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日照新闻

《记住乡愁》连载|第四章:乡土的就是有特色的

来源:大众网   作者:庄乾坤   2015-07-29 10:02:00

——建设有文化特色的小城镇,需要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恢复、汇集、概括、提炼、创新。

乡土的,就是有特色的。小城镇的文化特色之“特”,在于当地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利用自身的乡土文化资源。

乡土特色的文化资源在哪里?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脚下和日常生活中,就在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食而不觉、用而不知的习以为常中,就在以下几个方面——

已经消失的和即将消失的,便是珍贵的;

散落的,细碎的,最不起眼的,提纲挈领,整理出来,便是点亮眼球的;

曾经被我们自己鄙视的抛弃的,放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却成了有价值的;

尘埋已久的,挖掘出来,擦去泥土,便是新鲜的;

熟视无睹的,习以为常的,经过强化、提升,便是令人惊叹的;

别人虽然也有,我抢先一步,先声夺人,做出名气,做成规模,便是让人震撼的。

乡土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土壤和源泉,在千千万万、形形色色的乡土文化厚重的土壤里,孕育出整个民族的文化。曾几何时,乡土的,因为土,被鄙视,被排斥,被抛弃,乡土文化在广袤的乡土中国,气息殆尽。当自卑自惭自菲自毁的习气蔓延的时候,当西方风潮席卷而来,冲撞、毁坏着中华民族传统价值体系的时候,我们要重新认识乡土文化的重要价值,要像抢救濒危的动植物国宝一样,抢救仅存的乡土文化。

1、能恢复的要尽量恢复。这里不是倡导大兴复古之风的意思。恢复,是有特定条件的,必须是原来曾经有过东西才可以恢复,有文脉可以接续,这是前提。好多地方的古迹刚刚消失,或被毁坏的时间不久,人们对一些古迹还记忆犹新,时常被提及,一些古文脉还在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人们期望再看到它们。在这种前提下恢复古建筑,是有价值的,能把文脉延续下来。比如台儿庄古城,在1938年台儿庄大战的炮火中刚刚毁灭,一些遗迹还能够看到,甚至还残存着一些零星的古建筑,历史、文学作品中常常提及,影视中屡屡再现,台儿庄古城的形象、故事还常常萦绕在人们心头,这样的古迹,值得恢复。

恢复,要精致,要保持原貌,修旧如旧,不可粗制滥造。精雕细刻,才成为精品,精品就是文化产品,就有审美价值、传承价值。而粗制滥造的复古建筑,则是建筑垃圾,遭人唾弃。需要恢复的,不仅仅是建筑物,一些有特色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传统产品,以及有些自然景观,也要进行挖掘、整理,能恢复的要尽量恢复。在这方面,台儿庄古城重建和古城文化重建的经验值得借鉴。

DED9FA891EE142D89E864BB8B22BD369

▲ 在旧址上恢复起来的台儿庄酿酒作坊。玻璃覆盖的地方是古窖池。

台儿庄古城,为全国的恢复性古典建筑创造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它恢复的不只是那些砖头、石头、木头,还复活了那些消失的文化,而最重要的,是在建设古城的过程中,一种久违的心气在回归,这种心气是由决策者的良知、责任、品性构成的。这才是最重要的文化,是引领社会风尚的灵魂。这种心气宛如地平线上绚丽的曙光,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2、将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汇集起来,进行集中保护、展现。

在现代化、全球化冲击下,一些散落、留存于民间的文化,包括民俗、民间手工艺、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生活生产工具等已经消失,有些正在走向消失。小城镇可立足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进行汇集、恢复,进行展览、展演,甚至进行市场化开发、利用。

恢复、汇集民间文化,开发、利用民间文化,要善于策划、设计,要么在“全”字上下功夫,要么在“专”字上下功夫。

所谓“全”,就是着眼建设民间文化镇,将本地的民间文化全部收集起来,打造民间大全。“大全”,顾名思义,一定要突出“多”、“大”、“全”,让人如观民间文化之海,浩瀚无边,望洋兴叹。以鲁中南地区为例——

