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大人物与小人物 超级巨星引领的运动
来源:搜狐体育 2014-07-07 10:58:00
之前的几则焦点新闻:安东尼跳出合同,詹姆斯跳出合同,韦德跳出合同,波什跳出合同,欧文签了5年9000万的合同。在茫茫的休赛期,没有比赛的刺激,只剩下球员的签约和流动。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引起关注的。譬如像巴尼亚尼、小斯执行了合同的球员选项,只是稍稍地激起了一丝波澜,但回过头来想想,哦,这好像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小牛、尼克斯的交易最先发生,而且涉及了钱德勒、卡尔德隆这样的名将,但这样的互换东家还只是各取所需的交易,不至于改变联盟的格局。迪奥续约了马刺,这位灵活死胖子拿到了他想要的合同,但马刺新赛季想要卫冕,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洛瑞也拿到了千万级别的合同,但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他联手詹皇的一点点可能性。至于尼尔森被裁、加叔恢复自由身、霍伊斯签了快船、卡曼去了开拓者,更显得微不足道——兴许等到下赛季看到他们披上其他球队球衣时,才会想起这个暑假确实发生了一些事情。
NBA这个大熔炉里,每天都发生着变化,但大多数的情况是:小人物总是得不到太多的关心。只有像安东尼、詹姆斯、韦德、波什这样的球员,才能引起联盟各方面的足够关注。没错,詹姆斯宣布跳出合同的那个夜晚,全美都感受到了一丝地震。迈阿密的球迷坐不住了,仿佛嗅到了决定2.0版本的气息;克利夫兰的球迷心中激起了些许企盼,兴许是皇帝回心转意的前奏;大多数总经理第一时间拿起了队内的花名册,算起了薪资空间;媒体的记者们也纷纷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分析和揣测,就连博彩公司也应景地开出了詹姆斯去留的各项赔率。
詹姆斯不过就是执行了合同赋予他的权利。跳出合同只是他的一个选择,并不等于他已经铁了心要离开迈阿密。博彩公司的赔率说明了一切:6赔7,詹姆斯出走热火的概率微乎其微。但仅仅是这极小的可能,令30队打响了此起彼伏的暗战。老东家骑士趁热打铁地打起了人情牌,而且,4名选秀状元一起打球的场景恐怕只在2K系列中存在;火箭则打起了球星牌,哈登、魔兽、贝弗利这样的精壮汉子,可不是所有球队都拥有的;湖人则倚仗着洛杉矶这座不夜城的魅力,向皇帝抛去了橄榄枝;而洛杉矶的另一支劲旅快船也是虚席以待,咱们要啥有啥,只缺一个皇帝。就算是76人、爵士啥的,恐怕也会嘟囔着“咱虽然战绩不咋滴,但给个顶薪没问题啊”这样的话。此时的詹姆斯,还远在千里之外的巴西看球,却不知国内已经是这番热闹。不管詹姆斯最后如何决定,“皇帝去哪儿”会成为“魔兽去哪儿”的最佳续集。
其实不只是休赛期,在比赛期球员之间得到的关注度也绝然是不同的。越是大牌的球星,得到的关注度自然也就越多。詹姆斯、科比、杜兰特、保罗、格里芬、霍华德、哈登等一线球星,总是得到了最多的闪光机会。摄影师的卡片内存里,记录的都是他们的精彩镜头。至于库里、阿尔德里奇、欧文、加索尔这样的准一线球星,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也是照相机、摄影机争相竞逐的最爱。而一些名头不大的球员,则没有那么幸运了:没有连篇累牍的报道,没有精彩纷呈的特写,甚至不一定被对方立刻想起名字——除非是做了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否则记者们很难有动力去深度挖掘。
不要埋怨这样的不公平,NBA就是大人物的天堂。小人物想要获得关注,好好努力去做个大人物。生涯第一场就打出准四双的迈卡威,简直有把詹姆斯比下去的气势。不过随着赛季的深入,最牛新秀的光环渐渐褪去,受到的关注自然不再像之前那样。边缘球员、普通球员、全明星球员、基石球员、巨星、超级巨星,NBA的层次结构分明。就如同金字塔一样,层层堆砌,越是顶端的,就越是稀少。但决定了NBA前进方向的,或是最具有价值的,仅仅就是塔尖上寥寥的几人。
