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阎庄镇的“锔瓷”手艺

2019-09-17 09:18: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卢俊豪 平可心

杜师傅专心致志的忙着手中的活 

小心翼翼地錾刻着一只锔钉 

杜师傅在使用金刚钻 

占据“半壁江山”的工作台 

杜师傅向记者展示锯好的作品

让产品成为了艺术品

让杜师傅自豪的锯艺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9月17日讯(记者 卢俊豪 平可心)“锯盘锔碗锔大缸....”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应该还记得,在悠长的小巷里,锯艺人挑着箱式小柜的担子吆喝着,它积淀着岁月的沧桑,透着古朴的韵味,成为那个年代特有的风景。从上世纪70年代后,这门古老的手艺正在慢慢消失,居民生活中打碎的瓷器也无处寻找修复之地,不过,这门即将消失的“锔瓷”手艺,在莒县阎庄镇还能寻找到。

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莒县阎庄镇惜福堂锔艺工作室内,在这不足6平的房间内的一角,密密麻麻摆放着各种制作完成的茶具,一件又一件破碎的瓷器,被嵌入小巧的锔钉,不仅恢复完好,还增添了些许岁月的韵味。

一个工作台几乎占据了整个屋的“半壁江山”,上边摆满了各种锯艺工具,一个箱式小柜摆在旁边,这也是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锔艺传承人杜凤博外出锯艺的重要的“伙伴”,此时杜凤博伏在桌前正手握钉锤,小心翼翼地錾刻着一只锔钉,只听得“铛——铛——”,金刚钻与锔钉碰撞发出的声响,在屋内回荡。

拿到破损的器物的第一步,杜凤博都会仔细检查每一处损伤,然后是找碴对缝,再把碎裂的器物用绳子“打绊”固定,用钻钻眼,接着锔钉、打磨、补缝,对于杜凤博来说,手上的钻就像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使起来得心应手,整个锔补过程,杜师傅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而这些都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和对不同材质的精确了解才能完成。

当记者问起最初怎样接触到锔艺的时候,杜师傅向记者娓娓道来。“在2000年的时候,我在一活塞厂上班,后来经朋友介绍,就开始了边上班边学习传统磁器修复,在2002年的时候,拜了莒县博物馆考古部退休职工尉崇德为师,就开始了金刚钻锔艺的学习。”

2003年的时候杜师傅又拜了杨铁军为师学习金工工艺,于是在继承传统手艺的基础上,杜师傅才能为锔艺注入现代元素,使传统工艺与创新工艺完美结合,在业界斩露头角。“当时师傅就给我说了一句,千难一易,以前做什么事情都特别困难,等熟练掌握你的技艺,就非常容易了,但需要一个过程, 慢慢去体验。”杜师傅说。

锔艺就是“修复与重生”的艺术。有裂纹的瓷器,一般采取锔钉的方式,但随着人们物质条件与审美水平的提高,锔瓷技艺不能停留在老一辈“补实了、不漏水”的阶段,要更进一步——不仅做到还原器物形态,更要加入对美的不同理解,让产品成为艺术品。

“陶瓷、紫砂、玻璃都可以锔,不同材质的器具,选用的锔钉也不一样,这里面讲究可大了,残缺也可能焕发出生机,我希望能对一件器物进行再创作。”杜师傅为增强锔钉的艺术性,他将锔钉样式在传统锔钉基础上创新出柳叶钉、梅花钉,以及上镌自己姓名的印章钉,这些锔钉为其锔壶艺术发展添加了别样的色彩。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锯艺这门手艺就是修(残)利废,使器物(有价值的文物)恢复原状,增加把玩、观赏、收藏品位、价值都融为一体,使其恢复实用性的基础上更添韵味,所以每当那些残损的器物在他手里重新又焕发出了生命的光彩时,杜师傅都会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瓷器穿越了岁月时光洗礼,或寄托着物主美好的夙愿,如今却留下时间的缝隙。幸运的是,杜凤博能够用双手去延续它们的生命,让这些残破瓷器的身躯又重新焕发出神采,正如同传统手艺一样,会一直延续下去,不被这个时代所湮灭。

“锔艺从传统走来,我们不能离开传统,走出锔艺文化。”现在杜凤博已是县级锔瓷手艺人,享世代文化艺术的熏陶,得先祖锔艺之传承,经多年潜心研究,开创出现代艺术锔器这门绝技,从而填补了当今空白,给众多的艺术门类又增添了一门。在2018年7月,莒县阎庄镇锔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杜凤博也被国内外收藏艺友誉为“阎庄锔艺第一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平可心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