地方习俗类:婚嫁习俗、春节习俗、元宵节习俗、二月二习俗、端午节习俗、六月六习俗、清明节习俗、七夕节习俗、中秋节习俗、重阳节习俗、山会、庙会、花灯会等。

手工艺类:铁艺、陶艺、泥塑、彩绘、扎彩、手工刺绣、古典家具、草柳绳编(编篮子、编篓子、编席子、编箢子、织蓑衣、编簸箕、编中国结)、纺线、刷布、织布、酿酒、酿醋、发酵酱菜等传统工艺。

特色饮食类:肉食类——烧鸡、烧肉、火腿、香肠、德州扒鸡、莒县大锅全羊汤、潍坊朝天锅;面食类——沂蒙煎饼、周村烧饼、招贤烧饼、莒州炸翻花、莒州炕饼、潍坊火烧、临沂糁(音sa)等;海鲜类——日照乌鱼蛋汤、西施舌汤、金钩虾米、虾酱、虾皮、杂鱼一锅炖、鲈鱼汤、辣炒花蛤、海馇子面、仔乌炖豆腐、沙根子粉等沿海各种鱼类、藻类特色小吃等。

地方戏曲类:周姑戏、茂腔、鲁南大鼓书、渔鼓书、瞎汉调、五音戏、民间小调等。

工艺美术类:绘画、剪纸、泥塑、面塑、石雕、玉雕、木刻、布艺、农民画等。

传统体育类:各类武术、骑马、射箭、摔跤、碰拐、荡秋千、跳绳、跳方、打瓦、打陀螺等。

传统医术类:刮痧、拔火罐、按摩、针灸以及各种中草药偏方。

传统农具类:木轮车,马车、驴车、锨,耩、耧、犁、耙、锄、镢、镰,升、斗、斛、秤、臼、磨、碾,瓮,杈、耙、扫帚、扬场锨、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袢;织布机、纺线车,苫子、褶子、手炉、木桶,驴棚、马厩

民间文学类:各类故事、传说、神话、笑话、歌谣、童谣等。

所谓“专”,就是建设专业化的民间文化镇,瞄准某一类民间文化,力求做精、做美、做强,做出影响,全国闻名,世界闻名。比如,中国结专业镇、木雕专业镇、石雕专业镇、铁艺专业镇、提琴专业镇、二胡专业镇、鼓专业镇、香包专业镇、鼻烟壶专业镇、工笔画专业镇、年画专业镇、油画专业镇、紫砂专业镇、瓷器专业镇、砚台专业镇、毛笔专业镇、婚俗文化专业镇、婚纱摄影专业镇、影视拍摄专业镇、烧鸡专业镇、烤肉专业镇、酿酒专业镇等。“专”字的生命力不在于多,不在于大,而在于“精”、“美”、“高”,在于精湛的艺术含量或高超的技术含量,粗制滥造的东西没有生命力,饱蘸心血、凝聚智慧、精雕细刻的东西才能流传久远,成为文化遗产。

3、恢复地方特色文化,并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而是要对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概括、提炼,大胆创新,不断发展,使之适应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和市场的需要。

有些地方,文化底蕴并不深厚,甚至没有多少文化遗存,因而没有东西可恢复,无法做到“修旧”,也就不必刻意去造假古董,应当立足地方风俗、风尚和生产、生活习惯,在汲取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一是要提炼、创新建筑风格。有些古式建筑在空间结构上并不适合现代人类生产、生活需要,完全复古,往往不实用,不受居民欢迎。如,汶川地震后,汶川县城北部,按照古羌居结构模式重建了一批羌族民居,但是,羌族居民认为到了现代社会,应当享受现代生活方式,追求新的空间结构,不愿入住旧式民居,那片民居只好闲置在那里。因此,提炼、创新文化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现代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设计现代民居的功能,同时提炼当地文化元素,使小城镇的民居既具有现代居住功能,又体现传统文化风格,二者兼备,是小城镇建筑特色的创新。

