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日照人都知道,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还有一个名字——大沙洼林场。大沙洼,顾名思义,沙多,地势洼,因靠近海,潮涨潮退,或遇雨季,此地便会积水,庄稼树木难以成活。那现在的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公园又是咋建成的呢?就让档案把我们带回那个年代去寻找答案……
日照沿海,北起两城河口,南至绣针河口近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断断续续分布着海滩、沙滩3.7万亩,由于风沙碱雾的侵袭,历代荒芜。
据档案记载, 1956年日照县开始大规模的营造沿海防护林计划,计划营造沿海防护林1.95万亩,主要分布在吴台、涛雒、安岚、丝山等近海地区。
当时的第一个海滩绿化试点是涛雒的刘家湾,并不是大沙洼。相比较沿海其他地方,只有刘家湾海滩附近有一些零星的树木,所以认为在刘家湾栽树,成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那时,刘家湾有8400亩沿海沙滩和1700亩碱泥滩,其中有1670亩砂碱各半的农田分布在沙滩和碱滩之间,经常,大风一起,飞沙走石,干活睁不开眼,做饭揭不开锅盖,房屋常被风沙毁破,农田常被风沙埋没,靠近沙滩的三百余亩农田往往有种无收。当时的一首歌谣形象地描述了刘家湾:“刘家湾,靠海边,草难拾,水难担,出门就是粘泥滩,沙压良田多灾难,每到冬来愁吃穿,有女莫嫁刘家湾。”
刘家湾成功营造防护林的经验报告:《茫茫海滩变绿洋,美丽富饶好风光》(1959年8月20日)
从1956年到1959年,在刘家湾开展了集中造林、绿化,其结果是,农田亩产逐年提高,家家有柴烧,千年的沙滩青一片,茫茫海滩变绿洲。1959的《大众日报》以《艰苦奋斗,降服黄龙》为题做了专题报道。
在积累了一定的造林经验后,1960年,日照县把目标锁定了不毛之地——大沙洼。
上世纪60年代在日照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大沙洼有三“宝”,飞沙、海雾和小咬。那时的大沙洼是不毛之地,海边沙子细,冬春季节,风一刮,沙飞风动,满眼刮得是黄风;海上经常有海雾,老百姓种的庄稼,遇到了海雾,太阳一晒,全蔫了,庄稼往往颗粒无收;因为低洼潮湿,环境恶劣,各种小咬滋生。当地群众深受其苦。为改变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1960年国营日照县大沙洼林场成立,开始建设以黑松为主的人工沿海防护林。
建造防护林的第一年,黑松栽上以后,因为地势低洼,大雨过后,产生大量积水,黑松基本全死掉了。后来,根据大沙洼沙多水多沙的实际情况,发明了台田造林法。就是挖1.5米深的排水沟,把挖出来的沙子加高成一方方高30多厘米、宽30米、长200多米的台田,台子抬高了,降低了水位,沙层距离地下水位一米多,适合树木成活。台田造林法取得了成功,种植的黑松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后来根据大沙洼的特殊地质,又从南方引进了水杉等树种,至80年代已基本形成东临黄海,西与东河南、泉子沟、消家村、尹家庙四村接壤;南起任家台、吴家台,北至两城大河,南北约长9华里的面积近万亩沿海防风带。
据统计,大沙洼造林后较造林前降水量增加13.6%,气候得到有效改善;风力减弱41.3%-61%,保护农田和村庄少受风暴潮侵袭;流动沙丘消失了,寸草不生的沙荒变成了粮田,农业稳产增收。这条绵延38.8公里的生态屏障,使日照远离了风沙尘埃,也为城市平添了一道绿色的风景。
造林要和护林、抚育相结合,才能提高成活率,小树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在护林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虫灾,尤其以松毛虫最为严重。五六十年代的日照县,几乎每年春天林业局都要发文,发动群众与松毛虫作斗争。当时防治松毛虫的方式主要以人工剪杀为主和打药为主,但是松毛虫繁殖能力很强,这些方法收效甚微。70年代张天印发明的灰喜鹊驯养防虫方法,使得大沙洼林场松毛虫灾得到了很好的防治。
日照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大力开展除治松毛虫害的通知(1963年7月23日)
灰喜鹊防治松毛虫
20世纪80年代末,大沙洼林场由全额拨款划归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长期靠财政拨款的林场一时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持续走低,林场发展举步维艰。到1993年郑培宏担任场长,林场累计欠款321万元,拖欠职工工资长达23个月,近100名职工只剩23人。林场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经过一次次的探索,他们终于找到了立足点——利用林场蓝天、碧海、绿树、金沙滩的优势,以森林公园开发建设为契机,以旅游业带动林场经济发展。
进入21世纪,日照对沿海防护林进行了现代化的更新改造,初步构建了“山、海、路、田、城”相连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框架。当年的不毛之地大沙洼已成为日照最靓的名片:4A级风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