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的好日子 | ①从“三无”村到“新画卷”,小槐树村真的变了!

2023-06-09 07:56:30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付三义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日照,希望的田野生机无限,广阔的乡村大有可为。村庄年年都有新变化。村子美了、富了,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为农村发展种下希望。即日起,大众网日照推出《咱村的好日子》系列报道,以小故事诉说大成就,以小细节折射大变化,记录下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的喜悦之情。

  海报新闻记者 侯彦平 路镓宁 徐一丹 丁怡欣 日照报道

  土地平整,屋舍俨然,石板巷道干净整洁,小路旁整齐的小花坛里,月季、玉兰散发着阵阵清香,雪白的梨花怒放,映衬着粉色的晚樱,宛若课本中的世外桃源。4月19日,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位于五莲县叩官镇的小槐树村时,就看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新画卷。

小槐树村的整体航拍图

小槐树村的壁画

  第一书记+“能人书记”,联合吹响蝶变号角

  小槐树村位于盘龙河畔、睡虎山侧,村子依岭面水,现有村民64户,180口人。全村耕地面积590亩,林地面积500余亩,党员26名,特色农作物有丰水梨、南水梨、红国光苹果、蜜薯、果桑、甜瓜等。

  现在的小槐树村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但是在2018年以前,它还是个无集体经济、无产业、无人才的“三无村”。直到日照市科技局‘第一书记’孙清昱的到来,加上村里的“能人书记”刘中新的上任,才真正吹响了小槐树村蝶变的号角。

  一方面,他们开始大刀阔斧整治村庄面貌。“当时村里养猪污染严重,臭气熏天,甚至鸡都是散养的,村民们没有(环保)概念,我就带头不养猪了,把猪圈都推倒了!”刘中新告诉记者,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他唯有事事带头才能服人。除了禁养,他还将村里破烂的墙面进行了拆除重建,建立了村民环境卫生奖罚制度,实行村民环境卫生奖励基金倒扣,大力倡导人人捡拾垃圾的良好习惯。

  刘中新说:“村民们看到整洁的环境后慢慢理解了,会非常自觉地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村里干净整洁,大家心里看着都舒服!” 整治提升后,小槐树村生动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美丽乡村。

  另一方面,如何带动集体经济发展,是孙清昱和刘中新的重中之重。面对无产业、无积累、人才少的短板,刘中新率先发挥了“种植能手”火车头作用,自己垫资10多万元为村里建了三个水果大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叩官镇龙溪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村里即将被翻新改建的大棚

  不断突破提升,带领村民过好日子

  “俺家里入了10来亩土地的股,地不用自己种了,没事来合作社干活,还能再挣一份……”正在梨园锄地的村民林桂香,提到村里的合作社后,乐得合不拢嘴。

  据介绍,成立了合作社后,村民可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按照每亩地200元至600元不等的价格支付给村民,年底还能领导合作社收益的分红;有果园的村民也可以用果树入股,按照每棵树20元的价格拿到费用后,同样能够享受年底分红。“我们在签合同的时候是第一时间支付包地钱的,村民可以说是‘旱涝保收’的。”另一方面,闲下来有精力的村民可以为村里的合作社打工,额外再赚取收益。

  一开始,合作社以种植西瓜、甜瓜等经济作物为主,但是这类作物并非“稀罕物”,相对市场价格提不上去。为此,刘中新开始学习摸索种植其他“更值钱”的农作物。“我们村出了一个大能人,是中科院博士刘金铜,他给我们提供很多高档水果的种植方法与包装品牌……”刘中新说,在刘博士的帮助下,他们还去潍坊等城市进行了学习,并且引进了蜜薯和玉玲珑西红柿等品种,提升了作物的“含金量”。另外,村里还将培育的蜜薯苗卖给其他村庄种植,蜜薯丰收时再全部回购,为此,村里还建设了可容纳100吨蜜薯的仓储地窖,用于蜜薯的“错峰销售”……

  就这样,随着水果种植技术、经验的提升和产品品质的提高,小槐树村的集体经济超过十万元。

村民在合作社的果园里“打工”

  不断进取提升,争做和美乡村“先行村”

  村里“小富”以后,党支部并未就此止步。据刘中新介绍,村里这几年还种植了10来亩的桑葚,因为品质好、无公害、特别甜,每年都被水果收购商抢购一空。另外,村里最初建设的大棚比较简陋,跟不上专业大棚的水平,所以他们准备逐步将村里的大棚进行翻新建设,全部建成高标准的冬暖大棚。

  “今年我们获得了水利部门300万元的水库移民项目奖励资金,能建6—7个大棚。”刘中新站在办公室外,充满信心地望着整个小槐树村。“我们得先富起来,再强起来!”

  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在小槐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东墙,挂着一整面的村民公约。“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在‘第一书记’孙清昱的带领下,召开了村民大会,集体决定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的方式塑造现代乡村文明新气象。”据介绍,目前村民都能自觉按照村民公约约束自己,家庭和睦,邻里互助,人人良善,村风也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的风这样遍吹大地

  记者采访中,刘中新和村民们反复提到了他们村派驻的“第一书记”孙清昱。据他们介绍,村里真正发生嬗变的原因,就是因为市里为他们派驻了这位“吃住在村、带头干活”的实在书记。孙清昱的派驻,为他们带去了新的思想、新的思路,更带去想去改变的意愿和希望。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无数“孙清昱”扎根基层乡村,带着党的好政策、好思路,就像是一阵阵春风,唤醒了大地,催开了花蕾。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乡村的振兴要从哪里开始?也许就从这样的春风开始。沐浴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小槐树村”蜕变、绽放,盛开在和美乡村的土地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付三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