苏州新博物馆是一个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的著名案例。文物保护,需要大量的现代技术,博物馆建设,要具有现代功能,如果完全按照古民居模式来设计博物馆,肯定不符合博物馆的现代需要。而设计一座完全现代化模式的博物馆,则又不能充分体现江南的传统文化特色。因此,世界著名设计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新博物馆,就提炼了江南建筑粉墙黛瓦的元素,把江南建筑概括为简单的灰白两色和简洁的线条,来自传统又超出传统,在似是而非之间游走,但不失江南风韵。

JTH(CT2(]I][X}XDQ(BQ{W4

▲苏州新博物馆外景

C7F81D20DE544F75A63EA9B599E2F83A

▲一堵白墙,几块石头,勾勒出江南的远山近水,把江南园林的借景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JKX[%%I$HV5TRLUE9M5TVPQ

▲几丛竹子,更衬托出江南园林的风韵。其实,这是博物馆。

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王澍,提炼了中国南方民居的文化元素,然后进行大胆创新,设计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赢得了建筑学界的高度赞誉。

2F3DC16290E34F6C8FC29D86E097E5A4

4D600D0115DF496292251EE9BB766958

▲王澍的作品,看似木屋、石屋,其实是现代建筑。

古典的文化完全能够与现代的风格相结合,只要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令人惊艳的美。厦门大学的建筑借鉴了闽派建筑的风格,使厦大校园的建筑在全国各大学中独具一格。

9F26A44E2B6A4FF4A27ABC01AB52452D

▲厦门大学的教学楼,上面是完全闽南古典建筑的顶子,下面是西式古典建筑的主体,二者完全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AE4114360EC34B93909FF08D2F16C307

▲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借鉴了闽派建筑的大厝顶。

AE924631AB4C45D490D3CAE6649ADF4B

60530B6C81674C9CAC15B183BCD8F70D

▲俏丽的屋顶宛若龙凤起舞。

如果说大师们具有超常思维,其作品具有独创性,难以借鉴的话,那么一些新建小镇的做法可以供我们参考。如,上海郊区一处庄园小景。

9B4BDFB23E944037AAC98ACDC1B7D755

16ECF4659E834F979EBC5E6FA64AE8BB

ACD3792139804178A84502AE0069A0FD

它提炼了江南建筑的基本结构和色调,但不是简单的复原,而是赋予现代空间结构,使之更适合现代生活需要。当然,现代空间结构里,也需要以传统文化为装修格调,体现传统风韵,使之表里如一,让人通过空间上的感受,产生时间上的穿越,仿佛流连在历史的迷宫。

灾后重建的汶川县城以及一些灾区小镇,也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概括、提炼传统文化风格,并按照现代生活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的需要,在空间结构上进行创新,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61V)7ZUGX%4MQ{)0B7YK1TI

▲汶川县水磨古镇。风格是传统的,但不是老羌寨的结构模式。

BF3370A08D65447EB5FBC12E38B6CE35

▲羌族人曾经住在石头屋子里。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羌寨。白石装饰的花纹,是羌族的文化符号。

9B3E464B07AA4F85BFC97FAADED6F552

▲贴上一层不规则的碎石,展示了羌寨的沧桑、古朴的风貌。

F7F5273AA8184432A9546F5FEDBF5786

N(Z2V[H$0SZRZMDB[@FE8QQ

▲一层是生产经营店面,空间开阔。

`7(SGPZ8Y{``W4YX`9P`~P1

插图:墙头和窗户上的白石头,是羌族的文化崇拜物。外墙用石片、泥巴和文化符号装饰,充分体现羌族建筑风格,地域文化特色浓厚。

▲在空间结构上,与我们常见的现代建筑并无二致,但是,用白石头镶镶边,用深色石头片贴贴面,用褐色木框装饰一下窗户,羌族风格就跃然而出。

▲走街串巷的叫卖声,更增添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RYXYVZD@WM@GHN`N[Y}V{VT

