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蒂斯塔:场地对双方影响均等 让姜坤上场只为一搏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4-08-12 10:24:00
本版撰稿 特派记者 李冰 发自郑州
几乎与比亚特里跃起头球攻门同步,站在教练席前面的巴蒂斯塔下意识地跳了起来,做了一个身体前倾的动作,似乎想要把自己身上的那点力气,“传送”到场上的比亚特里身上——这个时候,距离豫申之战结束,只剩下了最后几十秒的时间,而场上的比分,还是2比1,主场作战的河南建业队领先绿地申花一球。
奇迹发生了!全场比赛中,仅仅获得了这么唯一一次头球直接攻门机会的比亚特里,不可思议地将皮球顶进了河南建业队的大门,现场一万六千多名建业球迷,在一刹那间沉寂了下来,比分也在那一刻定格在了2比2上面,那个曾经打不死的“小强”,回来了!
对症下药:忘掉菜地,专心踢球
“菜地”和“沙滩”,毫无疑问是这两天的时间里,绿地申花队员心里想的最多的两个词。
因为这块糟糕的场地,绿地申花方面试图说服对手和比赛监督,将比赛延期进行,但最终得到的答复是“国安跟恒大都在这里踢了,没有什么问题”,摆在巴蒂斯塔面前的选择一下子变成了两个:第一,为了避免主力队员受伤,影响接下来的比赛,派出以替补队员为主的一套阵容;第二,按照正常套路去准备,遣上所有主力,全力以赴争取赢球。
最终,巴蒂斯塔选择了第二套方案,莫雷诺、比亚特里和恩里克三名外援全部首发,国内球员中,因为小孩出生临时飞回上海的左边后卫柏佳骏的位置,由范凌江顶替,李文博则替代累计四黄停赛的王长庆,出任右边后卫。“不是我们不想轮换,而是我们根本没有轮换的本钱,先把这场拼下来再去考虑其他的吧。”
思路确定下来之后,巴蒂斯塔给队员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忘记”场地上的沙子。“如果一味地强调这些,反倒会让队员产生心理障碍,不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场地条件上面。对双方而言,影响是均等的,专心踢球就是了。”
最无奈:三天没碰过球
上半场的45分钟,显然是属于河南建业的,虽然0比0的比分一直没有改变,但是巴蒂斯塔知道,这是他的球队在为之前这三天“还债”。
考虑到航班方面的原因,申花队上周五中午便动身来到郑州,全队抵达酒店后,巴蒂斯塔安排队员在健身房和游泳池进行了简单的恢复训练。第二天的踩场,因为球场方面的坚持,全队只是在场边做了几组冲刺和拉伸出了出汗,队员甚至连上场去走一走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踢球了。一直到昨天下午赛前热身时,申花队员才第一次真正地体验了一把在沙地上踢球的感觉,用一位俱乐部官员的话说,就是“足球硬是踢出了沙尘暴的感觉”。
全面被动之下,申花队的大门在下半场开场后不久,便被对手两次敲开。看着对手在这块他们熟悉的场地上从容地做着各种传接配合,场边的巴蒂和他的助手们,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胜负手:姜还是老的辣
如果不是徐亮在下半场第41分钟的那次任意球破门,也许就不会有姜坤后来的上场;如果不是有姜坤的上场,也就不会有他在全场补时最后一分钟的那次堪称神来之笔的传球,也就不会有比亚特里的头球扳平比分了。
姜坤和王寿挺,是申花队中两名曾经在河南建业队效力过的队员,教练组为此还特意将队长袖标,给了王寿挺,而姜坤在赛前热身时便感觉右腿膝盖处不太舒服,队医给他套上了一个护膝,早早地坐回到了替补席上。
当徐亮将比分扳成1比2后,巴蒂斯塔第一时间把他叫到了身边:“我跟他说,上去之后唯一要做的,就是把球传到对方禁区内,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再次破门。”几次尝试之后,回撤到中后卫位置上拿球的姜坤,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准确地找到了建业队禁区内的比亚特里,后者一记狮子甩头,让建业队员90分钟的努力化为了“乌有”。年过30的两位老将徐亮和姜坤,也就此联手导演了一幕进球的好戏,成为这块场地上、这场比赛中名副其实的“主人”。
责任编辑:王仕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