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体育日报:巴西是常态
来源:新浪体育 2014-06-16 16:46:00
深圳商报专职体育评论员
舒桂林
巴西世界杯20多天后即将拉开帷幕,然而东道主承诺的基础工程项目目前仅完工45%,承办比赛的12座球场还有3座没有完工。新华社在报道相关情况时,用了“触目惊心”这样的语句,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其实,经费短缺、场馆建设拖沓、抗议声四起、治安形势混乱……算得上是许多国家主办体育大赛的常态,没有什么好稀奇的。上届南非世界杯,开赛前的情况和巴西可谓如出一辙,上网查询四年前的媒体报道,同样不乏“触目惊心”这样的字眼,甚至在倒计时30天之时,还有媒体宣称比赛可能无法如期举办。
巴西、南非这样的新兴国家,经济状况或许不如人意,英国、德国等实力雄厚的欧洲发达国家,主办大赛照样状况频出。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当年撂下的狠话,比今天有过之无不及,两年前的报纸,还说“伦敦奥运会沦为全世界的笑柄”呢。
当然,上述情况,对于中国人而言,恐怕是难以接受的,也是难以想象的。但凡中国举办的世界大赛,还需要担心场馆建设吗?就算是100座球场,说建也马上就能建起来。我们举办的大赛,哪一次不是“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造成这种差异,除了钱的因素外,显然也还有其他原因。效率高低,与权力相关。权力被制约,财政就被制约,钱就不容易到位。有来华视察某大赛筹备工作的“国际友人”曾向我表示,走遍全世界还没享受过警车开道的待遇,但他在中国出门就有警车开道,从未遇过红灯,他对此“印象深刻,深受感动”。
也与观念有关。有些人好面子,讲排场,听不得别人讲一句不好;有些人无所谓,见多识广,处乱不惊……无论如何,好像后者还是值得提倡的。
我们理应有所敬畏,应有平常心。磕磕绊绊,乃是常态。南非世界杯、伦敦奥运会虽然状况不断,可最后不都成功举办了吗?
我们也要习惯不同的声音,甚至习惯反对的声音。南京的官员脱口而出说要代替越南办亚运会,结果引来一片非议,这难道不是很可贵的吗?
责任编辑:王仕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