▲曾经具有军事防守功能的碉楼,如今只具有文化标志作用

二是要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标志。

研究、确立小城镇的文化标志,设计文化图腾,建造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雕塑、文化墙、文化公园、主体建筑等,为居民提供文化崇拜的偶像、心理引导的标识、社会心态的指向,提高居民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荣耀感,增强地域文化的凝聚力、引导力,是塑造小城镇文化特色的重要内容。例如——

茶乡要有茶文化标志——西湖龙井村有老龙井和十八棵古茶树,武夷山有六棵大红袍茶树。

A~E[70X)AV%FKO6V`D%[FPX

插图

(@~]B~B$8OSO[1EYR3@X$2R

▲渔乡要有渔文化标志——龙王庙、天后宫、妈祖阁、祭海节

▲天后宫,是沿海渔业文化的重要标志。

菜乡要有菜文化标志——寿光市建设了蔬菜文化博览园

拥有古文化资源的城镇要有古文化标志——拥有龙山文化遗址的两城镇在路口塑造了大型红陶鬶。

拥有名人的城镇要有名人文化标志——孔子故里有孔子像。

名山、名水、名产、名人、名事、名传说都可以成为文化标志。

菏泽市的文化标志:牡丹花

罗马市的文化标志:狼

香港的文化标志:紫荆花

香港的旅游标志:飞龙

澳门的文化标志:盛世莲花

广州的文化标志:《五羊》雕塑

青岛的文化标志:《五月的风》雕塑(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一直用小青岛和栈桥回澜阁)

珠海市的文化标志:《珠海渔女》雕塑

丹麦哥本哈根市的文化标志:《美人鱼》雕塑

凤凰城的文化标志:《凤凰》雕塑

2963C4559CAE40D09A42C54E6BB60A7A

▲寿光菜博园——蔬菜产业成为文化标志。文化标志吸引了大批游客,又成为一大衍生产业。这个园子,又成为文化特色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生动例证。

寿光市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蔬菜种植业,成为全国最大的“菜园子。产业规模的形成,促发了产地批发市场的形成,且批发规模越来越大,流通能力越来越强,吸引了大量的外地蔬菜进入,成为买全国卖全国蔬菜交易中心,同时也成为蔬菜生产技术、生产模式、生产理念创新、研发、实践、推广和交易、传播的枢纽。蔬菜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渐渐地培育出独具特色的蔬菜产业文化。这种所谓的蔬菜产业文化,就是寿光人对蔬菜产业植入骨髓的深厚感情,是在蔬菜产业中一览众山小的高迈视角,是对蔬菜产业发展的领先思想和理念,是在蔬菜市场上纵横天下的胸怀和气度。在这种情怀的驱动下,他们敢为天下先,创办了全国闻名的蔬菜博览会,创办了全球独一无二的菜博园,把无形的产业文化情怀演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异彩纷呈的产业文化实景,把本来供人饕餮的味觉大餐变成供人欣赏、审美的视觉大餐。这个转换,其实很简单,只是脑子一转,思维一变,把农产品的用途转换了一下,把本来供人吃的东西,变成供人看的东西;把农产品存放的空间方位转换了一下,把本来送到厨房里、餐桌上的东西,送到了公园里变成景物,就成了文化产业,这就叫做创新。

62BC6BCAA1774A42BCB4149B90D5FFDA

▲人物成为文化标志——绍兴市用花岗石雕刻的鲁迅文化墙。

54D5F9CB05214D9888B5929C6A3B377F

A11FDD54EFFE4F60B0FC61830FA599BB

▲在布鲁塞尔,小尿童和他的故事成为文化标志。反过来,小尿童又拉动了巧克力制造业。尿童文化衍生产品——尿童型巧克力,又刺激了消费,为布鲁塞尔带来滚滚财源。

小城镇的文化标志应当全方位展示,街头上、墙面上、屋顶上、墙头上、窗户上、产品上、广告上、公共设施上,都应当成为小城镇文化标志展示的载体。

那么,小城镇该用什么作文化标志?用人物、建筑物、草木、花鸟鱼兽、山水景观等实物形象,还是用某种抽象的美术符号?

