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说教育|10年奔波3.5万公里 他为190名贫困生引来百万助学金

2019-07-10 10:28: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陈平平 牟怡晓 何乃华

孩子们六一节收到礼物 

胡宗圣老师在授课 

胡宗胜老师 

蓝丝带夏令营 

石场区域2014年春季收到条 

受助学生部分存折 

为贫困家庭的孩子 提供资助

  编者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日照这座小城,各类学校300多所,这里有千千万万奋斗在一线的“灵魂的工程师”;有无数天真烂漫、志存高远的孩子?;还有承载着“诗和远方”的校园……大众网日照频道即日起开设“‘平’说教育”报道专栏,草根视角、麻辣评说,记录追梦路上的筑梦人,为幸福完整的教育事业打Call!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7月10日讯(记者 陈平平 见习记者 牟怡晓 通讯员 何乃华)胡宗胜,五莲石场乡中心小学老师。他是当地有名的优秀教师,更是五莲县190名贫困生最想感谢的人。十年间,他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翻山越岭,奔波3.5万公里。走街串户,调查摸底,为贫困生们引来助学金100余万元。

  一次偶然机会,让他为“爱”奔忙

  这次偶然机会发生在2010年春。胡宗胜忽然听到了这样一条消息:山东爱心助学组织(现为紫藤花助学)正在省内寻找家庭贫困学生作为资助对象。

  多年的乡村教学经验,让他看到了不少贫困学生生活的艰辛。所以,只要是有助于孩子的事他都愿意干。他立即与联系人对接,主动地接手了这项工作。

  而要接手这份工作,就务必要展开全乡贫困学生的调查摸底。为此,胡宗胜与各班班主任联系,先了解贫困学生的情况,然后骑着摩托车逐一进村入户核实,一并为贫困生搜集和准备有关证明材料,包括学生姓名、家长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收入情况、贫困原因等。

  为了能够尽快组织材料,将资助款引来并发给贫困学生,胡宗胜除了上班时间,把绝大多数的节假日和星期天,用在了这项工作中。经过他马不停蹄地“奔波”,第一年就有20余名学生领到了资助款。

  石场乡复兴村崔兆旺的家长正为孩子的生活费发愁时,正好收到了助学款,高兴地说:“谢谢你,胡老师,你真是雪中送炭!”石场乡古山村王秀芳的家长在收钱时动情地说:“胡老师,我们非亲非故,你对我们孩子这么好,叫我们怎么感谢您呀!”每每听到受资助学生的家长们的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胡宗胜的脸上总会泛出幸福的笑容。

  十年翻山越岭,只为将“爱”传递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从2010年起,胡宗胜坚守当一名乡村爱心助学志愿者 的 初 心 , 在 当 好“爱”的传播者的路上,一干就是十年。

  漫漫十年颠簸路,几多风雨几多辛。石场乡是五莲县最偏远的山区小乡,因多山多岭,又地处五莲最西部。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交通条件大为改善。然而,山路弯弯也是实情。

  为了搞好贫困生的入户核实、证件材料准备、办理学生或其父母银行账户或银联卡、联系爱心组织确定资助人员、支取现金后送到贫困学生家中并让其签字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胡宗胜在工作之余,总是骑着摩托车奔赴在翻山越岭的路途中。

  2013年秋,胡宗胜听说十几公里远的下芦家沟村有一个叫郑培山的贫困户,便骑车前往。到了之后却发现郑培山不在,只见到了他70多岁的母亲和患有肢体残疾的妻子。听说郑培山到山上放羊去了,胡宗胜便独自上山寻找。他小心翼翼地沿着羊肠小道,翻过了好几个山坡才气喘吁吁地找到他……等核实完毕,并准备好了相关材料后,天已大黑了……这一年,郑培山正读小学的儿子郑启飞得到了1000元的资助。后来,郑启飞考上了航空学校,现就职于厦门航空公司。

  扎根乡村,助力教育“振兴”

  “大山里的孩子也有读书梦。”这是胡宗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今年56周岁的胡宗胜生于乡村,对乡村教育和乡村孩子有着挚爱深情。他说:“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好学,把他们送往理想的彼岸。”

  当然,胡宗胜深知自己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所以,他都是利用周末和假期参与公益活动,从来不占用上课时间。在35年乡村小学教师的生涯中,胡宗胜矢志和助力教育“振兴”,倾情教书育人,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所教学科学生成绩一直在全乡名列前茅。他先后有十几篇论文在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活动中获奖或发表。在县教体局组织的“三小”创造活动竞赛中,他辅导的学生在省、市、县获奖几十人次,连续三次应山东电视台社教部的邀请,参加了《剪子、包袱、锤》节目,荣获了三枚“金剪子发明奖”奖章。

  因为工作突出,胡宗胜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县级教学能手和乡“道德模范”、乡“最美教师”、“山东爱心助学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荣获日照“蓝丝带特殊贡献奖”,事迹被《中国文明网》转载。

  “从万家沟小学到石场乡中心小学,再辐射山庄、聂家崖前、甚至莒县桑园等地,周边的贫困学生都在他的帮助下得到救助,他支持公益10年了,我们一起走过!”日照蓝丝带公益协会会长陈祥伟这样评价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付翔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