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连载|第六章:把祖宗留下的宝贝看好
来源:大众网 2015-07-31 08:39:00
第六章
把祖宗留下的宝贝看好——小城镇要注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文化在哪里?乡愁是什么?
文化承载于名称、物品、视觉、味觉、听觉之中,乡愁亦在其中。
乡愁升华了,就是对民族的情感,对国家的情感。一个人对故乡没有感情,就很难说对自己的民族有感情,更难说对自己的国家有感情。爱家,爱乡,爱国,三个层次上的情感一脉相承,一路升华。
在全球化、现代化社会里,在异国他乡漂泊的人越来越多,而对故乡的认同感、归属感逐渐淡漠。因此,小城镇建设要保留文化脉络,要有历史,有记忆,能看到过去,能延续民族感情,能传承传统文化。
一口老井,一颗古树,一盘老碾,一座小桥,一弯汪塘,一丛芦荡,一曲溪流,一家老作坊、老店铺,一幢老房子,一声小巷里的叫卖,一片蛙鸣蝉唱,一个老名称,一段故事传说,一个文化标志符号,一个祖辈流传的古老仪式,都流淌着绵绵不断的文化信息,都会引起人们对故乡的思恋念想。
这些,都是珍贵的祖业!
▲ 这些数百年的老树,最能牵动人们的情感,搞规划建设的时候,要尽量绕开它们,不要轻易动杀伐!尽量不要让历史在推土机下湮没!
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要尽量保留原有的名称,保留有代表性的物品,保留有代表性的风貌,如老建筑、老街道、老作坊、老树、老井等,尽量在视觉、听觉、味觉等感觉上引起人们的念想,牵动人的情思。人们在思恋念想中,完成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完成了对故乡的认同、归属,像风筝一样,无论飞多高,总有一丝情感牵连着放飞点。
小城镇要为传统文化提供生存、延续的空间。
传统文化是在传统的空间里诞生、展示、延续、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建筑为主体的传统空间,是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温床和载体。离开了传统空间,传统文化难以存活、延续。
挂匾额,是传统文化展示的方式之一。在过去传统的房舍里,有条件的人家总是要选一块好木料,请个书法高手写几个字,挂在门楣之上或者正堂之上,这几个字,或表现家族的治家理念,或表现家族的历史荣耀,或表现家族的核心价值观,譬如,“敬业堂”、“种德堂”、“德寿堂”、“懋德堂”,或者“名登天阙”、“善以修身”、“厚德兴家”、“贤劳否著”、“慈闱寿祉”、“仪型足式”等等,这些匾额,大多数将敬业、道德、慈善、形象、功名等传统价值观标榜出来,悬于厅堂之上,示以眉睫之前。
在正堂上,除了挂匾额,一般还要挂一幅中堂画,配一副对联,还有的在门框、门楹(堂屋前的柱子)、廊柱、影壁、门楼、牌坊等物体上也都题有对联,譬如——
忠厚传家,诗书继世。
种德收福,乐善永年。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人或与兰同化,水以在山为清。
岁冷松竹皆有节,春暄桃李本无言。
水能淡性是我友,竹解虚心为吾师。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瓶花落砚香归字,风竹敲窗韵入琴。
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这些悬挂于中堂上的文字以及画面,要么表现主人的高雅情趣,要么表现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么表现治家、治学、为人、处世的理念,大多数是正面抒怀、训示、劝诫、引导,释放正能量,是人生的座右铭、航标灯、罗盘针,无论对当代还是对子孙后代,都是一种持久的启示、诫勉、引导、鼓舞、激励。
即使是普通百姓,房子虽然破旧,刻不起匾额,镌不起楣楹,但是在过年的时候,也要通过春联体现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展现做人处事、安身立命的哲学。
大门对联写有“德门庆厚福,仁里乐长春”,展示了宅主高尚的价值追求。寒门虽陋,仍将“仁德”当头,不禁使人想起刘禹锡《陋室铭》里的名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出入此门,“仁德”铭醒,意向横生,光彩闪耀,春风盈门,宅主心中自会时常吟哦“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插图: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庄氏家园之“敬业堂”