这些标志要体现什么样的文化理念?亲和善良?仁爱忠厚?诚实守信?乐善好施?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爱岗敬业?百折不挠?奋发向上?敢闯敢干?心雄志远?富贵平安?利民济世?……

确立小城镇的文化标志,应当先了解当地居民崇拜什么,喜欢什么,有哪些影响广泛、健康向上的故事传说,有什么可传承的优秀理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有什么事迹能够激励人、引导人、教育人,等等,把这些文化资源挖掘出来之后,集思广益,请专家和群众参与,研究、确立文化标志,取得广泛共识,被大多数居民喜闻乐见,愉快接受。文化标志一旦确立,要保持严肃性、持久性,一般不要变更,做到世代传承,永泽后人。

3、个别地方,也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移植、汇集、融合周边区域的文化,乃至外地、外国的文化,为我所用。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大杂烩,而是精心设计,独具匠心,使各种文化有机交汇,浑然天成。如——

台儿庄古城曾经是运河岸畔的重要商埠,是水陆交汇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突出,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客商,因而也就汇集了东西南北各种不同的文化。古城里既有鲁南建筑,又有徽派、晋派、闽派等建筑,还有道观、佛寺、清真寺、天主教堂、妈祖庙、土地庙各派宗教信仰风格的建筑,林林总总,形形色色,各美其美。

汶川县的水磨古镇汇集了羌藏汉各民族的文化。

FF8B1E8A133346489D95BE122AE46809

$JO{{BW1TN]F)~KPB9EXBJD

▲一边是羌寨民居,一边是飞檐斗拱的汉家风格的戏台;一边是藏传佛教的白塔,一边是徽派建筑的马头墙。街口是汉式牌坊,街里是藏家店铺。

在民间,一些收藏家收藏了大量的文化遗存,如,有人专门收藏酒瓶,有人专门收藏奇石,有人专门收藏书刊,有人专门收藏军用品,有人专门收藏收音机、钟表、灯具、自行车等工业产品,还有的收藏家专门收藏散落于各地的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但是,大多数收藏者没有展示、交易的平台,一般都是在家里堆放着,盈室充栋,占用日常生活空间,苦不堪言,迫切需要专门空间储存、摆放、展示以及交易。小城镇可以优惠的政策和细致周到的服务措施,吸引各地收藏家,把他们的收藏品集中到小城镇里展示、交易,打造收藏家之镇。这也是拿来主义。潍坊市的杨家埠,为建筑收藏家规划了一个徽派古建筑园,已有十几座原貌原料、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在那里安家,成为继杨家埠民俗村之后有一个必看的旅游景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婚庆产业正蓬勃兴起,年轻人在结婚前,要拍婚纱照,结婚时要搞隆重盛大的婚礼,结婚后要旅游度蜜月,结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要庆祝金婚银婚钻石婚,一对夫妻的婚庆活动是若干次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小城镇可以围绕婚庆活动全方位开发婚庆文化,拓展外延,深挖内涵,打造有特色的“婚庆文化专业镇”。“婚庆文化专业镇”的建筑要汇集各种文化、各个历史时期的风格,有穿越历史及未来的想象,有梦幻色彩、童话色彩、浪漫色彩,让小城镇本身就成为流光溢彩、美不胜收的风景区。小城镇里要设计有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婚俗体验,设计各种各样的爱情、婚姻见证物,让各种各样的文化节点拴住人心,让一对夫妻一旦在这了拍摄婚纱照或者举办了婚礼,在以后纪念结婚的日子里还必须再来,让小镇成为他们永远的记忆,永远的“乡愁”。建设景点。

相关链接:

庄乾坤作品《记住乡愁》将在“山东24小时”连载

《记住乡愁》连载︱中国会不会上演“逃离曼哈顿”?

《记住乡愁》连载|第二章:没有乡愁的小城镇

《记住乡愁》连载|第三章:文化特色也是生产力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时欣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