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NO ZUO NO DIE
来源:网易体育 2014-06-27 18:11:00
美德大战最后的平局让葡萄牙加纳之战失去了意义。
卢:众目睽睽下,勒夫和克林斯曼还是没敢握手言和,也算是对人们的担心或阴谋论给了一个很好的答复。
龙:严格来说,这是一场训练课,德国人并没有完全发力,他们上半时继续练习无锋阵,下半时换上克洛泽,实验有前锋的攻击力。遗憾的是,陪练美国人太弱了。
卢:克林斯曼很了解德国队进攻的套路和球员特点,所以美国队在防守上做得还算到位,至于进攻就让人失望了。
龙:开赛前,德国人就说,40年前在夺取1974世界杯的道路上,德国队就是在今天2比0击败了南斯拉夫,盖德·穆勒进球,托马斯·穆勒今天会进球吗?如德国人所愿,穆勒进球了。但这个球,可以定义为NO ZUO NO DIE。
卢:赛前,人们都在谈论两个队会不会打平,携手出线。但大家忽略了一个点,德国队即使输球,出局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因为葡萄牙和加纳在净胜球方面差距太大了。恰恰一球小负对德国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能够以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线,落到荷兰、阿根廷所在的下半区去,避开上半区的巴西和法国,东道主不好打,而且德国在正式比赛中就没赢过巴西。这个进球导致的结果是,德国如能顺利通过法国这一关,极有可能在半决赛对阵巴西,凶多吉少啊。
龙:从传统来看,本届世界杯就只剩下巴西、阿根廷、法国、荷兰和德国五强了,在四强位置都已经确定的情况,不知道勒夫为何不进行战略选择。德国队能够在世界杯称霸,除了实力、团队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谋略的运用。
卢:最典型的就是1954年世界杯,德国队小组赛先赢土耳其,后输匈牙利,算计好了进军决赛的路线,并最终在决赛教训了匈牙利。1974年,前西德队曾在小组赛最后一轮输给了东德队,虽然对于这场比赛是否是有意输球有争论,但他们在第二阶段小组赛避开了荷兰队。1990年,在前两场大比分获胜后,德国队小组赛最后一场1比1与哥伦比亚战平。
龙:实施这些战略,带队登顶冠军的关键人物是主教练。德国队的最大特点就是教练稳定,虽然克林斯曼仅执教德国队两年,但他和勒夫是一脉相承,后者已经在德国队干了10年了,包括助教和主教练,这充分保证了球队的稳定与提升。
卢:这一传统应该是源于带队1954年夺冠的赫尔贝格,伯尔尼奇迹树立了国家队主教练的威严地位。查普曼很早就在英格兰树立了主教练权威地位,那里以及意大利职业化比较早,足球雇员文化突出,球队对教练言听计从。而德国直到1963年才开始职业联赛,教练的地位相对弱势。国家队的成功,确立了主帅的权威和稳定。
龙:我们如果能够把自己放回到60年前,设身处地地感受伯尔尼奇迹,就会知道它对德国人的意义。还没完全走出二战阴影的德国在谋求通过欧洲经济、政治共同体,恢复国家主权地位,但法国一直在阻挠。1985年,德国人曾经发布一个教育小册子,描述说——“欧洲防务共同体因为法国的否决而失败,但德国有了加入北约的机会,国家独立主权日益成型,这得益于德国人在那几周内唤醒的自我意识,某种程度而言,1954年世界杯冠军是德国主权独立的一次预演”。
卢:因为伯尔尼奇迹尝到了甜头,所以德国比其他欧洲国家都要重视世界杯。他们的国家队主帅,也得到了更多稳定的状态和支持,不像欧洲很多国家,主教练位置要么是养老院,要么是名将执教的试验田,比如范巴斯滕在荷兰队、多纳多尼在意大利队。
龙:德国足协在选用主帅的时候,以往的一条原则就是喜欢听话的,所以很多联赛中的优秀教练得不到机会。克林斯曼2006年世界杯后离职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满足协官员的官僚作风,但他和勒夫的连续性已经深深改造了足协,以及德国俱乐部对国家队的外围影响。
卢:提到选教练,倒是有一个有意思的时期,当初德国足协中意的教练是希斯菲尔德,但老头子对于2006年在本土世界杯能获得什么样的成绩没有信心,所以犹豫不决,德国足协选择了克林斯曼。
龙:老帅这次带着瑞士也来了,虽然经历了对阵法国的惨败,但调整的速度和能力还是不错的,瑞士第三场比赛3比0大胜洪都拉斯,1/8决赛将面对梅西的阿根廷。
卢:所以有人说这届世界杯是德甲的成功,因为代表英超、西甲、意甲的球队都回家了。德国还在,而且拜仁的球员在各支球队的进球数最多。当然,还有德国足球为其他国家输出的教练。
龙:克林斯曼在国家队方面无疑是一面旗帜,他开启了德国队的复兴,又打造了一支美国队。我以前把美国人的踢法称为“快餐足球”,以前就是三传两递打到前面,高举高打,简单明了,比较难看。现在,他们的提法改变了很多,更具技术含量。
卢:不管有多少争议,不管对现在的德国队是否还保持传统持异议,但勒夫对于德国足球复兴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德国队如今缺少日耳曼精神以及领袖气质的核心,和整个球员培养体系相关。
龙:我原本并不看好德国队这次的前景,但在欧洲球队连出意外后,欧洲的旗帜需要他们撑下去,但今天的胜利是不是为未来埋下了伏笔,还不好完全定义,希望不是一次 ZUO SI的胜利。
责任编辑:王仕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