插图:这样的街道、这样的庭院,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
插图: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在湖南大学校园里,坐落着著名的千年书院——岳麓书院,在岳麓书院大门上方,悬挂着宋真宗题写的“岳麓书院”御匾,两侧挂有清代山长袁名曜和学生共撰的著名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二门又有清代山长罗典撰写的名联:“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这两幅对联,黄钟大吕,天地回应,江山激荡,振聋发聩,喷射着湖南知识分子自命不凡、比肩圣贤的雄豪之气。这股雄豪之气,正是书院里延续百代、弥漫千年的儒学文化氛围凝练、沉淀的结晶,像一缸陈年老酒,愈久弥香,熏染出湖南学子的使命感、责任感。小小书院,是锻造高远、伟大灵魂的熔炉,千百年来,在岳麓书院的礼门义路上,走过了无数勇于担当、忧国忧民、兼济天下、心雄志远的优秀学子,俊杰如星,群英竞放,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有王夫之、魏源、左宗棠、陶澍、胡林翼、曾国藩、谭嗣同、梁启超、郭嵩焘、陈天华、宋教仁、黄兴、熊希龄、蔡锷、杨昌济、程潜以及毛泽东、蔡和森等一大批风云人物。书院文脉注入他们的灵魂,激发了他们身上的万钧雷霆,在中国历史上呼风唤雨,翻江倒海,改天换地。至今,岳麓书院的每一块匾额、每一副对联,每一句箴言、训诫,每一片砖瓦木石,都浸染着浓浓的书院精神。在先贤脚印层层叠叠的路上走着,默念着这一幅幅豪情激越、意气飞扬的对联,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在眼前奔涌,灿若群星的俊杰身影在眼前闪现,这样的意境会对湖南大学的学子们产生多么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一扇扇木门,一幅幅门楣、门框、廊柱,一块块匾额,也就是说,这一块块木头,在大大小小的中国庭院里,在家堂之上、学堂之上、庙堂之上、朝堂之上,被高高悬起,占据了重要位置,享有崇高的地位。这一块块木头,洋溢着数千年书香!流淌着数千年文脉!孕育着千百万民族精英!将传统文化的作用放大到极致!反之,如果不给它们点缀、镶嵌的空间,不让它们占据这样的位置,何以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民俗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民俗里包涵着大量的传统文化。而大多数民俗也都依附在传统空间里。离开了传统空间,大量的民俗也难以存在、延续。民俗消失了,传统文化也随之慢慢地淡出中国的文化舞台。
“年”,是中国人最隆重最庄严的民俗,是文化承载量最厚重最丰富的的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集中展现的盛大节日,而这个节日,只有在传统的空间里,才会绽放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热烈饱满,生动活泼。
在整个年俗活动,实际上是一连串的祭拜、信仰仪式,而始终贯穿这些仪式的主线,是人们的神圣感、敬畏感、慈孝心、仁爱心等高尚的意识和情感。年俗,是一年一度的“大礼拜”(西方基督教徒一周做一次礼拜),人际关系得以调整,感情得以促进,道德准绳得以重新绷紧上弦,心灵受到检阅与洗礼。年俗,在传统文化活动中占据至高无上的位置。
民俗学家张士闪说:“当自然的时间进入到春节这样特殊的民俗情境中,人们的所感所想、一言一行就都具有了文化象征的意义。当人们约定俗成地、自觉不自觉地以忙年、过年的方式进入到春节特有的情境之中,诸多年俗一次次地在各地民众生活中反复实践,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神、人与祖先沟通交流的神圣时空得以构建,中华民族的神圣意识得以传递,神圣传统得以强化”。
