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成为王树英老人的“财富”
大众网日照9月28日讯(记者 侯彦平)今年86岁的王树英老人老家是山东省诸城城关繁华镇,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跟随当军医的丈夫来到日照。15岁就“破格”入党的她已经有71年的党龄了。尽管对新中国成立当天的情形记不太清楚了,但是王树英老人告诉记者,那天老伴告诉她这件事的时候,她就清楚的知道,穷苦人终于要翻身了,好日子也终于来了。
1932年6月,王树英出生于山东诸城一个贫困的村子里,“旧社会里,穷人的生活是真的苦啊!吃不饱穿不暖,天天做牛做马!”王树英老人告诉记者,她对童年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字:饿!印象中自己从来没有吃过饱饭,每天都在忍饥挨饿中艰难度日,最盼望的就是能结结实实吃一顿饱饭。
王树英告诉记者,她的母亲一共有过12个孩子,可是最后存活下来的却只有4个孩子。“我还记得我有个姐姐,当时都已经23岁了,却因为没东西吃活活饿死了……”说到这里,王树英老人忍不住掉了眼泪。“我娘天天给地主家当保姆、干粗活,可还是养活不了孩子们……那样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啊!”
正是因为过了苦日子,当共产党人带着希望的火种来时,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年纪轻轻的王树英便是其中一员。当年的王树英虽然年纪小,但是表现却非常突出,除了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共产党传递消息外,她还加入了“支前”队伍,给红军烙煎饼、纳鞋底、织毛袜子……
1945年,诸城得以解放,解放军要组织设立“识字班”,表现优异的王树英先入团后入党,并很快成为“识字班”的带头人物,帮助组织群众进行拥军拥属等事宜。1947年,年仅15岁的王树英“破格”入党。
22岁那年,王树英嫁了人,丈夫是一名军医,她跟随丈夫随军辗转多地,为了养育孩子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后来,丈夫调到日照一中当了校医,她也随着在日照安了家。“那时候日照很小,连正儿八经的路都没有,更别提楼房、汽车了!”王树英老人告诉记者,托了新社会的福,自己以前还经常出去旅游,1997年的时候还爬上过长城,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老人身体现在还挺好的,眼不花耳不聋,平时经常自己买菜做饭;孩子们虽然都很忙,但是都很孝顺,每天都得抽空来看自己,老人说她感觉特别幸福。
这种幸福就如新中国成立那天王树英老人所期盼的那样。“虽然我没去参加那天的庆祝活动,只是从老伴那里听到的这个消息,但是那天我就知道,好日子来了,我们终于可以翻身了!”王树英老人告诉记者,自己从旧社会走来,一步步到今天,感觉现在的生活就像天堂一样,有时候自己在一中校园里转悠的时候,看到一些小孩不懂珍惜,把好好的烧饼、包子乱扔,她都会觉得心疼。所以她也想告诉年轻人,好好珍惜现在的好生活,因为来之不易格外珍贵。
(策划:田文阁)
记者手记:
尚有岁月可回首,且将信念共白头
轻描淡写间,全是厚重的历史。
他们都经历过炮火连天的残酷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成立流过血、洒过汗水,
他们用跨越时代的“本色精神”,树立起了一座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丰碑。
我们听着他们是如何愚公移山,将旧规则改变,让新价值诞生;我们听着他们,如何将希望播撒,让光明一寸寸照亮大江南北。新中国的人们应该铭记,这一座座丰碑般矗立的人们。
采访中,几位老人都说自己是“幸运儿”。当提到过往的经历,提到那无数为革命、为建设逝去的人们,忍不住老泪纵横。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英雄老去,精神长存。
幸运的是,尚有岁月可回首,且将信念共白头。