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李庆彬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4-02-20 11:12:00

 和孩子们一起追寻革命的足迹
 
    李庆彬,男,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人,2004年9月进入莒县第四实验小学工作,2009年,响应团县委、县教育局号召成为一名关爱农民工子弟志愿者大队的普通志愿者。“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从此成了他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年轻人,他把志愿服务当做一项高尚的事业。他认为志愿者所体现和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雷锋精神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当团县委、志愿者协会决定成立关爱农民工子弟志愿者大队时,本着为学校、为社会奉献的一颗炽热的心,他积极报名、参与。志愿者行动让他的生活不再单调、不再寂寞,这种忙碌而充实让他感到生命不虚此行,也让他的生活值得回忆。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埋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假如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是生理的人,有了社会责任感,人是社会的人,除了接受他人的爱与支持,也用自己的爱支撑别人。在尽责中收获至高快乐。”这是他郑重地在笔记中写下的一段话。

他这样写着,也这样做着。

2011年-2013年的3月,响应团县委、志愿者协会的号召,他和关爱农民工子弟志愿者大队的同事们多次来到沭河公园、莒人广场等地参与植树造林活动。2013年的植树节,他和同事们自带铁锨等植树工具,在沭河公园开展了植树活动。活动中,他热情高,干劲足,相互协作配合,按照划分的地段、任务和要求,在划分的片区空地上植下一棵棵树苗,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植树任务以实际行动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尽了一份力。

作为一名教师志愿者,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关爱中来。学生安琪体质特殊。一次体育课上孩子突然气喘吁吁,不能继续参加体育活动,当同学们向报告后,迅速孩子跟前,看到脸色苍白,嘴唇发乌,不停地颤抖没有多想,毫不犹豫孩子,第一时间送到医院。一路上,一个劲安慰孩子:“没事的,别怕!”正是这种不是父女胜似父女的感情,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

莒县第四实验小学地处县城中央。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学生的家长常年忙于工作,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友照看,因此使得这些儿童更需要关爱。凭着特有的执着和坚韧,给“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环境,帮助孩子们走出了阴霾,走向了成功。2011年,他新接手了一个一年级新班级,班中学生刘某父亲病逝,无奈的母亲只能把他交给姥姥抚养。姥姥虽然十分关心这个孩子,但毕竟是老人,孩子无法感受完整的父母之爱,心灵寂寞,时常调皮捣蛋发现这一状况,便与孩子谈心,先指出孩子的优点并表现出对他的好感,然后询问这一段时间他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开始孩子并不肯说真话,他又通过多种形式(家访、谈话、为他过生日等),用爱心去感召孩子。“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这样的学生并非本质的恶劣,而是心灵寂寞缺乏关爱。和颜悦色询问孩子的生活,帮孩子分析妈妈、姥姥的不易给孩子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处处时时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他鼓励孩子积极参健康有益活动,增强其自信心。现在刘某已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五年来,他与志愿行动一起走过,欢笑与泪水时刻相伴。每一次活动前的准备之辛苦,每一次活动时的紧张,每一次活动后的收获,每一点关爱背后的艰辛付出,对每一个孩子的尽心教导,每一次真心的心理辅导,每一次真诚的学业帮助,每一次……这些点点滴滴,成了他一生难忘的回忆。是志愿活动让他不再胆怯、不再畏惧挑战,让他更有信心的面对未来。 

相信他也能一如既往的履行自己的誓言:“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庄媛媛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