当人们的精神开始滑落的时候,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最重要的年俗不是吃饺子、饮美酒、穿新衣、放鞭炮这些物质享受,而是精神需求的重构,是人与祖先、神灵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交流、调整,是文化凝聚力的发酵膨胀。这种精神需求通过过年期间高密度的一系列信仰仪式活动展现出来,对民众日常生活乃至整个乡土社会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们看一下构成“年”的具体内容,就会发现“年”存在的空间方位和空间要求。以下六个方面的年俗活动,构成了“年”文化的主体。
1、辞灶(也叫过小年)。辞别灶王,这是年俗文化的序曲,从腊月二十三这天开始,一切年俗便逐一展现出来。在每家锅台旁边的墙上,每年除夕贴对联的时候,贴一张灶王爷的年画,这张年画的两边是一幅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这幅家家必贴的对联,反映了善有善报的人心追求,要“言好事”,须先做好事,有好事可言;做了好事,才能“降吉祥”,得好报。积善得福,善有善报,是对人们的心理暗示和道德指引。作为“一家之主”的灶王爷,每年要上天汇报工作,反应这家人一年的道德表现,从老天爷那里领受对这一家人的奖惩。因此,各家各户都十分重视辞灶仪式,除了给灶王爷供饺子,烧纸烧香,还用糖块、柿饼、软枣、蜜枣、花生、苹果等香甜类的供品来供奉灶王爷,赢得他老人家的欢心,让他老人家吃得嘴甜甜的,到天上多多美言,然后带来老天爷的褒奖和赐福。这个民俗里,有对道德的敬畏,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这就是辞灶的文化价值所在。
辞灶的空间,在厨房的灶台上,需要一个平台,放置供品;在灶台旁,需要有块墙面,能够贴一张灶王画。但是,现在的楼房里,许多厨房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摆放供品,没有足够的墙面来贴灶王画。于是,许多人家不贴灶王画了,也不举行辞灶仪式了,只是随大流,人家过年咱过年,在腊月二十三日的晚上,包了饺子供自己吃,燃放一挂鞭炮了事,等于过了“小年”。还有的人家干脆不过“小年”,既不吃饺子,又不放鞭炮,成了“化外之民”。渐渐地,辞灶的仪式省略了,辞灶的文化意义消失了,辞灶仪式里的道德敬畏也就不再了。
在辞灶之后的日子里,农家开始忙年,做新衣服(现在兴买新衣服),蒸馒头、做花馍、做豆腐、做年糕、做发团、炸鸡炸鱼炸肉、买酒等。在这一系列物品中,都通过谐音表达对幸福的期盼、对未来的祝愿,豆腐——都有福、年糕——年年高、发团——发成团、鸡——年年大吉、鱼——年年有余、肉——年年富有、酒——富贵长久。面对着丰盛的物质,人们的良知和情感开始发酵,绝大多数人想到过年时节该孝敬父母了,该给父母以回报。那些出嫁的女儿,在外工作的人,不论远的近的,也纷纷回家看望父母,人伦亲情得以发挥。还有很多人把这种亲情延展开来,趁着节日走亲戚、访朋友,甚至还延展到孤寡穷困的人,送去温暖关爱,慈孝仁爱之心趁着节日的氛围在人间弥漫。过年,虽然是在天寒地冻的季节里,中国人的心里却是春风荡漾,暖意升腾。
2、贴对联,是最突出最鲜明的年文化标志。
对联的雏形是门神,是驱镇凶邪、祈愿吉祥的图腾,自从五代时期后蜀国主孟昶亲笔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开始,把这个祈愿吉祥、驱镇凶邪的图腾提炼、升华为精美的汉文字,对联已融入中华文化血脉。贴上大红色对联,焕然一新,家家户户贴对联,屋里屋外贴对联,院里院外贴对联,整个庭院,整个村庄,整个城乡,整个中国,完全映照在一片红彤彤的光彩中。“年”所具有的新亮、喜庆、红火、吉祥的氛围,主要通过大红色对联烘托出来。苍茫神州大地,亿万中华儿女,千万城乡村镇,过年了,谁家不贴新春联?这种隆重盛大的文化现象,这种浓蘸烈泼的文化色彩,不仅闪亮在中华大地上,而且映照四方,连朝鲜半岛、中南半岛等一些国家也跟着中国人一起过年,一起贴对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人王安石用最细致入微的眼光观察到新年第一天、第一缕光线、色彩的变化。这一变化是细微的,却又是喷薄的。昨天,对联刚刚贴上,还没有点儿湿,颜色没有那么新鲜,经过一天一夜的蒸发,到第二天早上干了,颜色恢复正红色,当新年的第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映照着每一扇门户上最新鲜最红火的对联,“千门万户曈曈日”,奇特壮美、光彩绚丽的新年景象闪现了!这是中国大地上万千城乡、万千门户几乎在同一时间(西部有时差,晚一些)闪现的独特景象!正因为他捕捉到这一细致的光线变幻,果断地将“千门万户”与“曈曈日”连在一起,描绘出一幅磅礴盛大、光晕色眩的恢宏画卷,创作出千古不朽“年诗”!
