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气喝水只给1分钟! 宫鲁鸣魔鬼训练队员累趴下
来源:篮球先锋报 作者: 2014-04-18 14:27:00
记者陈月泽北京报道 体育总局大院里,中国男篮的训练场馆挂上了新的标语。一侧的墙上写着“从零开始,为国争光”,而在相邻的一面侧墙上,则写着“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卧薪尝胆,苦练内功”,视线顺着墙上的字向下移,今年刚刚挂帅中国男篮的主帅宫鲁鸣面色如铁。
他正在指挥自己的弟子们在球场上奋力奔跑,这是一支空前年轻的国家队,队伍里甚至有几名青年队的队员。很多跑篮球时间不短的记者,甚至都在场边交头接耳地感叹,好几张生面孔怎么都不认得。
这帮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像训练标语写得那样玩命、投入,可一下午高强度的训练,还是让他们气喘嘘嘘。4月16日,宫家军的首堂公开训练课,就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外界的面前。
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宫鲁鸣面色平静地说了近二十分钟,可内容终究无外乎对于这种训练方式的认可与信心。而手下的弟子们,纵使疲惫和汗水一道挂在脸上,也都纷纷表明了自己咬紧牙关坚持到底的决心。要打造一支真正具有战斗力的球队,严酷的训练是无法避免的考验。而宫家军的魔鬼训练,到了此时不过才刚刚开始。
身体永远感到压力
宫鲁鸣的训练课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跑,几乎毫无停息地奔跑。
当记者们刚刚踏进体育馆的大门,国家队的队员们已经换好了红黄相间的训练服,在助理教练李楠的带领下,在做全场的传接球上篮练习。一开始是三人一组,后卫站中间,一名锋线球员和一名内线球员站在两侧,用最快的速度演练着教科书般的三线快攻打法。
“李慕豪,快一点,脚底下再快一点,”李楠冲着场内的大个子喊道,“尽量少运球,用速度把整个节奏带起来。”年轻的男篮队员们自打今年集训以来,第一次看到场边围了这么多记者,内心的积极性也被调动出了不少,在完成上篮的那一下,几乎所有能够扣篮的队员都选择用扣篮完成动作。孙桐林在一次双手暴扣之后,狠狠地与队友何忠勉击了一下掌。笑容挂在他们脸上,但并没有持续太久。
全场传接球上篮,宫鲁鸣也将其分成了几个部分,三人一组练完之后,开始进行两人一组的演练。人数少了,速度却变得更快,而在这之后,分组重新变回了三人,只不过改了规则———不许运球,只有跑动和传球。纯靠行进间的传球推进快攻,速度又变得更快。刘晓宇在完成一次上篮之后,甚至没刹住车,一下子冲到了训练馆的墙边上,“这就是宫导的训练风格吧,很注重转换进攻,很强调速度。强度也是一点点慢慢提升,一定要让你的身体永远感到压力,这样提高得也会比较快。”刘晓宇说。
全力做好困难准备
训练进行中,也会给球员留出放松调整的空隙,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充其量也只够队员们喝口水而已。周鹏走下场,与一位相熟的记者打了个照面,甚至还没来得及打招呼,便匆匆继续上场训练。
在有球训练之后,是更加严酷的体能训练。二十多名队员分成两组,小个球员在前,大个球员在后,沿着两个全场的对角线做全速冲刺。冲到一段之后,沿着底线小跑到另一个对角线的端点,不做丝毫停留继续冲刺。这样的训练,一组要连续做七八次才换下一组。身高只有1米85的小个田宇翔站在小组的第一个,他刚一迈开步伐,就听到耳旁助教李楠的喊声:“田宇翔你带头,要快一点。”听到命令的田宇翔只能低下头,不断加快脚下的步频。
这样的冲刺训练做了几组之后,田宇翔已经有些疲惫,他回到了队伍的第二位,转而由刘晓宇充任排头兵。而排在队伍最后的李晓旭,因为体能的消耗,加上脚上本来就有旧伤,最后的两个回合只用慢跑做了代替。另外一组的大个子李慕豪,咬着牙努力跟上全队的步伐,却还是被落在了最后。
冲刺结束之后,还有近20分钟的慢跑,一方面是帮助球员缓解肌肉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的训练量变得更大也更持久。“整个过程确实对自己是一种考验,所以大家都在全力做好困难的准备,”李慕豪说,“训练量很大,作为运动员来说,只能让自己全力以赴。”李慕豪的训练服已经被汗水打湿,鲜红色的衣服颜色都变得暗淡了不少,但他依然跟小个子球员一样,坚持到了最后。
下周,中国男篮将会远赴云南进行高原上的体能训练,加强心肺功能的锻炼,以进一步强化体能储备。这对于队员们来说,无疑是又一轮严酷的考验。“必须让自己坚持住吧,这支队伍里大家伙都很年轻,也都很有表现的愿望,”何忠勉说,“困难越往后肯定会更多,不过
责任编辑:王仕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