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安全特辑?|海姆立克急救法—异物卡喉,危急时刻能救命

2024-01-22 18:44:31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李婷

  海报新闻记者 李婷 牟怡晓 日照报道

  随着寒假的到来,家庭聚会和外出活动增多,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进餐时过于急促或大声说笑,有咳嗽、吞咽功能障碍的老人,口含异物嬉戏打闹的儿童,都可能出现异物进入气道,阻塞呼吸,快速进展为窒息、昏迷、心搏骤停。遇到这种突发事件,我们要如何处理呢?为此,海报新闻记者来到日照市中心医院,特别邀请到了日照市中心医院的急诊科护士长李慎娟,为广大网友详细科普并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

  李慎娟护士长工作20年,其中在急诊工作17年。她不仅是院内的十佳护士,还在岗位技能竞赛中获得多项荣誉。更值得一提的是,她还是三级健康管理师、山东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师,以及日照市卫生应急工作岗位技术标兵和日照市技术能手。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李护士长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也是她对急救知识普及的坚定信念。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起源与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由美国外科医生海姆立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该方法利用冲击腹部产生的高速气流来排除气道异物,从而恢复气道的通畅。这一方法被广泛普及,并成为普通民众都能掌握的急救技巧。

  成人急救方法

  窒息判断:患者感到极度不适,常不由自主地以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不能说话或呼吸,面、唇青紫,表情痛苦,焦躁不安。

  施救步骤

  第一步:站在或跪在患者身后,并将双手环绕腰腹部,同时让患者弯腰,身体前倾;

  第二步:一手握拳(石头)放置在脐上两横指(剪刀)的地方,另一手(布)包住拳头;

  第三步:将握拳的拇指侧紧抵患者腹部,向上向内冲击患者腹部5次;

  第四步:反复快速冲击,以便于解除梗阻,直到把异物从气道内排出来。

  婴儿急救方法

  窒息判断:婴儿会出现剧烈咳嗽、声音浑浊、呼吸困难、皮肤和口唇紫绀、失去意识等表现。

  施救步骤

  单手固定婴儿下颌,将婴儿翻转面部朝下,双腿齐胯与手臂保持婴幼儿头部低于身体,迅速拍击两肩胛骨之间,每秒一次迅速拍五次,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观察婴儿有没有将异物排出,如果没有,我们要进行胸部按压。迅速将婴儿翻转,使面部朝上,头部略低于脚步,用食指和中指在双乳头连线中点位置进行快速按压五次,如果还没有将异物排出,以上方法再重复一遍。直到异物排出。

  特殊人群的急救方法

  对于特殊人群,如肥胖者或孕妇,不宜使用传统的腹部冲击法。此时应采用胸部冲击法。施救者站在患者的背后,两臂从患者腋下环绕其胸部;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置于患者胸骨中部,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向内向上有力冲击5次,反复进行直到异物排出。

  自救方法

  当气道被异物堵塞而周围无人时,可以尝试以下两种自救方法:一种是类似成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另一种是借助身边的道具如椅子的靠背、桌子的边缘等进行腹部冲击。

  注意事项

  在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时,应注意不要直接用手抠或拍背,以免异物进入气管更深的位置。此外,鱼刺卡喉并不适合使用此法,应尽快就医。如果患者已失去意识,则不应再进行海姆立克急救,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大家注意在急救的前4-6分钟是救命的黄金时间,在急救的同时一定要拨打120,再就是进行腹部冲击时可能会对内脏完成伤害,所以无论异物是否排除都要前往医院再次进行检查。

  李护士长强调,寒假期间家庭聚会增多,家长应格外关注孩子的安全。尽量避免给孩子食用小颗粒食物,如坚果、果冻等,以免发生气道阻塞。同时,家长应学会并熟练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挽救孩子的生命。

  视频封面设计|翟建辉

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孙昊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