这是莒县的民间艺人,手举着“过门签”向游客展示。
▲贴在门、窗上楣上的“过门签”
而对联必须贴在门扇上、门框、门楣、房楹上,在沂蒙山区,还要在门楣上贴花花绿绿的“过门签”,五彩招展,煞是好看。但是,现代建筑的住宅都是单扇门,没法张贴布局对称的对联;现代建筑没有了宽阔的门框、门楣、房楹,对联也无所依附,只好贴一个“福”字了事。没有红彤彤的颜色,年也就失色了,乏味儿了。当中国人的年越来越不鲜亮、红火,越来越没有年味儿的时候,年就要慢慢地淡出中国人的生活,当年淡出中国人的生活的时候,中国人只能一窝蜂地扑向圣诞老人的怀抱,只能西化。
▲这些西式大门和不土不洋的大门上,没有贴对联的地方,只能在旁边贴个“福”字敷衍一下,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淡。
▲ 在这些建筑上,连个“福”字也不贴了,根本看不到过年的迹象。
3、灯笼,也是烘托过年喜庆氛围的重要手段,大门楼、影壁墙、门廊、房檐等都是挂灯笼的空间,在这些空间里,大红灯笼得以充分展现喜庆、红火、娇艳、亮丽的色彩,但是,在写字楼、公寓楼里,灯笼却无藏身之处。
▲ 这些公共场所,由于没有地方挂灯笼,只好借用树桩。
4、燃放鞭炮,是营造过年欢乐气氛的重要手段。最初,燃放鞭炮的由来也与鬼神相关,驱镇鬼魅,迎送神灵,都要用鞭炮。辞灶,用鞭炮欢送灶王爷上天,除夕早晨天不亮,就要在自家大门口两边门当旁边点染豆秸,燃放鞭炮,热烈欢迎灶王爷从天上归来,带来吉祥。迎接祖宗的灵魂回家过年,用鞭炮;欢送祖宗灵魂归去,也用鞭炮。文化在听觉中,当噼噼啵啵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的时候,年就来到了,听到这种声音,游子想家,乡愁油然而生,回家的步伐加快了;听到这种声音,年的忙碌,年的节奏,年的味道儿,年的期盼,一齐涌来。如果没有这种声音,悄无声息,一片喑哑,就不像年了。
插图:燃放鞭炮的杨柳青年画
5、请家堂,是敬缅祖先的重要方式。人不可忘祖,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之一。在过年这个盛大的节日里,与祖先共享丰裕、共享欢乐,是传承孝道的重要方式。在沂蒙山区,请家堂的方式如下:在除夕下午,太阳刚刚落山之际,本族的人一起到村口,向着祖先迁来的方向燃香、燃纸、磕头,然后喊着“请老爷老母回家过年啦!”一个上了年纪的族人用簸箕端着写有“列祖之位”的牌位,走在前面,大家跟在后面,来到本族一户房舍宽敞的人家,把牌位摆在正堂屋正面的八仙桌上,然后各人回家端一碗祭菜,放到桌上,供列宗列祖品享。在八仙桌正面的墙上,挂一幅画,叫做家堂祝子,上面画着深宅大院,华丽的高堂大屋,屋里正堂上坐着仪表堂堂的人物,那就是祖先的形象了。这所供奉祖先的堂屋,叫做家堂屋。家堂屋,是融合亲情、消解隔阂、促进团结的重要场所。即使本族的人,平日里也少不了磕碰,形成隔阂,久积在心,难生和谐,很需要一个溶解的机会和场合,而在喜庆的节日里,在本族的家堂屋里,本族兄弟爷们男女老少相聚,一起给祖先磕头,一起给祖先上供,一起为祖先守年夜,在说说笑笑中,叫一声大爷、叔叔,喊一声哥哥、弟弟,在暖融融的家庭氛围里,前嫌得以冰释。这样的活动,只有在这样的大院落里、大房间里才能够实现,如果大家都住到楼房里,就没有请家堂的空间了。
▲ 这是作者家中请家堂的场面。八仙桌上方挂着庄氏家族供奉的“家堂祝子”,过年的时候,桌子上摆满了族人送来的酒肴。在这幅画上方两位端坐的老者便是庄氏祖先的画像。在祖先画像两侧有两幅依稀可辨的对联,写着:“千秋立业文兼武,百代存心孝与忠”。训诫子孙努力学习文武,坚持忠孝存心,“家堂祝子”的教化功能赫然纸上。这幅对联既是祖宗躬身践行的座右铭,也是祖宗留下的家训。
6、敬天地诸神。按照鲁东南莒县的习俗,在院子的正北端,也就是堂屋前,家家都有一个石台,过年时,在台子上安上饭桌子,在桌子上摆上写有“天地三界之神位”的牌位,在牌位前,供上鸡鱼肉酒馍等,点燃香火、蜡烛,供奉天地人间诸神。五更时分,一家老少要忙活着煮饺子,向诸神敬饺子,上香,烧纸,燃放鞭炮,在家长的带领下,一起跪下给天地诸神磕头,表达敬意。
