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仁川亚运会遭吐槽:主火炬熄灭+志愿者只顾追星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   2014-09-26 14:16:00

亚运会主火炬发生熄灭

  亚运会主火炬发生熄灭

  正在韩国仁川举行的亚运会遭到了来自众多参与人员的吐槽,组织混乱、失误频发,从体育馆断电到主火炬熄灭,从媒体班车不准时到志愿者追星、打牌,从工作人员一问三不知到有数10名翻译中途罢工等等。

  而韩国《日刊体育》报道,仁川亚运会组委会承认目前引发不满的各种问题存在,并保证类似事情不再发生。举办过1986年亚运会、1988年奥运会、2002年世界杯等综合性国际大赛的韩国何以本届亚运会却引发如此多批评?对比仁川亚运会,外国媒体和运动队更怀念中国北京奥运和广州亚运又反映了什么大型赛事组织理念?越南放弃亚运会举办权以及仁川亚运会的种种乱象到底有着什么样更深层次的内涵?本期三言两拍特邀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胡利军研究员、北京社科院体育社会研究中心金汕研究员对此作一探讨。

  中韩办赛初衷是否有差异?

  白志标:所有仁川亚运会的参与者在没到韩国前都认为,举办过奥运会、世界杯的国家在办赛经验、组织能力上肯定会有不俗表现,但现实是残酷的,大家在仁川都吃尽了苦头。我们知道,中国当初申办奥运会和亚运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对外宣传国家和举办地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所以是举全国、全省之力来办赛,那么韩国举办奥运会、世界杯和亚运会是不是也和我们有着一样的初衷呢?从现在了解到的信息来看,仁川亚运会首先并没有得到中央政府在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其次韩国民众对比赛似乎并不那么热心,这足以说明举办仁川亚运会在韩国人心目中并没有达到我们当初的那种高度,说明在办赛初衷上与北京奥运和广州亚运存在差异。

  胡利军: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在办赛初衷或出发点上中韩是没有差异的,举办大型赛会的目的无非是两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希望达到某种期望值,在这方面无论是中国的北京、广州还是韩国的仁川都是一样的,我想强调的是,出发点相同但并不意味着最终的效果也是相同的,因为社会制度不同、重视程度不同、赛事运作方式不同以及老百姓需求不同等,最终会影响到举办方最初期待的结果。比如,北京和广州当初办奥运会和亚运会,至少90%以上的民众支持,韩国举办仁川亚运会却远低于这个支持率,所以政府在重视程度上也自然不同。

  金汕:在办赛出发点上我的看法是中韩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点无非就是通过这种国际性比赛吸引更广范围的关注,同时借助国际赛事刺激消费,拉动经济什么的;不同点就是在对待这种国际性比赛的态度上,我们办这些大型国际性比赛是拔高到国家形象工程上,对于举办地来说是一种政治任务,如果出现了差错和不足就被认为是给国家抹黑了,所以非常在乎世界的看法。

  我想韩国举办仁川亚运会至少中央政府没把它当作是个面子工程,因为对外展示韩国形象的东西多着呢,不要说三星、现代,就是“都教授们”似乎都更有影响力,所以才出现这种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当时1986年亚运会怎么就没这种问题?

  中国模式办赛是否最佳?

  白志标:我们知道,无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广州亚运会,在硬件建设和组织运营上都是得到了全世界的好评,而仁川亚运会很多外国参赛队和记者被赛会志愿者的业余搞得晕头转向,有印度记者甚至感慨在广州亚运会采访时多么惬意。事实上,不仅运动队和媒体怀念在中国的比赛,很多国际单项协会也希望中国举办比赛,除了中国不差钱,组织和运作赛事的高效执行力也是这些国际组织最看重的。

  胡利军:中国举全国之力办大型国际比赛更具有优势是不用怀疑的,但也有不少人质疑这种办赛方式,特别是强调经济效益上投入大回报少,但韩国和日本举办奥运会对国家经济促进的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当初韩国、日本举办奥运会也都是这种国家办赛模式。现在同样的亚运会又在同样的国家举办,只不过因为理念、追求的期望值发生变化才出现了这种不被重视的现象。另外,你说的国外媒体的不同态度,这也正好说明对于媒体来说追求的并不永远是正面的东西,这就需要赛事组织者更加精益求精,当然不管你做得再好总是会被吐槽的,这考验着办赛者的应变能力以及对待批评的态度等。

  金汕:我并不完全认同两位这种举全国之力来办比赛就是最有效模式的观点,在特定时期确实是这样,正如我前面说的,出于一种政治上的考虑会出现更多国家办赛行为。就拿韩国和日本为例,日本举办东京奥运会更多是政治上的考虑,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同样如此。再比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奥运会和悉尼奥运会在组织运作上就差异明显,而公司化运作的悉尼奥运会也被认为是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所以,我想说的是,不存在最好的模式,时代不同、需求不同,模式也自然有差异。

  亚运会越来越不受重视?

  胡利军:其实前面我以亚运会在韩国的不同时期待遇来举例是想说明大型赛事的影响力正在下降,而且这是世界趋势。大型赛事的影响力是有周期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普通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稳定,文化需求多元化且极大得到满足,这时大型体育赛事的这种影响力就会自然下降,我们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北京奥运会后整个社会反思这种精英体育要不要,呼吁全民健身应放在首位。前面我也说过,韩国当初举办1986年亚运会、1988年奥运会和2002世界杯因为政府高度重视,所以是以举国之力来筹办,与我们筹备1990年亚运会、2008年奥运会没什么区别,而现在呢,仁川亚运会不仅韩国中央政府没当回事,而且仁川当地民众也没太关注,这本身就说明亚运会的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降低了,而近几届亚运会的申办,参与竞争申办的国家很少,悬念基本没有,越南甚至拿到举办权都放弃。我可以断言,咱们再来个奥运会影响绝对达不到2008年那样。

  金汕:现在确实出现了这样的趋势,因为当今世界展现国家形象的平台很多,而且效果可能比大投入建场馆的大型赛事更直观。不过,我觉得不管大型国际赛事的影响力如何下降,这个平台所具备的多元功能还是不可替代的,拿世界杯、奥运会来说,依然是当今最受关注的国际性体育活动,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依然是其他活动不能比拟的。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王仕瑞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