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足协再曝欠薪丑闻 预备队裁判变民工成讨薪一族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歌川   2014-05-15 14:03:00

  中超赛场上争议不断的裁判问题,给中国裁判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很多球迷并不知道,在中超预备队赛场上,这些绿茵法官也正遭遇着不公的待遇。

  四年前王健林携大笔资金重回中国足球圈,他的一系列散金方案里也有着一条令裁判界振奋的政策--给中超中甲裁判提高报酬,以高薪养廉。中超主裁执法一场的薪金从过去的两千元涨到一万。然而随着万达的悄悄淡出,三年中超冠名过后,国内裁判的生存状态又回到了从前。

  中超裁判压力大、风险高,收入大起大落,但基本可以保证正常到帐。而中超预备队裁判可没有这么幸运了。近期多名预备队裁判员表示,截至今年5月,足协拖欠他们2012年、2013年两个赛季的报酬。此前曾有报道说中国之队本土教练员也曾有过被足协拖欠工资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教练员与足协没有正式合同,在履行工资协议时各有说法。

  2011年足协规定预备队赛主裁一场酬金800元,助理裁判600元,现场发放。2012年,足协不再当场付酬劳,直到年底,足协也没有补发欠薪。

  到底问题出在哪?钱是应该由中超公司付出,中超公司经营良好,也无意拖欠这种“小钱”。发放流程是经足协裁委会上报发薪人员名单,最后领导签字发钱。简单说就是,裁委会上报,领导签批,中超公司发钱。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将这么简单不过的一个流程变成了烂尾楼?

  在裁判员欠薪问题上暴露出中国足协的又一大问题。预备队裁判地位较低,得不到重视,本身预备队赛也是中超副产品,受关注少,还常常爆出球员打架、赛时缩水、裁判争议等负面消息。对于没有话语权的预备队裁判来说,他们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没有收入,不受重视,易受舆论谩骂,也得不到球迷、球员和俱乐部的尊重。

  曾有裁判希望地方足协帮助他们讨薪,但地方协会也很无奈。中国足协一直缺少问责机制,公务透明度也很低,在热点事件上或许有快速反应,但对于生存在中国足球界边缘的预备队裁判,则置之不理。(歌川)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王仕瑞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