记得小时候,正月初一早晨,每家每户都要到河边、汪塘边、渠道边、打谷场、井台、碾台、磨台、菜园、麦田边烧纸钱,当时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把祭祀活动搞那么繁琐,现在想来,那些繁琐的活动是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然的感恩,河渠汪塘井给了人类提供了水源,滋润万物;田园给人类提供了布帛菽粟果蔬,打谷场、碾、磨等帮人类做成了可用的食物,天兴风布云,带来了雨露风霜;地承载万物,带来了五谷丰登,天地万物都滋养、帮助了人类,到了过年的时候,人类在幸福地享用丰稔之际,该知道感念天地之恩,答谢一下。人,知道衣食来自自然的恩赐,知道感恩,当然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不会随意破坏践踏自然。
而随着现代化、楼房化的推进,这一些仪式都无法举行,都将消失掉。当然,这些仪式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现代化社会里,有些将很难再延续下去,也只能消失掉。但是,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心不能消失掉,所以,小城镇建设要充分考虑传统仪式存在、延续的空间,为传统仪式提供展演之地。
有院子的传统生活空间,正好为这些仪式提供了存在、延续的空间。
其实,整个过年的过程,是人与天地众神交流的过程,是隆重庄严的祭祀盛典。许多人家在敬神祭祖的礼仪中,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细节,一丝不苟。在炸鸡、炸鱼、炸肉的时候,父母总是先把用于祭祀的食物留出来,然后才让儿女们吃一点,解解馋。传统道德,寄存于这些祖祖辈辈传承的礼仪之中,寄存于对天地诸神、祖宗灵魂的敬畏之中。人们为名为利、为财为物、为衣为食忙碌了一年,在追逐这些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容易触及道德底线,行为难免出轨,道德之弦松懈,一年到头,必须有一段时间让心灵静下来,稳一稳,再调调弦,紧紧螺丝,防止继续松懈、堕落。在敬神祭祖的过程中,人的心灵再次得到训诫、警示、提升。“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几千年来,人们因为惧怕冥冥之中的那双无处不在的眼睛,因为心存敬畏,才不敢恣意妄为;因为相信恶有恶报,才不敢坏事做绝;因为相信善有善报,才肯于积德行善,才会有天地良心、道德慈善畅行天下。曾经,我们把这些都当做封建迷信、牛鬼蛇神,一扫而光,全盘否定,带来的后果是人们心无敬畏,不怕天,不怕地,不怕鬼神,不怕祖宗,不惧一切,心性没有一丝约束,拜金主义、物欲主义、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泛滥,荣辱观、是非观颠倒,羞耻感丧尽,贪得无厌,心理扭曲,兽性暴露,恣意践踏传统道德,导致世风败坏,精神世界滑坡。
这让我想起村里的老碾。
村里有一盘老碾,从老祖宗立村时就有了。那时候立一盘碾,绝非易事,直径将近三米的巨大碾盘和直径一米的碾磙,从几十公里外的山里运到村里,靡费多少人力财力!几百年来,家家户户的粮食都要靠这盘老碾来碾压,它碾压成的齑粉,养活了一辈又一辈!人们感念它,敬畏它,把它当做神,所以过年的时候给它烧张纸钱,向它表达谢意、敬意。然而,机械化时代到来了,人们用不着它了,逐渐冷落它,不再把它当做神,过年的时候忘了给它烧纸,时间久了,它的神圣色彩褪去,开始有个别人打它的算盘,据为己有,把几十斤重的铁碾轴砸断,当废铁卖了,落入私囊;把碾磙、碾盘錾成碎块,当做自家磊墙的石料,为全村人劳碌了几百年的老碾从此消失。
过年,是中国人的文化脸谱。年,离开了传统空间,就会黯然失色。按照现代建筑的设计,这些建筑载体都没有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传统文化理念找不到地方题写、悬挂、张贴、铭刻,起不到耳染目濡的效果。所以,在现代空间里,在城市里,传统习俗越来越少了,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中国人的文化脸谱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西洋化了,特别是年轻人,都学会了染黄头发(只是眼珠儿不能染成蓝色的),学会了过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愚人节,学会了吃西餐、吃肯德基、吃披萨饼,却不会包饺子、不会包粽子、不会做年糕,中国人越来越像西洋人了。
