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村志 | ⑦朱曹:600多年历史古村落走上振兴路

2023-07-19 22:45:31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牟怡晓

编者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家乡的山水草木、人文地理、村闾小巷、乡俗民情记忆深刻,终生难忘。日照有无数名人志士从乡村走出,有无数乡间故事值得珍藏。为此,大众网日照推出《日照村志》系列报道,发掘地方乡土历史文化,展现美丽乡村当代风貌,以达存史、资政、育人之目的。

海报新闻记者 林玉花 牟怡晓 山昊 日照报道

  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绣针河北侧,距镇驻地东6公里处,有个干净整洁的古村落,名叫大朱曹村(现分为大朱曹一村、大朱曹二村)。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这个村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变迁?带着疑问,海报新闻记者来此寻找答案。

  “大朱曹村是明朝洪武年间建立的,那时因为姓朱的来得早,姓曹的来得晚,所以取名大朱曹村。”大朱曹一村73岁的赵加元老人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后来牟、赵、苏、崔等姓氏也都来此定居,村里的人口也越来越多。1948年,大朱曹村分成两个村,大朱曹一村和大朱曹二村。

  “我们村现在发展得不错,过去村里都是土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下雨天更难走。后来修了水泥路,现在清一色的都是沥青路,路两侧还进行了绿化,以前的草屋也都变成了新瓦房。”说起村里的变化,赵加元老人侃侃而谈,如今这里交通便利,南临绣针河大道,北靠518国道,鲁班大道横穿村庄而过,交通方便了,村民的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相传,一赶考青年走到绣针河,看见一位老太太在磨铁棍,好奇地问她在磨什么。老太太说,她在磨绣花针。青年问那什么时候能磨成?老太太说,只要功夫到了,功到自然成。青年受到启发去赶考,果然进了状元。赵加元老人说:“虽然绣针河这个传说无据可考,当不得真,但这种‘功到自然成’的精神对村民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据《中共日照市岚山区历史大事记》记载,1922年,设朱曹公立高等小学和安东卫两等(初等、高等)小学。

  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无疑对当地人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大朱曹一村也确实出现了很多值得称道的人物。“村里的民兵队长赵为焕,陈毅部下来到这个地方后,他参了军。还有在机枪排当排长的张纪群,与鬼子交战过程中,活捉了一个鬼子……”赵加元老人细数着村里的能人。他说:“受老辈人的鼓舞,后来村里很多人都参军入伍了,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有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如今青年人也都积极参军入伍,为国家作贡献。”

  正是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才有了村里现在的美好生活。据了解,大朱曹一村靠着绣针河良好的水源条件,曾以种植粮食为主要经济来源,当时粮食亩产达千斤。改革开放后,村里开始建大棚种黄瓜,20年来,村民通过种黄瓜,也种出了好“钱”景。而近年来,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了木材产业,这不仅为有发展头脑的村民提供在家门口创业实践的平台,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而与大朱曹一村紧邻的大朱曹二村同样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阔步前行。“我们村以前是比较出名的,还属于临沂地区的时候,我们村老支部书记是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劳模,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段光辉的岁月。”大朱曹二村党支部书记窦大伟告诉记者,近几年,借着乡村振兴一盘棋,大朱曹二村与大朱曹一村采用合作社的模式联合成立了一个木材产业公司,联合开发大朱曹一村木材产业园。开发完之后,能给每个村带来比较可观的收入。未来,还将采取村企合作的模式,走出一条“一村一品”的产业路径,带领村民走上一条光明大道。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还了解到,目前碑廓镇有四个村以“朱曹”命名,大朱曹一村、大朱曹二村、二朱曹村和三朱曹村。二朱曹村位于绣针河南侧,原名左家宅子,建于元朝。元末明初,战争频繁,瘟疫流行,人所剩无几。明洪武年间,崔氏、于氏迁此定居,随河北岸朱曹村定名。三朱曹村于明洪武年间建村,原名李家潭崖。嘉靖年间,秦氏一支从朱曹迁来,其东边建村,定名三朱曹村,沿用至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林玉花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