精心培植,卜家村的羊肚菌在今春迎来了第一个“采收季”。“我们估算了一下,亩产在1000斤左右,产值能达到二十多万元,能够回收大棚的前期投入成本!”张永芳和村民们提着篮子在大棚中忙碌,采摘成熟的菌子,四溢的菌香也将丰收的喜悦传播开。“这是个好消息!我们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信心也更强了!”

  采摘过程中,张永芳的电话也没有停下。进入采收季,各地的订购电话纷至沓来,不少客户也对烘干羊肚菌表现出兴趣,这让张永芳拓宽了思路。“烘干后再进行分拣、包装,可以实现线上线下一起销售,不仅能增销路增收入,还能带动大家发展电商灵活就业。”张永芳迅速采购了烘干设备,“烘干之后进行分拣、包装,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实现从原产地到市民餐桌的无缝衔接,也带动村民的家门口灵活就业。”

  再有十多天,羊肚菌便能采摘完成,张永芳已经开始做蚂蚱养殖的前期准备。“接下来就是养蚂蚱的时间了。”张永芳笑着指了指几个白色泡沫箱,数百上千只灰褐色的小蚂蚱在那里“跳舞”。“蚂蚱养殖周期短,一年能出三茬,经济价值也比较高。”收完羊肚菌,接档蚂蚱养殖,到10月再开始种菌,大棚便能实现无缝复合型种植养殖模式,一年到头红红火火。

  耕作之余,张永芳也会将大棚里的种植过程拍下来,发布到抖音上。“从春分开始就有网友问我什么时候能吃上,我说这里靠海,春天来得晚,一定要耐心等待。”行走在大棚里,张永芳步伐虽快,但耐心十足,等待一朵朵羊肚菌,结出让村民致富,让乡村振兴的硕果。

  注:本文素材由安佰明、卜凡文提供

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张丽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