因为年俗中拥有烧香、烧纸、敬神等行为,人们很容易把年俗当成封建迷信,加以鄙视、批判、抛弃。如果把传统习俗一概当成封建迷信,很容易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试想,如果把传统习俗消除掉,像“文革”时期所强迫推行的所谓“过革命化春节”,“年”还是“年”吗?继承、弘扬传统文化,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极左”思想的障碍,用理性的辩证的扬弃的眼光对待、认识、了解传统习俗。这些传统习俗,是行为化、生活化、形象化、仪式化的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主要是由儒、道、释三家构成,儒、道、释三家文化经过长期融合、积淀,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指引人们日常行为的文化准则,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化了、固定化了、程式化了,就成了习俗。没有儒、道、释,也就没有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应当把这三家文化的精华同封建糟粕区别开来,引导群众向正确地认识、理解儒道释,正确地运用儒道释,用儒道释的精华来引导好自己的人生,正确地认识、处理好三层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即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身与自心的关系,从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在匆匆忙忙的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要增强“保护意识”,对一些破、旧、丑的东西要做适当的保留、保护。
破、旧、丑的东西,也是历史,也印记、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痕迹,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
“文革”给中国人留下的记忆是惨痛的,但是,它毕竟是一段历史,应当让后人看到它的历史身影。在许多地方还残存着“文革”遗存,尽管它很丑陋,也要让后人知道它有多么丑陋。只有正视丑陋,才能鄙夷丑陋,批判丑陋,远离丑陋。只有记得“文革”,才能避免重蹈“文革”覆辙。
大地震,给人的记忆是惨痛的,但是,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的废墟都保留了部分,供人们凭吊、纪念、反思。目睹到了大地震的废墟,会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更加懂得人与人应该互相关爱。
当丑成为历史的时候,就具有了美学价值。
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自然遗存,如村落、街道、建筑、物品、生产工艺、自然风貌(老树、老河道、老汪塘等)都要保留、保护一部分,使文化基因能够衔接起来,不能盲目大拆大建,把旧的破的丑的全部消灭掉。
