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东方体育日报:谁说只有打平才叫“默契”?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作者:林龙   2014-06-27 16:34:00

  本报记者 林龙

  德国和美国“如愿以偿”地双双晋级16强。实力更为强大的德国队1比0小胜,但比赛本身却像是美丽的天方夜谭一样,充满了魔幻色彩。这一定是默契球。这一定不是默契球……都晋级了,讨论这些还有神马意义?

  这也许是世界足球史上最躺枪的默契球了。因为两队的深厚渊源,只要能将葡萄牙或者加纳挤出去,踢成什么样的结果都会被认为是双方的默契,哪怕是3比0,或者0比3。所以,即便比赛踢得跟真的似的——仅上半场就有两张黄牌,小猪和琼斯这对德甲老对手屡屡较劲,而且最终分出了胜负,但依然注定了是一场默契球。

  就像是皇帝的新装,全世界都认定这是一场默契球,但双方的戏依然做得很足。德国媒体在赛前锣鼓喧天,大有把美国当做是拦路虎的架势,像《图片报》就拿出嘲讽英格兰的精神来嘲讽美国,为他们总结出了5件“法宝”,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美国的监听系统:“连默克尔都被他们监听,何况勒夫和他的团队?”然后是胖子的比例:“这一点上,我们甘拜下风。”美国也不甘示弱,被《图片报》记者“偶遇”的克林斯曼夫人斩钉截铁地表示:“我们必赢。”据说,美国总统也自愿加入后援团:“相信。”只不过不知道他相信的是美国必胜还是两队之间的默契。

  但这真是一场默契球吗?从两队尽遣主力出场来看,不像。从两队场上的表现而言,也不太像。上半时虽然是0比0,但德国队创造出的机会还是颇有几个,只可惜没有中锋来把握机会。勒夫也不像有默契的打算,否则不会在下半时换上克洛泽来加强进攻。克洛泽上场后果然带来积极变化,把美国队防守吸引到中路之后,边路的穆勒也就被真正释放出来,从而为德国队取得了制胜一球。

  但这真不是默契球吗?比赛之前演奏德国国歌的时候,厄齐尔、博阿滕、波多尔斯基等非德裔的德国球员都像往常一样紧闭嘴巴,可作为美国队主帅的克林斯曼却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唱。虽然是德国人,但克林斯曼的美国队主帅身份却让他的行为耐人寻味。而且,德国队虽然占尽场上优势,但他们的进攻速度却明显不如前两场。而美国队更是毫无进取心,即便在落后的情况下也没有投入足够兵力在进攻上。克林斯曼倒是换了几个人试图扭转局面,但配合着另外一场比赛不时传来的“利好”消息,场边的克林斯曼依然像2010年世界杯尼日利亚门将一样淡定,反倒是勒夫频频为队员的错失机会而不停扼腕。

  默契也好,非默契也好,德国队和美国队都不会被推上体育道德的法庭。没有红牌,没有伤病,以赛代练,磨合队伍,以最小代价获得晋级的最大利益。换谁不会这么做?2比1击败加纳而依然被淘汰出局的葡萄牙或许是世界上唯一指责德国和美国的国家,但要怪只能怪自己之前踢得太糟糕。

  比赛结束之后,克林斯曼走向勒夫,向他表示祝贺。两人只是淡淡地拥抱一下,但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王仕瑞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