从NBA的发展历程看,一代代巨星翘楚共同书写了篮球的编年史。上世纪五十年代,乔治-迈肯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六十年代,比尔-拉塞尔用铜墙铁壁的防守展露了巨星的本色;七十年代的NBA有点混杂,但书写时代最强音的威利斯-里德、贾巴尔、张伯伦、昂塞尔德,每个人都是声名赫赫;八十年代的魔术师与大鸟的黑白之争,九十年代乔老爷子的一家独大,以及进入新千年后的奥尼尔、邓肯、科比、詹姆斯轮番坐庄,都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想要称霸这个联盟,首先你得是个腕儿。
没错,1958年圣路易斯老鹰挑落了日后勇夺八连冠的凯尔特人,但不要忘了老鹰队拥有两届MVP得主、11次入选全明星、11次NBA最佳阵容成员、入围了NBA50大球星的鲍勃-佩蒂特。正是佩蒂特在得分、篮板上的全面贡献,让拉塞尔尝到了这次失败滋味。而乔老爷子引退的那两年,在联盟称雄的是“大梦”和他的火箭。特别是1994年,奥拉朱旺收获了双料最有价值球员和最佳防守球员,同时入选了双一阵,达到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顶峰。至于1972年的Logo男、1983年的摩西-马龙、2008年的绿凯三巨头、2011年的诺维茨基,虽然都只是一次拿到了冠军,但他们带给联盟的震撼,远比这一次总冠军大得多。而这一切,都不是小人物能够完成的。
不只是那些拿到总冠军的巨星。2001年,艾弗森勇闯狼群,带领76人时隔18年后再次杀回总决赛,虽然输给了OK组合,但AI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对抗紫金王朝的传奇,足够大书特书一把。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艾弗森过人的突破能力,已经“破坏”了比赛的平衡,联盟不得不通过修改联防规则,来限制其作用。同样因为太过Bug而招致规则改变的还有奥尼尔。大鲨鱼变态的内线破坏力,让联盟不得已修改了篮下合理冲撞区,并允许了禁区三秒违例。还有可爱的大屁股查尔斯-巴克利,由于他硕大的臀部在背打过程中对对手造成了太大的伤害,因此,联盟为他量身定制了背身5秒的规则。
这是巨星的待遇,凸显了巨星的作用。如果不限制他们,其他人真的就没法玩下去了。谁能想象身材孱弱的大竹竿布拉德利单防大鲨鱼的情景,3分钟5犯还是被鲨鱼的利齿切得血流满地?反正那肯定就是一场灾难。但就算有了规则的限制,依旧无法阻挡这群大人物们前进的步伐。艾弗森依旧耍玩着cross over,轻盈灵动的步伐骗过了对位对手;大鲨鱼依旧冲击着篮下的狭小空间,让企图螳臂当车的对手遭受奇耻大辱;至于巴克利,他的臀部依旧是所有对手的噩梦,当他每晚在对手头上掠走30分以及20篮板后,徒留下对手惊悚的眼神。
小人物也不是没有逆袭的时候,桑迪亚塔-盖恩斯在詹姆斯的注视下完成了三分绝杀,斯威夫特骑着中国长城完成了丧心病狂的惊世一扣,小土豆罗宾逊飞越了魔兽拿到了扣篮冠军。但在那之后呢?詹姆斯依旧是不可阻挡的皇帝,姚明也在禁区内大杀四方,霍华德还是球队的中流砥柱,而盖恩斯、斯威夫特、罗宾逊只是为合同而生存的球员,逃不了小人物的命运。2010-11赛季,没了詹姆斯的骑士,从常规赛61胜的劲旅变成了19胜的鱼腩,而得到詹姆斯的热火,则进入了总决赛,并且连续4年都让东部球队抬不起头。
所以回到最初的话题:詹姆斯、安东尼跳出了合同,尽管谁都不知道他们会如何选择,但凭着他们身上流淌的贵族气息,球队一旦拥有了他们,就有可能去幻想一下总冠军的归属。这是团队运动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如果没有这些引领球队的巨星,那么,一切都只是浮云。
(何靖)
责任编辑:王仕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