价值观的传播是有规律性的。人类对事物的认识首先要从感性认识开始,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一个必然的感知过程,因此,具象化、图腾化便成为价值观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古代,在人们的文化水平、思想水平低下的客观环境里,如果把价值观仅仅概括为抽象的文字,提炼成抽象的标语口号、名人语录,则难以让普通民众认知、接受,而生动的具象、图腾,则能够创造出一个浓厚的心理引导氛围,形成强烈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具象、图腾的背后,是生活的理念,是社会的价值观,这就是各家宗教在传播中为什么一定要制作神像的原因。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借助于对创始人及其圣徒的神化来达到对宗教理念的认识、传播、接受,比如,佛像凝结了佛教大慈大悲的情怀、看开放下的智慧,道教塑像凝结了清静无为、看淡名利、敬畏天地的理念。当许多人跪拜在这些神像面前时,产生了敬畏,抛弃了恶念,升腾了慈善。在古代,中国各个大城市里都建有文庙,里面有孔子塑像。人们都知道,孔子不是神,就是一位老师,他的学生以及后世的人们,都没有把他神化,然而,人们还是要拜孔子,既敬香又叩首。拜孔子,实际上体现了人们崇文重教、尚学励志的价值观。与此同时,几乎所有县城及其以上的城市里,也都建有文昌阁,里面供奉着文昌帝君——张亚子。张亚子本是晋代人,后来被道教神化,被历代统治者加封,变成了掌管文运的文昌神。到文昌阁拜文昌帝君,跟拜孔子一样,体现了相同的价值追求。
余秋雨先生在《笔墨历史》里写到小时候家乡人对文字的崇拜:“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在石炉里,农民把捡到字纸片焚掉”。“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作者的家乡,过去也有这样的习俗,老一辈人告诫孩子:不准把字纸坐在屁股底下、踩在脚底下。
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字纸是圣人之物,视同神灵,如果践踏字纸,就是亵渎神灵。用今天的眼光看,字纸就是文化符号,践踏字纸,就是亵渎文化。
这反映了人们对文化的崇拜、敬畏。
关羽,本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一位武将,却有着三个级别的尊称——关公、关老爷、关帝。首先,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戏剧化,上升为一个忠勇笃信、大仁大义的人物形象,后来又被民间和历代统治者进一步推崇、神化,封为关帝,故各地出现了一些关帝庙,将他供奉起来。在一些经商者家中或店铺里,都供奉着关帝塑像,关帝被推崇为武财神。为什么关帝会成为财神?关帝与财富有什么关系?我想,关帝塑像是一个文化符号,在这个符号里,凝结着关羽做人处事的准则,也就是他的价值观。他的价值观里,包含着重视友情、崇尚信义、践行诺言、大仁大义的内涵。做生意的人,必须讲究仁义,不能发不义之财;必须珍惜信约,一诺千金,不能言而无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广结四海宾朋,融通天下财路,否则,没人敢与之交往,久之,就把自己的门堵上了,把自己的路封死了,财源枯竭,生意衰败。经商的人拜关帝,既是表达求财的愿望,又是接受信义教育。同样,在今天,我们为了弘扬雷锋精神,也在全国各地树立雷锋同志的塑像。人们看到雷锋的塑像,自然而然地想到雷锋同志助人为乐、奉献自我的高尚情怀。这尊塑像,有着强烈的心理引导作用和精神激励作用,像一盏航标灯,指引着人生之舟的航海线。所以,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不能把一些承载传统价值观的载体都当做封建迷信一扫而光,该保留的一定要保留。
插图:武财神关帝像
▲ 绩溪县龙川村胡氏祠堂。这里面传承了祖先无数的故事、业绩和荣耀,积淀了祖祖辈辈深厚的治家格言、治学训诫、做人规范、做事准则,多为修身齐家、奋进向上、崇尚功业、追求荣耀的理念,储存了大量的正能量,对后人形成有效的训诫、导向和激励。当后人聆听了祖先的故事,瞻仰了祖先的功业,领略了祖先的荣耀,会产生强烈的仰慕感,而这种仰慕感会形成催人奋进的持久动力,鼓舞一代代人向上、向善、向美迈进。
相关链接:
责任编辑: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